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道供电 级专业讲座

铁道供电 级专业讲座

4.供电部门以及发电厂等
几点希望
1.在校期间,学好基本理论知识,练好 基本技能。
2.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职业素养。 3.逐步形成足够高的安全意识。 4.锻炼身体,有健康的体魄。
3.高速电气化铁路时代的到来
1964年9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电气化铁路――东京到大阪的新干线在日本建 成通车,该段铁路采用交流60Hz,25KV供电制。最高时速210KM/h(目前运行速度 270KM/h,拉开了高速电气化铁道建设的新篇章
专业设置背景
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1961年8月15日我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凤州 中国电气化铁道的建设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条电气化铁道的诞生(1953-1961年), 恢复时期电气化铁道建设(1968-1980年), 改革开放后电气化铁道建设(1981-2000年), 新世纪头5年电气化建设(2000-2005年)。 到2005年底,中国共建成开通43条电气化铁道干(支)线,
能改善劳动条件,不污染环境 ,能促进铁路沿 线实现电气化,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过载能力强 运行可靠
中国电气化铁道发展目标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 划》,《规划》规定,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0万 公里,主要繁忙干线要实现客货分运,复线率和电气化率要达到 50﹪.《规划》还规定了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 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设备水平的铁路网发展目标。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铁路 技术管理规程,牵引供电事故管理规则.
行车组织规则,牵引供电调度规则,牵 引供电跳闸统计规定.
牵引变电所
课程的主要内容
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 所内的高压电器
二次接线 信号保护装置
变电所的运行管理
接触网技术
课程的主要内容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 设备,
结构及其原理和应用
接触网设计计算的 基本内容, 程序方法。
接触网运行管理 施工工艺要求
地铁出口维修站接触网
专业技能
基本英语三级(鼓励同学过四,六 级)
计算机能力(湖南省中级)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技能资格证 接触网工(1,2,3,4,5级) 操作证或上岗证 国家电网进网作业证
就业岗位介绍
从事铁路变电站日常运行记录,所内设 备的维护保养等;
从事负责变配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安装 调试,安全运行,维修组织;
程 牵引变电所 接触网技术 机车综合模块课程
电力牵引变流技术
电力牵引供变电系统
供电系统主要讲述电网的组成 系统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变配电所 电力负荷的计算。 短路电流的效应。安全节约用电
发电厂
区域变电所
电力传输线
牵引供电规程
牵引供电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 规程以及运行检修规程.
铁道供电 级专业讲座
湖南铁道轨道交通系欢迎您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供电方向
专业负责人:邓缬--
主要内容
1.专业设置背景及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主干课程 3.就业岗位 4.就业形势 5.几点希望
1.火车的发明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 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煤水车、 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由设计者斯蒂芬森 亲自驾驶,上午9点从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共运行 了31.8公里
电气化铁道里程突破2万KM,达到20131KM,居亚洲第 一位,世界第三位。(俄罗斯第一,德国第二)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4.我国电气化铁道的发展源自我国第一 条电气化铁路 是宝(鸡)成 (都)线宝 鸡~凤州段, 正式通车于 1961年8月15 日正式交付运 营,从此揭开 了我国电气化 铁路建设的序 幕。
我国电气化铁道分布图
铁道供电的两个方面
一:大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
大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变电所)
铁道供电的两个方面
二:地铁和轻轨等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毕业后就业的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供电段电网建设,运行 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供配电,相关职业岗位 为:铁路变电所值班电工,接触网工(一,二,三, 四,五级等级)铁路变电所维修电工,外线电工等。 其岗位主要业务范围是:
从事馈电线后端接触网线路施工,检修 维护等;
从事企业单位动电分厂供配电工作; 电气设备试验工作 等
就业形式介绍
1.国家大力发展电气化铁道,人才需求 量很大,尤其是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2.我国的轻轨,地铁正处于发展阶段, 各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
3.各企业单位的配电以及电气设备的维 护等。
从事铁路变电站日常运行记录;所内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从事负责变配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安全运行,组织
维修;事故抢修。 从事馈电线后端接触网线路施工,检修维护等。 从事企业单位动电分厂供配电工作。 电气设备试验工作。 电网建设工作。
设置的主要骨干课程
电力牵引变流技术 电力牵引供变电系统 牵引供电安全规程,接触网安全规
具体目标是: 1、发展客运专线。 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以扩大西部路网的规模
为主,形成西部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 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1.6万公里。 3、加强既有铁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运输 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4.我国电气化铁道的发展
2002年11月27日,“中华 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 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 最高速度321.5km/h。
电气化铁道的优越性
功率大: 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能力 热效率高 : 能综合利用资源,降低燃料消耗 速度快 : 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电气化铁道的出现 1879年5月3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上,由西门子( SIEMENS ) 建造并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条铁路只有不足600米长,采用两轨道间 设置第三轨的供电方式,电压DC100V,牵引功率3马力,时速只有4英里/小时,牵引 三节车厢,最多可以搭乘30名旅客。 但是他开创了新的牵引方式--电气化铁道诞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