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单项选择题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C)。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 刘少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C)。
A. 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B.创造新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新三民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科学发展观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依次是(C)。
A.党的七大、十四大、十五大B.党的八大、十二大、十六大C.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D.党的十二大、十五大、十六大5. 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B )。
A.遵义会议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D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科学发展观C. 邓小平理论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 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提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8. 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确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是( A )。
A.刘少奇B.邓小平C.周恩来D.王稼祥9. 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B )。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大10.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D )。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延安整风D.中共七大11. 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对毛泽东思想予以系统论述的是( D )。
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王稼祥12. 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表述的文件是(B)。
A.党的七大《党章》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十五大报告》D.党的十五大《党章》13.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 B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B.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C.新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4. 1930年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B )。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C.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 )。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16. 在文化上提出“洋为中用,批判地学习”“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的主张的是( C )。
A.刘少奇B.周恩来C.毛泽东D.邓小平1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C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18. 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错误的说法是(D)。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立国建国的政治基础C.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D.文化大革命的产生是因为错误的应用了毛泽东思想的结果。
19.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D)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本本主义》B.《改造我们的学习》C. 《实践论》D.《论新阶段》20. 1941年5月毛泽东在( C )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本本主义》B.《实践论》C.《改造我们的学习》D.《矛盾论》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22.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2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24.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 D )。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5.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和论述的著作是( A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26. 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B )。
A.经济问题B.道路问题C.接班人问题D.教育问题27. A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主题是()。
A. 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B. 反帝反封浪潮汹涌澎湃C. 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D. 资本主义统治和无产阶级造反势不两立28.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B.实事求是C.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9.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B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30.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D.国民革命运动中31.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D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32.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C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33.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4.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重要文献是(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历史决议》 D.《反对本本主义》35.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 B )。
A. 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 D.王稼祥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D )。
A.邓小平理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37.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瓦窑堡会议B.六届七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38.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D )。
A.中共八大 B.八七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39.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文献不包括(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论联合政府》 D.《反对本本主义》40.不能表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的为( A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1.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文献不包括( D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 D.《反对本本主义》4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有几个( B )。
A.3个 B.4个C.2个 D.5个4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时期是( A )。
A.土体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44.标志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文献不包括( A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5.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 B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B.哲学体系的建构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4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不包括( D )。
A.武装斗争 B.党自身的建设C.统一战线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7.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理论是( C )。
A.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怎样( C )。
A.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策B.实行“统筹兼顾、互相安排”政策C.实行“团结—批评—团结”政策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49.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在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怎样( A )。
A.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策B.实行“统筹兼顾、互相安排”政策C.实行“团结—批评—团结”政策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50.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怎样( D )。
A.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策B.实行“统筹兼顾、互相安排”政策C.实行“团结—批评—团结”政策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5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在经济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中要怎样( B )。
A.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策B.实行“统筹兼顾、互相安排”政策C.实行“团结—批评—团结”政策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52.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B )。
A.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官兵一致、军民一致D.瓦解敌军53.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D )。
A.海洋作战和空军作战B.运动战C.游击战D.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54.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贡献不包括( A )。
A.海洋作战和空军作战的作战形式B.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持久战C.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的战术D.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的作战形式55. 194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C )。
A.刘少奇B.王稼祥C.张如心 CD.朱德56.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走向成熟是在( C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7.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