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第一章练习题

毛概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决定的。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 实事求是B •遵义会议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毛泽东思想是()走向成熟的。

A.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A. 武装斗争B .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 .实事求是5、()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A. 1989 年B. 1990 年C. 1991年D. 1992 年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 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B .时代主题的转换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 .经济全球化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苏东剧变D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8、1989 年,邓小平对江泽民等新的中央领导作出了()的“政治交代”。

A.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C.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9、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 .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D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实事求是B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

A.实事求是B .反对左倾教条主义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D .反对右倾投降主义12、“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正式提出的。

A. 1982 年党的“十二大”B. 1987 年党的“十三大”C. 1992 年党的“十四大”D. 1997 年党的“十五大”1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就全党来讲,是在()A.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B . 1935年遵义会议C.延安整风后D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14、1938 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着重强调()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与民族特点相结合B.根据中国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就是要创造一些新东西D.形成中国风貌的马克思主义15、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科学命题加以阐释的党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刘少奇1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根本标志是()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B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C.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17、党的七大最重要的历史决定是()A. 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B.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C. 认清了教条主义的危害,端正了思想路线D.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指明了方向1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A.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核心 B •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C.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D •毛泽东思想的一般特征19、中共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首次表达是在()A.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 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C. 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D.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几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A.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理论联系实际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伟大旗帜,是因为()A・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集体的结晶D.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2、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杰出的贡献是()A・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C.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D. 积累了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是()A・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B・总结我国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C. 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D.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4、邓小平理论是()A・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B・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 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指针25、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A・党的四项基本原则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6、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27、邓小平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在()A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以后B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28、 1997 年党的十五大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 21 世纪,正式提出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B .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C . “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9、 邓小平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B .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C.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D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31、 党的十六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A 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B.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 C.提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 D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归纳起来 就是深化了()A .对中国共产党党建规律的认识B .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C.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D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B.强调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 C.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34、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不断创新 C .执政为民 D .与时俱进35、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说到底这里的 “本” “基” 、 “源”就是指()A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B .党的群众路线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39、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A .党的十六大B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 40、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首先是( )A .经济的全面发展B .社会的全面发展C 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D .人的全面发展41、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A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B .强调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生活37、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A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38、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是( A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C.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B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 .我国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C.经济的全面发展 D •坚持以人为本4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统筹兼顾B .统筹全面C .统筹发展D .统筹协调43、科学发展观强调作为一切发展基础的是()A.经济发展B .政治发展C .文化发展 D .社会发展4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本”是指()A.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B .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C.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 D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5、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46、党的十七大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是()A.确立和谐社会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D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47、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A.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 B .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把握C.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 D .对发展问题的认识48、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A.改革开放B .实事求是C .与时俱进D .锐意创新49、苏东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上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失败了” 。

20 年过去了,中国人民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 .马克思主义50、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了人间奇迹,用铁一样的事实向全世界证明()A.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C.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D.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1、改革开放以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民众化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民族化52、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