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
水痘的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多见6个月—3岁的婴幼儿。

对水痘的患儿护理特别重要,要保持皮肤清洁,衣被要保持干净,要把小儿指甲剪短,不要让小儿抓皮肤,以免化脓感染。

发热较高可以给退热药,万一皮肤继发化脓感染,并有全身症状,应适当用抗生素。

如果发生其它严重并发症,像脑炎,水痘肺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肾炎等则应去医院诊治。

水痘的健康教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

其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

1.远离病人,最起码21天。

2.如有发热应卧床休息。

3.饮食上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禁食鱼、虾、蛋类。

4.应加强皮肤护理,勤剪指甲,以防皮肤抓破。

瘙痒时可用0.25%石碳酸、炉甘石洗剂或多或5%碳酸氢钠溶液擦拭皮肤。

5.疱疹全部结痂后患者方可结束隔离。

6.在水痘好发季节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

腮腺炎的护理
腮腺炎指的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也可传染,儿童及青少年为本病的易感人群。

1岁以下由于从母体得到抗体,故不易受染。

学龄儿童发病率高,但1—3岁的幼儿也有发病的。

对腮腺炎主要是对症护理。

首先应将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传染其他易感儿童。

保证足够的水分和热量,给患儿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发热较高可以适当给以退热剂,局部可以用热敷或冷敷,或用中药外敷(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或茶调外敷)。

患腮腺炎的小儿应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一般不会漱口,可以给小儿定期饮点开水,特别是吃饭后),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别是酸性食品,因为酸性食品刺激唾液分泌,因腮腺炎时唾液排出不畅,加重腮腺肿胀,使疼痛加剧。

如遇有严重并发症,应送往医院救治。

腮腺炎病人的健康宣教
1.患病后要卧床休息至腮腺肿大消退,并与其他儿童隔离至病后十天。

2.饮食以流质为宜,避免较硬食物,如饼干等,不可食用酸性食物及饮料,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患儿应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腮腺胀痛、头痛者可用止痛药。

4.患儿病情较重者应及时就诊,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并发睾丸炎,睾丸肿痛时可用丁字带托起,局部冷敷。

5.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及公共场所,小儿可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1、病人应给予胃肠道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

2、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瓜果桃梨、雪糕等生冷之物也暂勿食用,以免增加胃肠负担,恢复期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手触摸可疑污染物品后,一定要用肥皂流水将手洗干净。

5、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药。

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
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注射量视失水情况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6、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

7、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
部热敷。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宣教
1.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减轻不适。

2.严重腹泻伴呕吐者,可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养。

能进食者,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脱脂奶、温热果汁、藕粉等,忌食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多饮淡盐水。

病情好转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加强肛门周围的皮肤护理,每次便后清洗。

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肛周涂以凡士林,防糜烂。

4.伴里急后重的病人排便时还要避免用力,以免脱肛。

5.粪便、呕吐物必须严格消毒处理(稀便用漂白粉1:5的比例混合2小时后弃去)。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及腐败食物。

7.在菌痢流行期间,或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提高机体免疫力。

8.慢性菌痢病人应注意避免进食生冷食物、暴饮暴食、过度紧张和劳累、受凉、情绪波动等诱发急性发作的因素。

9.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复发时及时治疗。

麻疹的护理
麻疹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做好麻疹的预防工作是防止麻疹暴发和流行的关键。

麻疹预防主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要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治疗。

做到麻诊患儿不出门,医药送上门。

如有合并症及时送医院治疗。

病人隔离至发疹后5天,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10天。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

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3.保护易患人群:对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应医学观察21天,并在接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

对体弱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的措施,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认为接触病人5日内应用足量注射,可完全保护避免发病,5 日后或用量不足,也可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麻疹的健康宣教
一、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
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二、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
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三、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小儿甲肝的护理
(1)休息:肝炎早期应卧床休息,安静卧床可增加肝脏血流量,症状好转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后,可每日轻微活动1—2h,以病人不感觉疲劳为度,半年到一年内不参加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的体育运动;(2)饮食:清淡新鲜易消化饮食,避免高热量高糖食物的长期摄入,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促进食欲。

(3)加强病人的心理疏导,加强生活护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5)出现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应用退热药,发生肾功能衰竭者,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时检查尿常规,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对有消化道出血,应用利尿剂等等,病人应加强观察,并给予相应护理。

(6)药物治疗护理:应注意用药的方法、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

细菌性痢疾的健康宣教
一、是注意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二、患儿的大、小便应进行消毒处理(漂白粉、优氯净、来苏儿等)。

三、患儿使用的衣物、玩具、食具、饮水用具不能与健康人共用,并应定期消毒处理。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
(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