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_______ 战略管理作业论文论文题目______联想国际化战略_________课程名称________企业战略管理______年级___________082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 市场营销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257888444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 年 6 月 10 日联想国际化战略摘要: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企业联系紧密,世界市场趋于完善,国际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面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压力,联想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不乏辛酸与欢乐。
联想国际化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树立标榜。
关键字:国际化战略公司层国际化战略业务层国际化战略(一).前言联想进军国际化最早在联想的创业初期就已经被提出,从在香港开设工厂到收购IBM。
从联想上市到在海外增设研发基地。
联想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国际,走向一个跨国公司。
但是联想现有的资源以及所采取的国际化战略是否足以应对联想国际化的征途?分析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成功和所产生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国际化是令自己的产品、技术、组织体系在全球化平台上配置,并最终形成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全球化品牌。
(二).案例介绍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从199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
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
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作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历史上,走向国际化似乎是已开始就被摆上日程的。
从一开始模糊不清的走向国际化到收购IBM PC部是有一段距离的。
联想似乎从创立的一开始就在为国际化做准备。
但是分析当时的历史因素,走向国际的这一个提法为联想获得了巨大的大的发展空间。
研究联想的历史不难发现联想的命运似乎和中国的政治一直有一种无法割舍的联系。
似乎中国的国际化历程也印证了联想的国际化历程。
联想是一个具有民族感情的企业。
80年代的民族思潮为联想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
而今天中国的国际化也给联想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
从联想的发展历史中来看。
联想无论是管理模式,经营模式还是技术模式都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
每一次的变化都在针对每一次的大的市场变化。
那么针对联想这次的国际化征途联想的变化却有些难以适应。
从最初的尽在掌控之中到后来的空难的确超出了想象。
从原来的信心十足到从戴尔挖角。
从在香港设厂到在印度和墨西哥建立研发中心。
在联想的历史上国际化愈来愈真实。
(三).案例分析联想公司的成功与它所采取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就让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联想公司采取的公司层国际化战略和业务层国际化战略.公司层国际化战略——全球化战略联想为了塑造自己的国际化品牌,联想已经实施了全球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宣布联想全球换标。
“联想”品牌最初来自于1984年联想创业时第一个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Legend则是1988年香港联想开业时采用的英文名称,历经19年风雨,联想品牌已经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价值600多亿元的品牌。
但在它要踏上国际化征程的时候,这个品牌碰到了天花板。
联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回忆:“当初联想成立起名叫LEGEND的时候,在香港就知道有很多的LEGEND公司了,比如说有汽车公司,几乎有几十个LEGEND 公司,和上百个LEGEND的产品。
”在世界,这个中文意为“传奇”的英文名称更是有无数的注册,想要一一把它们买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初只是为了谋生,完全没有想到有国际化的问题。
”柳传志说。
在没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合法标识,联想在各国的品牌都不能统一,何谈国际化拓展。
2003年,联想全球换标,由legend换为lenovo。
中国极具传奇色彩的IT企业联想集团改换了它沿用多年的标识,由“Legend联想”换成“Lenovo联想”,从而真正迈出了其全面国际化并冲击世界500强的步伐。
联想之所以换标,是因为联想已经做好了国际化的准备,legend在海外许多地区已经被注册。
当时,联想与IBM还在秘密接触中,联想收购IBMPC业务最终能否成交还是未知数,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打造全球化联想的决心已定。
第二步,收购IBM PC业务。
对此,柳传志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重点强调:“来自中国的联想收购IBMPC业务本身就是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消息,就是对联想品牌的一次宣传。
宣布收购IBMPC事业部后,联想的任务是整合全球业务,达到协同效应,然后准备实施第三步战略。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联想终于并购了IBMPC业务。
在此之前,IBMPC有IBMPC的困惑,联想也有联想的难处,双方各有所图,这一成功的并购应当还算一种美好的结局。
对联想而言,国内PC厂商从此甭想望其项背,联想在多元化、国际化展发展已经开始独占鳌头。
联想与TCL的国际化之路,花开两朵,而结果不一,其中的原因很多。
“无论风险多大,联想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一种参照模式。
”一位分析人士评论道,正如柳传志对“新联想”未来的描述:“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
”毋庸置疑,不管外界如何担忧联想的未来,但是光唱高调、歌功颂德是没有用的,因为联想并购了IBMPC业务后仍然还有很长一段困难的路要走,那就是并购后18个月时间内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商标和运作渠道,如果在这18个月中联想不能迅速做到生产、研发、特别是销售做到最佳状态,那就达不到并购IBMPC业务的目的。
这对联想国际化并购来说,意义并不大,当然,收购IBMPC 业务,使联想走上了一条尽管风险极高但却一跃成为跨国公司的道路。
当然值得庆幸的就是联想并购IBMPC业务以来,联想并没有像很多媒体质疑的那样迅速死亡,而是光芒万丈。
第三步,借力奥运进军全球。
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衡量联想收购是否成功,就得看联想品牌国际化战略是不是成功,前两步成功了,第三步不成功,那么联想收购IBMPC就不能算成功,联想全球化战略也不算成功。
”从联想三步走的国际化品牌行销战略来看,每一步都十分重要,一旦其中的一步走错,都将影响联想国际化品牌行销的效果。
对于前两步来说,联想已经非常从容地完成了,奥运战略的成败将影响联想国际化品牌行销的整体部署。
因此,搞好奥运战略对于联想来说至关重要。
对此,在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正式成为第六期(2005-2008年度)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即TheOlympicProgramme)。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成为奥运顶级合作伙伴.业务层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不可否认,联想集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选择了差异化经营。
这对于联想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联想开拓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一些比较成熟的市场。
竞争对手都比较强大,再针对大客户这一方面联想建立起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在营销方面,联想在海外市场上都选择了差异化作为自身走向国际化的战略。
日本的丰田汽车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那么今天联想所面对的情况和数年前丰田公司所面对的情况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在数年前充斥内国市场的是笨重的机车。
符合美国人的消费心理。
但是丰田的独到之处是成功的选择了差异化战略。
和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作正面的冲突。
首先可以放松竞争对手的警惕性。
至少在没有发展壮大之前减少法律上的纠纷。
其次利用产品的差异化逐步的进入主流市场从而获得成功。
当丰田汽车在美国的主流市场大获成功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已经很难从美国市场上把丰田汽车赶出去了。
相反的美国本土汽车的市场份额下降不少。
现在,联想集团所处的境地是已经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
它所要要做的就是在没有在当地市场上还没有站稳之前尽量不和竞争对手起正面的冲突。
把稳定发展作为第一选择。
而差异化在麻痹竞争对手方面是较为有效的一个手段。
在竞争心里上不给竞争对手施加压力。
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效果分析:1.增强市场力量;2. 越过市场进入障碍;3. 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4. 提高了联想的品牌价值。
(四).结论尽管每个企业必须创造自我的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得以生存并成为强有力的国际化竞争者.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归结于它制定了正确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业务层差异化战略,联想不断升级顾客重视的差异化特性.这些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为联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旅途不会平坦,因此联想要做好面对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1] 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看我国本土企业战略更新的趋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2] 刘学昌,1996:《企业海外战略实例分析——宏基公司如何扩展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第11期。
[3]三田荣作.全球方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 (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