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物流绩效评价
第九章 物流绩效评价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评价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2.理解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3.熟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求 4.掌握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和指标体系构成 5.掌握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
的第二级评价因素; 据第二级评价因素的具体情况,如需要,还可设定下属
的第三级评价因素。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4、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程序 (2)确定评价细则
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关系) (3)设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W)分配 (4)评标
【复习思考】
通过绩效评价,有利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机构的日常管 理。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并发挥物流与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从而引导企业增强对物流与供应链 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监督。
一、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1.物流与供应链绩效优先,兼顾企业绩效原则 2.短期与长期、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3.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评价原则 4.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 5.宏观绩效与微观绩效相结合原则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物流运作质量指标:运输经济性指标 (1)单位运输成本 单位运输成本=运输费用/货物周转量
(2)运输费用效用 运输费用效益=经营盈利额/运输费用支出额×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物流运作质量指标:运输可靠性指标 (1)正点运输率 正点运输率=正点营运次数/营运总次数×100%
2、绩效评价意义: 统一、客观的参照标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由个人主观因
素导致的不公正、不全面和不客观现象。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合理与可 行性提供依据。
通过绩效评价,有利于帮助企业活动主体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行为取向,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降低物流与 供应链管理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1、物流经济效益指标:修正指标
(4)不良资产比率 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5)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一)排列法
2、排列法的优缺点
优点:简便、应用广泛 缺点: (1)根据评价对象总体的综合绩效进行比较,缺乏可信
度和精确度。 (2)无法鉴别处在中间状态的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别。 (3)在同一物流系统中的不同单位或部门之间无法进行
排列比较。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二)等级法
等级法:首先明确物流系统的评价项目及影响因素,然 后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及要求,再根据已制定的有关各 项评价标准来评价每一个评价对象的业绩和效益。
因素评价的平均值。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2、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相关要素 (5)权重(W):系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6)加权平均评价值(Epw):系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 (7)综合评价值(Ez):系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平均
评价值(Epw)之和。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2)无缺损运率 无缺损运率=无缺损运输次数/运输总次数×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物流运作质量指标:货物储存质量指标 (1)账货相符率 账货相符率=账货相符笔数/储存货物总笔数×100%
(2)收发货差错率 收发货差错率=收发货差错累计笔数/收发货累计总笔数
1、对物流与供应链进行评价有何意义? 2、在设计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时有何设计要求? 3、如何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4、企业在选择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时的依据有哪些?
×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物流运作质量指标:货物仓储经济性指标 储存费用水平 储存费用水平=储存费用总额/货物周转量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3、物流服务质量指标 (1)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中服务次数-客户抱怨次数)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3、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特点 (1)相互比较 (2)可以依据各类评价因素的特征,确定评价值与评价
因素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即:隶属度函数)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4、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程序 (1) 设定各级评价因素(F)
设定第一级评价因素; 依据第一级评价因素的具体情况,如需要,设定下属
/一定时间内客户总数量×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4、物流企业发展潜力指标:员工素质 (1)员工的知识结构 员工的知识结构=企业某一学历层次员工数量
/企业全体员工数量×100% (2)员工流动率 员工流动率=员工辞职数/全体员工数×100% (3)员工生产率 员工生产率=企业一年内的运营收入或净利润
一、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设计要求
1.准确 2.及时 3.可接受 4.可理解 5.应变性 6.目标一致性 7.可控性与激励性 8.反映系统的特性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一)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
1.确定评价工作实施机构 2.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3.收集并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 4.评价计分 5.评价结论 6.撰写评价报告 7.进行工作总结
/物流企业中服务次数×100%
(2)客户保持率 客户保持率=(企业当期客户数量-企业当期新增客户数量)
/企业上期客户数量×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3、物流服务质量指标
(3)客户获得率 客户获得率=当期新增客户或业务量/上期客户或业务量
×100% (4)订单满足率 订单满足率=一定时间内满足顾客订货的次数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1、物流经济效益指标:基本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资产×100%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对每一项又设立评分等级数,一般分为五个等级,最优 的为5分,次之为4分,依次类推。最后把各项得分汇总, 总评分越高,工作绩效就越好。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三)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20世纪 70年代初期提出的对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 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适用于难 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企业全体员工数×100%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一)排列法
1、排列法的内涵
排列法(也称排队法):在绩效评价中,评价对象之间 进行相互比较,按最优到最差的进行排列。
该方法以评价对象的综合绩效为基础,按其总体效益和 业绩进行排列比较,评出最好、次好、中等、较差和最 差。
Hale Waihona Puke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1、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内涵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 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 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一定时间内顾客订货总次数×100%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4、物流企业发展潜力指标:市场实力 (1)市场增长率 市场增长率=(本期物流总收入-前期物流收入)
/前期物流收入×100%
(2)新客户开发能力 新客户开发能力=一定时间内新开发的客户数量
二、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步骤及指标体系
(二)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1、物流经济效益指标:修正指标 (1)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
/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2)成本费用利用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3)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平均库存
一、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一)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念与意义
1、绩效评价概念: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运
用数理统计和运等学的方法,通过定量、半定量或定性 分析,对被评价事物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经营效益和经 营者的业绩进行客观地衡量和评判。
一、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述
(一)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概念与意义
三、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2、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相关要素 (1)评价因素(F):系指对招标项目评议的具体内容。
(例如价格、各种指标、参数、规范、性能、状况等) (2)评价因素值(Fv):系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 (3)评价值(E):系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 (4)平均评价值(Ep):系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