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模型(PPT55页)

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模型(PPT55页)


二、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简易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原则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① 政策性指标。 包括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以及法律约束和发展 规划等。
② 技术性指标。 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
为了进行比较,需要将投资和利润根据利率转化成 现值。
投资额现值的计算公式
利润现值的计算公式
C
m
cj
j1 (1 rj ) j1
m: 投资期
cj : 第j年投入的资金额
rj : 第j年底向银行归还贷 款的利息率
B

n jk
bj (1 rj ) j
n : 方案投入运行最后一年 的年度编号
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每个评价指 标的相对重要度(即权重Wj)以及根据评价主体给 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确定方案关于评价指标 的价值评定量(Vij)。
设:
A1,A2,…Am 是某评价对象的m个替代方案 x1,x2,…,xn是评价替代方案的n个评价指标 w1,w2,...,wn 是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vi1,vi2,...,vin是第i个替代方案Ai的关于xj指标(j=l,2
如果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效益是某一个或多个性能参数的函 数,则在利用成本效益法评价各方案时应首先确定成本函
一 、成本效益法
物流系统中,每一个方案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后 才能够带来效益。有的方案成本很高,效益也相当 显著;相反有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效益同时也比 较低。
因此,评价物流系统方案的优劣不能单看其中的一个指标,而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两个 方面。 成本效益法就是一种比较通行的方法,它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比值来确定方案的优劣。
的投资额度以及建成后各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用成本效
益法比较这三方个案方一案的优劣。 方案二
年度 投资
利润
投资
利润
1
50
60
2
50
40
3
50
40
4
60
40
5
60
96
6
60
75
7
60
75
8
60
75
9
60
75
方案三
投资
利润
40
80
40
40
40间和产生利润的时间不同,在考虑资金 利息的前提下,不能直接用效益和成本的比值进行 比较。

(1
1 0.15)5

(1
1 0.15)8

132 .25
E1 B1 / C1 132 .25 /131 .29 1.007 同理可得:
方案2 E2 B2 / C2 1.019 方案3 E3 B3 / C3 1.029
结论:在考虑项目的建设周期及资金的时间价值 的前提下,方案3最优,方案2次之,方案1最差。
wi wjvij j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
一、模糊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
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 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 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 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 解决。
(5)综合评价B。 AR 常用的模糊合成算两子种有,一种是普通的矩乘阵积运算形式,种另一 就是采用取小-取算大,运用符号( ,)表示。
经济分析法
经济分析法主要用于评价物流系统各方案的财 务、和技术方面的指标。经济分析法的指标一般 可以量化。 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法 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价值分析法 功效系数法
③ 经济性指标。 包括成本、效益、建设周期、投资回收期等。
④ 社会性指标。 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综合发展等。
⑤ 环境保护指标。 包括废物排放量、污染程度、生态环境保护等。
⑥ 资源性指标。 ⑦ 时间性指标。
四、 物流系统目标
1.政府部门目标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促进经济增长; (3)提高物流方便性; (4)加强不同物流方式的协作; (5)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6)其他。
,_,n)的价值评定量。相应的关联矩阵表如下表所 示:
1、逐对比较法
逐对比较法的基本做法是:对各替代方案的 评价指标进行逐对比较,对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 高的得分,据此可得到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再根据 评价主体综合的评价尺度,对各替代方案在不同的 评价指标下一一进行评价,得到相应的评价值,进 而求加权和得到综合评价值。
• (实施过程中)对方案的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完善方案、对实施过 程进行跟踪评价)
• (实施完成后)对物流系统进行回顾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 现新现象、新规律)
• (已投入运行的系统)进行运行现状评价;(收集数据、总结经验,为 建造新的系统收集资料)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
(1) 明确评价目的和内容 (2) 确定评价因素 (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 制定评价准则 (5) 确定评价方法 (6) 单项评价 (7) 综合评价(在各单项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标准,对
物流系统评价的主要目的: (1)判定物流系统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性能指
标,能否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实现物流系统的预定目 的。 (2)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出参评的各方案的优劣 ,为决策,即选择实施方案打下基础。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
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四个方面:
• (系统实施之前)对物流系统方案的评价;(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进 行评价)
成本效益法 用成本和效益两个经济指标来比较方案的优劣。
效益成本比 成 效本 益
计算出的结果越大,其经济效益越好。
例题1 某项目有三个可行方案,经过计算,这三个 方 案 的 投 资 额 度 分 别 为 : C1=150 万 元 , C2=180 万元, C3=120万元,建成后5年累计赢利分别为 :V1=300万元,V2=396万元,V3=228万元,试 比较这三个方案的优劣。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 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 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 即每次取两个因子和,以表示和对的影响大小之比,全 部比较结果用矩阵表示,称为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简称判断矩阵)。容易看出,若与对的影响之比为, 则与对的影响之比应为。
k : 方案投入运行第一年的 年度编号
b j : 第j年年底的利润额 rj : 第j年底向银行归还贷 款的利息率
解:将各方案的投资与利润换算成现值,计算效益成本比
方案1
C1
50 50 1 0.15

50 (1 0.15)2
131 .29万元
B1

60


(1

1 0.15 ) 4
二、模糊评价的基本步骤
(1)建立评价系统的评价因素集:
(1)建立评价系统的评素价集因: U=u1,u2...,un (2)建立评语集合 V=:v1,v2...,vn (3)建立反映各因素重度要的程权重集A= :a1,a2...,an ;
权重应满足归一性负和性非条件,即ai 1,且ai 0 (4)建立单因素评价。矩 R阵[R1,R2,...R, m]T
2、古林法
古林法比逐对比较法更为完善,是确定指标 权重和方案价值评定量的基本方法。 决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用各个评价指标对替代方案进行评价; 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第四节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萨蒂(saaty) 等人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一种评价方法。它是将半定性、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 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将各种因素层次化,并逐层比较多 种关联因素,为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提供定量依据。
2、求根法
(1)将判断矩阵 A按行求积:
v a i

n
j
ij
(2)归一化处理
wi vi / vi
五、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法原理,利用的理论最大特征值
一致性。
与n之差检验 max
AW 一致 C = 性 Im an 指 x ; 标 1 : i
w n 1
n max i
i
CI的值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一般,当CI小于
0.1时,就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就要重新
进行两两比较。
N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也越差,这时,使用随机一致 性比值CR=CI/RI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六)综合重要度计算 获得同一层次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后,就
可以自上而下地计算各级要素相对总体的综合重 要度。 依据各方案综合重要度的大小,可对方案进行 排序决策。
系统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所谓指标就是衡量系统总体目的/目标的具体 标志。
对某一具体的物流系统,由于评价主体的立 场、观点、环境等的不同,对价值的评定也会有所不同 。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中既有定性因素,又有 定量因素,为此,在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既有 定性的指标,也有定量的指标,应根据评价的目的和物
二、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想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 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 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 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i)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 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ii)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 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 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