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证明

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证明

T 可以表示为两个一对一的本原映射的复合。 由于 U δ (Q) | Q ∈ D 覆盖了 D , 中,
2
{
}
由 Heine-Borel 定理,存在有限多个邻域 U δ ( Q1 ) , U δ ( Q2 ),L , U δ
1 2 2 2
S
( QS ) ,
2
δ ⎫ ⎧δ δ 它们覆盖了 D 。设 δ * = min ⎨ 1 , 2 , L , S ⎬ 。 2 ⎭ ⎩2 2 取划分充分细, 使得所有的小矩形的对角线长度都小于 δ * , 那么当小矩形 D i
∂ ( x, y ) = ∂y ∂ (u, v) ∂ u
1
∂y = > 0, ∂v ∂v
0
∂y
所以在每个小矩形 R=[e, f] × [g, h]上,对于固定的 u, y (u , v ) 是 v 的单调增加函数, 因此 R 被一一对应地映到 T ( R ) = {( x, y ) | e ≤ x ≤ f , y ( x, g ) ≤ y ≤ y( x, h)} 。
∂ ( x, y ) mD i , ∂(u , v) (u ~ ,~ i vi ) ~ ~ ~ ~ ~ ~ ~ ,v ~ ) ,则从上式得 这里 ( ui , vi ) 为 D i 中某一点。设 xi = x ( ui , vi ) , yi = y ( u i i mT (D i ) =
~ ,v ~ ~ ~ xi , ~ y i ) mT ( Di ) = ∑ f ( x(u ∑ f (~ i i ), y (u i , vi ))
= ∫∫ f ( x(u , v), y (u , v))
Di
∂ ( x, y ) dudv 。 ∂(u , v)
因此
T ( D) M
∫∫
f ( x, y )dxdy =∑
M
i =1 T ( D ) i
∫∫ f ( x, y)dxdy
∂ ( x, y ) ∂ ( x, y ) dudv = ∫∫ f ( x(u, v), y (u, v) dudv . ∂(u, v) ∂(u, v) D
证毕 下面证明变量代换公式对于本原映射成立。 引理 2 设 T 为本原映射,二元函数 f ( x, y ) 在 T (D) 上连续,则
T ( D)
∫∫ f ( x, y)dxdy =∫∫ f ( x(u, v), y(u, v)) ∂(u, v) dudv 。
D
∂ ( x, y )
证 考虑上述对区域 D 的分割,设 D1 , D 2 ,L, D M 是包含在区域 D 内的所有小矩 形,由引理 1,在 D i 上成立
i i
∂ ( x, y ) mDi , ∂ (u , v ) ( u ~ ,v ~)
i i
设所有小矩形的对角线长度的最大值为 ρ ,令 ρ 趋于 0,由二重积分的定义,即 得 ∂ ( x, y ) f ( x, y )dxdy = ∫∫ f ( x(u , v), y (u , v)) dudv 。 ∫∫ ∂(u , v) T ( D) D 证毕
4
T ( Di )
∫∫ f ( x, y)dxdy = ∫∫
f ( x(ξ ,η ), y (ξ ,η ))
T1 ( D i )
∂ ( x, y ) dξ dη ∂(ξ ,η )
= ∫∫ f ( x(ξ (u , v),η (u , v)), y (ξ (u , v),η (u , v)))
Di
∂( x, y ) ∂(ξ ,η ) dudv ∂(ξ ,η ) ∂(u , v)
T ( D)
∫∫ f ( x, y) d x d y =∫∫ f ( x(u, v), y(u, v)) ∂(u, v) d u d v 。
DHale Waihona Puke ∂ ( x, y )为证明定理 1,我们将区域 D 用水平线与垂直线分割成许多小矩形,由于区 域 D 具有零边界,当分割充分细的时候,与区域 D 边界相交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 可以任意小,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包含在区域 D 内的小矩形 R 。 3.定义 形如 Tx : 或
3
为了完全证明定理 1,还需要以下的结果: 引理 3 设 T 满足定理 1 的假设, 则对于任意点 Q0 = (u 0 , v 0 ) ∈ U ,T 在点 Q0 附近可以表示成 2 个具有连续偏导数的、一对一的本原映射的复合。 证 设 x0 = x(u 0 , v0 ), y 0 = y (u 0 , v0 ), P0 = ( x0 , y 0 ) 。 ∂ ( x, y ) ∂x 由于 (u 0 , v0 ) ≠ 0 ,行列式中必有元素不为零。不妨设 (u 0 , v0 ) ≠ 0 , ∂ (u , v) ∂u 于是,本原映射 ⎧ξ = x(u, v), T1 : ⎨ ⎩η = v ∂(ξ ,η ) ∂x 的 Jacobi 行列式 由隐函数存在定理 (或逆映射定 (u 0 , v0 ) = (u 0 , v0 ) ≠ 0 , ∂(u , v) ∂u ⎧u = g (ξ ,η ), 理) ,局部地可得逆映射 ⎨ 且 g (ξ , η ) 在 T1 ( u0 , v 0 ) 的一个邻域具有连续 ⎩v = η , 偏导数。注意这时成立 g ( x (u , v ), v) = u 。 作 ⎧x = ξ , T2 : ⎨ ⎩ y = y ( g (ξ ,η ),η ), 则有 x = ξ = x(u , v), y = y ( g (ξ ,η ),η ) = y ( g ( x(u , v), v), v) = y (u , v)。 即 T2 o T1 = T 。 证毕 4.二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的证明: 根据引理 3,对于每点 Q = (u , v) ∈ D 存在它的一个邻域 U δ (Q) ,在这个邻域
T ( D)
∫∫ f ( x, y )dxdy = ∫∫ f ( x(u, v), y (u, v)) ∂(u, v) dudv ,
D
∂ ( x, y )
其中
∂ ( x, y ) 是向量值函数 T 的导数。但是注意在定积分情况下,如果 ϕ ' (t ) < 0 , ∂ (u , v )
则α > β , 即右端积分的上限小于下限, 交换积分上下限后, ϕ ' (t ) 就换成 − ϕ ' (t ) ; 而在重积分情况下, ∂ ( x, y ) 也有可能小于 0,但由于积分区域 D 没有方向(或符 ∂ (u , v )
与U δ
j
D i 必包含在某个 U δ (Q ) 中 (1 ≤ j ≤ S ) 。 于是在每个 D i ( i = (Q j ) 相交时,
2
j
1,2, L , M )上成立 T = T2 o T1 (为简便起见去掉了标记 i ,注意对不同的 D i ,可
能有不同 T1 和 T2 ) ,这里 T1 和 T2 是本原映射。设 ⎧ξ = ξ (u, v), ⎧ x = x(ξ ,η ), T1 : ⎨ 和 T2 : ⎨ ⎩η = η (u, v), ⎩ y = y (ξ ,η ). 那么 ∂( x, y ) ∂( x, y ) ∂(ξ ,η ) 。 = ⋅ ∂(u , v) ∂(ξ ,η ) ∂(u , v) 由引理 2 得
Ty :
x = x(u , v ), y = y (u , v ) = v x = x (u , v ) = u , y = y ( u , v )
的映射称为本原映射。 引理 1 设 T 为本原映射,则对于每个小矩形 R ,等式 ∂ ( x, y ) mT ( R ) = mR ∂ (u , v) ( u ~ ,v ~) ~, v ~ ) 为 R 上某一点。 成立,这里 (u 证 仅对本原映射 Tx 证明,对 T y 的证明是类似的。 设在 U 上 J > 0 。由于这时成立 J=
证毕
= ∑ ∫∫ f ( x(u, v), y (u , v)
i =1 D i
5. n 重积分的变量代换公式 对于 n 重积分的变量代换,我们不加证明给出公式: 设 U 为 R n ( n > 2 )上的开集,映射 T : y1 = y1 ( x1 , L , x n ), L , y n = y n ( x1 , L , x n ) 将 U 一一对应地映到 V ⊂ R n 上。进一步假设 y1 = y1 ( x1 ,L , x n ),L , y n = y n ( x1 ,L , x n ) 都具有连续偏导数,而且这个映射的 Jacobi 行列式不等于零。 设 Ω 为 U 中具有分片光滑边界的有界闭区域,则有与二维情形类似的结论: 定理 2 映射 T 和区域 Ω 如上假设。如果 f ( y1 , y 2 ,L , y n ) 是 T (Ω)上的连续函 数,那么变量代换公式
∫a
b
f ( x )dx =
∫α f (ϕ( t ))ϕ ′(t )dt
D → T (D )
β
⎧ x = x(u, v) 二重积分: 设 f ( x, y ) 在有界闭区域 D 连续, 变换 T : ⎨ : ⎩ y = y (u, v)
是一一对应,有连续偏导数,则类比定积分的变量代换公式,重积分的变量代换 公式似乎应该是
教案 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的证明
1. 教学内容
我们先对本原变换证明二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 然后将一般的变量代换视为向量 值函数,将它分解为两个本原变换的复合,从而给出了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一个 容易理解而简单的证明。
2. 指导思想
重积分变量代换公式的证明是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何化解这一难 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内容,是本教案的目的。我们通过将一般的变量 代换分解为两个本原变换的复合的方法,然后对本原变换的情况进行证明,使得 证明简单而容易理解。同时,也教给学生一个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化成简单问题的 方法。
号)概念,因此对
∂ ( x, y ) 要加上绝对值符号,即 ∂ (u , v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