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全国各地名校模拟作文题13篇导写

2019高考全国各地名校模拟作文题13篇导写

2019高考全国各地名校模拟作文题13篇导写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间不好意思说爱”,近四成人表示“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爱需要表达,即使是家人之间”。

14%的受访者从未主动拥抱过父母,8.2%的受访者从未主动和父母牵手。

而关于“爱的期待”的数据中,最被“期待”的是“专心的陪伴”,占37. 7%;排在第二位的是“肯定的言语”,占28. 3%;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爱的服务”和“爱的礼物”。

某报“家庭”专栏转载了上述内容,并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向社会征稿。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给爱一个行动”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作文材料来源于一项调查,命题时做了适当的提炼和删减,以便学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

试题材料立足于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家庭,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

命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考生在写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感悟或联想,促使写作入情人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思辨和判断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丰富自己的品德内涵。

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含蓄,这使很多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患上了“爱的尴尬症”,所谓爱在心中口难开。

其实,家庭中良好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副标题“给爱一个行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写作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

参考立意角度: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健全人格的作用;可以思考家庭情感交流对提高沟通能力的意义;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从家庭情感表达的方式入手,叙述或议论家庭情感表达带来的温暖、价值;等等。

2、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巧干活”的漫画,围绕漫画内容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①漫话的标题是《巧干活》。

漫画由两部分构成。

左边的一部分一只手拿“高产奖”奖牌的母鸡,头高高的昂起,眼睛微闭,一副得意忘形、趾高气扬的表情,身边是它的产品:在一鸡窝里,10个鸡蛋立着垒起来,摇摇欲坠,右边的一部分,一只母鸡蹲在鸡窝上,鸡窝里只有半窝蛋。

而旁边还有满满三筐蛋,可是高度没有左边那只母鸡的鸡蛋高。

它正惊疑地看着左边的母鸡:“这样干也能得高产奖?”②主旨:既讽刺了那种投机取巧迎逢上级的虚假现象,又讽刺了主管部门只看表象,不看实质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据新华社报道,41岁的北京车主杨晓是愿意较真的人之一。

他认为自己停车的地点有停车线,不应被交警贴条,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

经过2年3次庭审后,终于胜诉。

如果仅仅是为400元罚单,费这么大劲,可能并不太值得,就如与之对簿公堂的一位交警所说:“有这个时间多陪陪家人不好吗?”但杨晓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只是我个人的私事,我其实挺随和的,但如果牵扯到大家,牵扯到公共利益,我就愿意较真。

周围有许多邻居都被贴了条,大家在这儿停了这么多年,怎么突然就违章了,我觉得有必要弄个清楚。

”有评论认为,杨晓的难得之处,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个人的私事”与“公共利益”。

家人、邻里、朋友之间,往往是“私事”居多。

在这些领域,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是以律己宽人之道来立身行事。

但是在涉及法治时,如果不能“当仁不让”,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法治冷漠症”。

对此,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1、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扣紧“个人私事”“公共利益”两个领域及“律己宽人”“当仁不让”两种态度来写。

2、当在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间进行思考,叙事类的主题及论述类的观点都当注重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的思辨。

不可通篇只抓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另一个方面。

3、此材料中的“个人私事”当指家人、邻里、朋友之间的事,而且重点当论及有冲突点的私事,面对这样私事时当如何,不应该泛论所有私事。

此处的“公共利益”指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公众利益。

杨晓争取个人利益即是在争取公众利益,这里在面对个人利益时的当仁不让与面对公众利益时的尽力博取是相统一的,论述当注意杨晓争取个人利益的意义的特别性,当与纯粹地争取个人利益相区别。

当然公共利益不限于法治方面,论及其他也可以。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我心中的英雄昔有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如今我们也来议议,究竟何为英雄。

在我看来,生死关头选择“义”的人是英雄。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坚守道义,多次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再次问他是否愿意改变主意,文天祥怒喝到:“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慨慷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道憾人心弦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想,为了“义”,宁愿死,这种大丈夫难道不是英雄吗?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的人是英雄。

李白明知“多歧路”,“行路难”,却一直朝前走。

走着辞别故友,笑对红尘,洒脱自在。

一壶浊酒,“举杯邀明月”;一束月光,“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叶扁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上苍嫉妒他,并没有让他的路走得那么平坦明朗,他却泰然面对。

翰林遭贬,他“仰天长叹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如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容不得半点玷污和磨损!试想,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坚守自我,笑对人生,在所有人退缩之际仍旧毅然前行的人难道不是英雄吗?真诚爱国,宽容平和的人也是英雄。

今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记者问到台湾问题,温总理这样回答:“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走走,去接触台湾同胞。

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走不动爬也愿意去”,这是一位多么真诚爱国的老人啊!他又何尝不是民族的英雄?“渡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温总理真诚爱国,而且有一颗宽容平和的心,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英雄吗?何谓英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在我眼中,生死关头选择“义”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放弃的人;真诚爱国,宽容平和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由题干要求“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即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参与主题班会的讨论看,本次作文实际上要求写作文体是议论文。

那么,到底“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通过思考可以明确,建立丰功伟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

只要围绕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话题进行写作即可。

在语体要求上,注意参与讨论的对象是同学,语言表达要得体,不少于800字。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

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

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

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

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

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

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居然是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它品牌方便面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吗等外卖。

打败卖单车店铺或修自行车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

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

”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居安思危方能不败康可能从没想过它们会在时代的潮流中被智能手机打败,方便面巨头也可能没想过越来越懒散的人会有一天竟然拒绝它们。

时代并没有给这些处在鼎盛时期的企业任何提醒就抛弃了它们,它们也没能在时代之中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而走向下坡。

所以,任何人都应该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上,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代打败你,可能并不是你违背了历史潮流,而只是因为你只是在时代潮流之中不能立于潮头。

每一个“弄涛儿”只能向涛头而立,方能“手把红旗旗不湿”。

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

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

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

你的对手可能是“智能手机”“外卖”等你意想不到的对象。

而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失去了前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又怎么能够脚踏实地地向未来发起挑战,又怎么能够如初生的朝阳般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向上攀登,直至达到人生的辉煌点?因此,摒弃盲目的优越感,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我们才能在发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远。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