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醇常识

甲醇常识

甲醇化学式:CH3OH1.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极性液体。

有毒(国家工业卫生规定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50毫克/米3,美、日标准为260毫克/米3),饮后能致目盲。

比重(d240 o C)0.7915。

熔点-97.8℃。

沸点64.65℃。

折射率(n D20)1.329。

表面张力22.6达因/厘米。

闪点10℃。

自燃点475℃(美国标准464℃)。

粘度0.00593泊。

蒸汽压92毫米汞柱(20℃)。

能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体积)(美国标准7.3~36.5%)。

硫酸二甲酯等多种有机产品。

也是农药(杀虫杀螨剂)、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等)的原料或溶剂。

甲醇是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

甲醇还是重要的溶剂,亦可掺入汽油作替代燃料使用。

4.生产工艺路线合成甲醇可以是固体(如煤、焦炭)、液体(如原油、重油、轻油)或气体(如天然气及其它可燃性气体)为原料,经造气、净化(脱硫)变换,除二氧化碳,配制成一定配比的合成气。

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选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如下表),单产甲醇(分高、低、中压法)或与合成氨联产甲醇(联醇法)。

将合成后的粗甲醇,经预精馏脱除甲醚,精馏而得成品甲醇。

注:甲醚(繁称二甲醚)结构简式CH3-O-CH3,无色气体,压缩时呈液体,易燃烧,有乙醚气味,沸点-24.9℃。

化碳、甲烷、氢、甲醇、二甲醚等)又具有爆炸性,所以防止物理爆炸(憋压)和化学爆炸十分重要。

主要防爆措施如下:①压力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安全技术合格证》方可独立操作。

②操作人员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不准在超压、超温、过冷和超腐蚀条件下使用压力设备。

③当车间工艺需要调整高压容器工艺参数时,应按规章提出申请报告,经上级对口部门及领导批准,并正式公布方可实施。

无正式手续,任何人无权强迫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④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采取紧急措施,操作人员有权制止高压容器的运行。

a.超温、超压、过冷、经处理仍然无效。

b.容器主要承压件发现裂纹、变形、有破裂危险、严重泄漏、危及安全生产。

c.发生火灾或相邻容器发生事故直接受到威胁时。

d.加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严禁超温超压,绝不允许片面追求产量而随意提高压力容器使用等级。

对压力容器,要严守检修规程定期检查和试验。

为避免超压,要安装和使用好系统中的防范措施,如压力计、安全阀、爆破板、警铃和压力自调装置等。

⑤严格控制可爆介质,严防接近爆炸范围(见下表)。

如达到爆炸范围,则遇见明火或静电火花立即发生爆炸。

a.要严格杜绝系统中的泄漏,勿使操作环境(特别是厂房内)达到爆炸范围。

b.设备检修时,一定要置换分析合格,且有效切断气、液源后(加上盲板)。

如动火前,必须由有关部门现场检验,并开具动火证。

方可动火检修。

c.厂房内严禁火源,动火检修前要办理动火证,经分析合格方可动火。

同时,要有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如防爆灯、避雷针等,以及禁止猛烈敲击,防止产生火花。

d.厂房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6.防火措施工艺介质易爆,必然是易燃,防止着火更为必要。

往往爆炸和着火同时发生,不论是物理和化学爆炸,定然随之发生大火。

因此,防爆的大部分措施也适用于防火。

根据甲醇生产的特点,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①.油和甲醇贮槽区附近严禁火源,应有明显的禁火指示牌(BB机、大哥大不准带入),备有必要的防火用具。

②.厂房内应把容易燃烧的物料和液体放在专用的厨柜和容器内,工作现场禁放易燃物。

严禁随意取用生产中甲醇及易燃物,如发现漏泄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严禁排入下水道。

③.严格遵守动火制度。

④.电器设备都采用防爆型,防止产生电火花。

⑤. 厂房内通风良好,漏气时必须要迅速消除之。

⑥.备有必要的消防用品和用具,如各种灭火机,水龙头,黄沙等。

7.逸出物处理:逸出物料的处置,首先须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

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并排除蒸气。

8. 消防:可用喷水、干粉化学品、抗醇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用喷水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

并用水保护去堵漏的人员。

9.甲醇生产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生产中,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较多。

一氧化碳(CO):它经过肺渗入人的血液时,与红血球结合成一种不能吸收氧的化合物,人呈“缺氧”状态。

急性中毒时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失去知觉,痉挛;慢性中毒的症状是:极易疲乏,易激动和头痛,不及时抢救,时间一长使人致死。

空气中允许CO浓度30mg/m3。

甲醇(CH3OH):甲醇为神经毒物,具有显著的麻醉作用,尤以对视神经危害最为严重。

饮入5~10毫升可导致严重中毒,10毫升以上即有失明危险。

饮入30毫升以上可以致死。

它的蒸气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3。

甲醇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其蒸气而侵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及皮肤渗透侵入人体导致中毒。

甲醇的毒理作用是因为甲醇在水和血液中具有很高的溶解度,所以通过肺向外排除是缓慢的,甲醇在有机体中缓慢氧化、分解为甲醛及蚁酸,是有剧毒的物质。

甲醛可能是损害视网细胞中一些酶的主要原因,蚁酸则是引起酸中毒的原因之一。

甲醇侵入人体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慢的积累。

甲醇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可以使血管麻痹,特别是使神经和视网膜损害。

另外甲醇蒸气对呼吸道,眼粘膜及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油气:油气对人的神经具弱刺激作用,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5mg/m3。

其他毒物:粗甲醇中还有其他几十种少量杂质,如醇、醛、酮、醚、酸、烷烃等对人体均有毒害作用。

10.中毒和急救措施(1)甲醇急性中毒:常见于误服。

其中毒程度,一般随误服剂量和中毒者体质不同而各有所差异。

甲醇急性中毒症状如下:①轻度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瞳孔散大、手指轻度震动等等。

②中度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脉搏加快、躯体平衡障碍、腱反射亢进,数小时至两三天后可出现视力障碍,以后视力开始急剧减退,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③重度面色苍白、唇及四肢显著青紫、脉搏加快、呼吸深而困难、心音减弱、大量出汗或出现酸中毒现象。

视觉紊乱、意识模糊、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腱反射减弱、强直性惊厥、血压下降以致休克。

(2)慢性中毒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甲醇蒸气,会导致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恶心、耳鸣、伴随着有失眠、健忘、类神经衰弱症状发生。

特别以视神经损害最为明显,视力减退,眼球活动疼痛且有压痛,两眼模糊,看灯光有晃晕,视野缩小或视中心出现暗点,重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至完全失明。

对周围神经伤害则可出现有肢端麻木、震颤、感觉障碍。

有的行动异常,肌体无力,步行蹒跚并可出现神经炎。

较高浓度甲醇蒸气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发生湿疹,皮炎,上呼吸道炎,结膜炎等病症。

(3)急救措施①发现急性中毒情况,迅速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暖,并注射强心剂和及时给予吸入氧气。

②口服中毒者立即用3%碳酸氢钠(苏打)溶液洗胃。

同时静脉注射此液以及高渗葡萄糖并加入大量维生素C。

大量口服或肌肉注射大量维生素B属药物。

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有颅压增高表现者,需限制液体入量,可给以脱水疗法。

必要时可用腰椎穿刺减轻脑水肿。

④迅速转送职业病医院就诊。

11.预防和劳动保护措施:生产甲醇的设备应充分密闭,并辅助必要的抽气排风设备;注意个人防护,除防止吸入外,还应防止皮肤吸收,皮肤污染应及时用水冲净;从事甲醇生产的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并要进行视力及眼底检查;凡是有神经系统疾病、眼病、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作接触甲醇的工作。

要特别重视劳动保护工作。

①三防(防爆、防火、防毒)装置设施,如仪表、信号、防爆装置、消防设施、防毒装置及面具等,都是最重要的劳动保护。

②加强安全教育,发动群众,重视安全工作,定期(每周一次)安全活动,并定为安全活动日。

③才做工有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根据接触不同有毒介质的岗位,配备相应的专用防毒面具或二小时氧气呼吸器,接触甲醇液体时,备有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④甲醇生产属于有毒、有害作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文件,发给才做人员、检修工人保健食品。

12.防腐蚀措施:①甲醇生产的工艺介质中有CO2,粗甲醇中有有机酸,加上水的存在,对设备管道的腐蚀是严重的,由于工艺流程年尽相同,具体的防腐部位和材质也有所不同,一般采用以下针对性的防腐蚀措施:a.在温度较低有积液的部位,腐蚀十分严重,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如压缩机一段冷却器,合成塔出口管,合成的水冷器,精馏塔的冷凝器等。

b.碳钢高压管道的密封部位,采用堆焊不锈钢,防止腐蚀泄漏。

c.有些碳钢高压容器采用内衬不锈钢的方法。

②粗甲醇在进入精馏设备之前,要加NaOH中和有机酸,控制pH 8~9,保护设备不腐蚀。

③中压锅炉用水,应按锅炉操作规定,如在进入锅炉前,要经过除氧脱氧,以保护锅炉不遭腐蚀。

13.包装与贮运:甲醇是液体产品,其包装有两种方式,小批量用户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大宗用户可用槽罐,如汽车槽罐和火车槽罐。

甲醇容器必须合格,并有明显的标志,特别是危险货物标志。

甲醇容器在灌装时,必须重视计量,由于甲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所以在计量时必须进行温度校正,按照液体容器的灌装系数准确计量,以防过装造成的不安全事故发生。

甲醇的包装计量必须保持产品的高纯度,因此灌装时必须对容器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容器中的油污、杂质、水分等污染物料。

灌装完毕必须立即封口,防止影响产品质量,例如雨天、大雾时必须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不然不得装灌。

在甲醇运输中,不允许接近高温和火源,也禁止猛烈撞击;在运输中要检查是否持有合格证明以及车辆必须设有安全设施。

14.三废排放标准:①厂房空气中含甲醇<50mg/m3。

②甲醇残液耗氧量COD≤100 mg/L。

③甲醇残液pH 6~9。

醇含量:≤0.1%④甲醇残液NH3-N≤15 mg/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