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角色游戏1-4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1-4教案

小班角色游戏1-4教案【篇一:小班角色游戏:公共汽车】游戏主题:公共汽车游戏目的:1、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2、逐步懂得角色职责。

3、在老师的提醒下,4、初步能与同5、伴合作游戏,6、友好相处。

7、学习在游戏中进行初步的交往。

8、培养幼儿礼貌待人,9、爱护玩具等良好品德。

游戏准备:公共汽车:方向盘、投币箱、钱等。

游戏指导:第一次指导:1、导入:师问:“小朋友们,2、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3、引导幼儿说说公共汽车上的司机是怎样开车的?乘客是怎么上车和下车的?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5、提出公共汽车的游戏规则:(1)、乘客应买票后才能上车。

(2)、乘客应该把想去的地方告诉小司机。

(3)、乘客要等到到站后,车停下来才能下车等。

6、幼儿游戏,7、教师以乘客身份平行介入游戏,起示范作用,并重点观察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的情况,帮助幼儿解决角色纠纷。

8、评价:表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小朋友。

反思与推进:幼儿对公共汽车非常感兴趣,在玩游戏过程中,幼儿规则意识还不够强,出现抢的现象严重,幼儿都想当司机,不会正确的处理,而是通过你争我抢的现象,教师观察并及时进行引导。

教师通过顾客的身份介入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

第二次指导:3 对上次游戏中声音大的问题,要求幼儿在游戏中要小声地与同伴交往。

4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游戏,扮演什么角色。

5 教师提出本次游戏的规则(1)、在游戏中要使用礼貌用语。

(2)、游戏时玩具要轻拿轻放。

(3)、在游戏中要监守岗位。

10 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及时提醒幼儿小声交谈。

11 根据游戏情况,教师进行小结。

反思与推进:本次活动增添了新的材料,红绿灯,让警察来指挥交通,这一材料的添置,更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角色的扮演也跟丰富了,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动相对于上次活动而言在语言、礼貌用于方面都有进步。

第三次指导:1、引导幼儿讨论:乘车应注意哪些安全?(如:不能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手应扶住前排的椅背等)2、为售票员提供哨子和铃铛,到站后为乘客发出信号。

3、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和角色.4、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先扮演售票员,游戏一段后换班当乘客.了解售票员履行简单职责情况及乘客是否等到站后才下车5、根据游戏情况,教师进行小结。

反思与推进:幼儿对公共汽车非常感兴趣,仍出现抢玩具现象,本阶段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玩此游戏。

乘客应如何表现,不将手头伸出窗外,注意安全。

警察正确指挥路况。

幼儿都想玩此游戏时,可以轮流玩或者是锤子剪刀布来看谁先玩谁后玩。

第四次指导:1 教师以交通警察的身份表扬上次游戏能认真做好售票员和小乘客的小朋友并给他们佩带小奖牌。

2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和角色,教师适当调适。

3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4 重点指导公共汽车的游戏,引导幼儿丰富玩法。

5 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情感及与同伴间的交谈等,根据幼儿的需要以游戏的方式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引导胆小的幼儿大胆与人交往。

收拾玩具,要求幼儿分类收好。

讲评: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

观察与推进:大部分幼儿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但游戏情节还较简单,缺乏与同伴间的交往,在收拾玩具方面还较薄弱,还需增强。

在下阶段游戏中应注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及收拾玩具能力。

2008年(1月2—4日)第五次指导:1、教师提出司机碰撞的例子,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

如“司机看到红绿灯应该怎么办?看到乘客应该怎么办?2、引导幼儿要团结友爱提问幼儿:娃娃家中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大家应该怎么玩?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

引导幼儿在待人接物上要有礼貌。

继续引导幼儿分类收拾玩具。

4、讲评:重点讲评分类收拾玩具情况及司机工作情况。

阶段小结本月提供的娃娃家、公共汽车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内容。

小班幼儿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角色游戏,对游戏的玩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幼儿能够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大胆发挥想象,但有少部分幼儿比较被动的进行游戏,教师会在下一次游戏中特别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游戏。

【篇二: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活动名称:美工区《学习涂色》活动目标: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油画棒、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指导要点: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

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重点难点: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二、基本部分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整理材料。

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篇三:角色游戏《幼儿园》】角色游戏《幼儿园》游戏主题由来: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几个小朋友围坐在草地上,我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分配角色准备模仿我们,给几个小朋友上课呢。

伊诺说:“我模仿雷老师”,多多说:“我模仿郭老师”,见他们模仿的很精彩,借此机会,我开展了角色游戏《幼儿园》。

游戏总目标:1、进一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加强角色间的联系与交往,明确角色职责。

2、在教师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游戏后会归类整理玩具,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习惯。

4、培养组织游戏、交往、初步合作等能力,逐步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5、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

第5周:2015.4.9◎角色游戏:幼儿园第一次游戏:幼儿园(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学习扮演角色,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2、加强各游戏主题与角色间的联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游戏中能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的行为。

活动准备: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逼、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游戏的玩具材料。

活动过程: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老师,以后可以让能力中等或较差的幼儿轮当,不要让能力强的孩子独占“老师”的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1)通过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

(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好。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1)重点指导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上课的程序。

(2)帮助幼儿园的老师丰富游戏情节。

5、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反思:幼儿园是幼儿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我通过幼儿园这个角色游戏,创造性地表现幼儿的生活,游戏中幼儿们非常积极,但是在游戏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问题1: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原因:很多幼儿都想扮演老师。

对策:在游戏前指导幼儿自主协商分配角色。

问题2:幼儿只顾游戏,忘了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原因:幼儿的礼貌习惯还不能自如地运用到游戏中去。

对策:提醒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第6周:2015.4.16◎角色游戏:幼儿园第二次游戏:幼儿园(二)游戏目标:1、大胆尝试扮演幼儿园的各个角色,明确各角色的工作。

2、能根据上下班制度转换角色。

3、能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1、幼儿了解幼儿园其它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2、幼儿园师生及有关人员的常用物品3、小吃店、水果店、医院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增添的材料。

游戏过程:1、引导幼儿讨论: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谁来了。

原来是我们幼儿园的娃娃呀。

她说最喜欢我们班的角色城了,那我们上次游戏都有发现哪些问题呢,我们把它解决了让我们的娃娃玩的更开心吧。

(逐一分析)(1)娃娃幼儿园两个小朋友抢着当保育员。

(2)娃娃家的爷爷奶奶一直都呆在家里。

2、提出游戏要求:(1)通过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

(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好。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园组:以各角色身份参与到各游戏中,重点引导幼儿园的各个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引导幼儿园的老师组织好孩子。

(2)小吃店组:服务员要使用服务语,如:“欢迎观临”、“请问您要点什么?”“请您慢走!”、“欢迎下次再来!”等。

(3)医院组:加强医生、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如:医生会询问:“您哪儿不舒服啊?”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