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次同步考试物理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A .985tB .985kgC .985gD .985mg2.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 )A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3.在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管内的液体不发生改变的是A .密度B .质量C .体积D .温度4.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5.如图1(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l(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 .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6.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7.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 .用吸管吸饮料B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 .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 .墨水被吸进钢笔8. 把重为5N ,体积为600c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N /kg )( )A 物体漂浮F 浮=6NB 物体悬浮F 浮=5NC 物体漂浮F 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5N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F1F2F3F4甲乙1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C.物块会沉入盆底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11.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12.如图12-2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小球,体积之比为3:1,分别挂在轻质杠杆AB两端,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OB=1: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 )A.2:3 B.3:2 C.1:6 D.6:113、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吸管有孔 B.大气压偏小 C.吸管太细 D.吸管插得太深1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15、—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16.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反映出相同的物理规律.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在能量转化方面的共同点是A.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B.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C.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D.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请直接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7.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
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 (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18.小轩同学设计了城市未来磁悬浮轨道开车交通方案,图纸如图所示,请你分析该方案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有:(只要求写出两条):(1)(2)1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玻璃瓶的容积是 m3。
它最多能装 kg的酒精(酒精的密ρ=0.8 ×103kg/m3)。
20.人的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俗称“高压”和“低压”),某人在某一时刻的舒张压为80 mmHg.合Pa,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此人舒张压的倍.21、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 水温升高到7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2.重为10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是且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N,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g取kgN/10)23、用铝壶烧开水,壶中的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这是消耗水蒸气对外做功,将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壶盖的能。
同时水蒸气的降低,发生而产生白雾。
24.如图5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因是因为风吹过烟囱的顶端,使那里的空气流速,压强。
三、实验探究题(8+8+14=30)25.2008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1)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6为 N,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cm3,雪的样品密度是(2) 若屋顶面积为100m。
,雪的厚度为3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 N。
26. 张扬在某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图所示:(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N,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重=N.(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3)该石块的密度ρ石=kg/m327、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
记录的照射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温度/℃海水31.0 31.6 32.1 32.5 32.8 33.0 33.1 沙子31.0 32.5 33.8 34.8 35.8 36 36.3)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3)小明发现“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4)小明还回忆起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当时老师提供的加热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热器和酒精灯,你认为选择什么加热器更科学?。
怎样确定两种物质(如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比较不同物质(如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1.2.28.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斜面倾斜角θ小车重G/N斜面高h/m斜面长S/m拉力F/N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2° 5 0.2 1 2.1 2.1 48%30° 5 0.5 1 3.6 2.5 69%45° 5 0.7 1 4.3 3.5 4.3⑵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θ越,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⑶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
⑷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法。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9.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2cm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始终未溢出)。
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
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物块的密度是多少?(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 ,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30、为了给刚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同学们到市场上去购买水桶,结果他们发现了如图17中的A、B两种水桶,经查看与测量得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自身质量都是1kg,容积都是15L.(1)请问应购买哪种水桶比较好?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2)已知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3,提起一满桶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帕?(3)如图,若将这一满桶水匀速提离地面0.2m,人做了多少功?(g取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