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学习传达提纲

2015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学习传达提纲


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 会议的基本概况 会议的主要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关键数据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二 三

一、会议基本情况
一、会议的基本概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别 于2015年3月5—15日和3—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 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 告;审查国务院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 审议通过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修改立法法的觉得草案表决稿 等。3月15日,会议审议通过了各项报告及立法修正案草案, 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四、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二
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推 动改革
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竖起新的里程碑后,如 何贯彻落实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备受关注。过去一 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改革试点工 作不断推进,法治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今年,人代会上将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扩大地方 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 范围等方面都将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研究室主任梁鹰说:“立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共识、推进 改革。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10、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数据十
去年胜利完成了县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惠及5亿农村人 口,成绩巨大。今年政府乘胜追击,推出了医疗改革升级 版,不但要减轻农村人口医疗负担,还要减轻城市人口医 疗负担,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
四、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一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2、14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数据二
这样的比重不但在中国以前从未出现,就是在全世界 也是非常罕见的。这充分说明本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3、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数据三
2015年政府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我国今年高校 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人,还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再加上城镇原有的就业压力,困难可想而知。这一不低于去年的 新增就业目标数字凸显了政府的促进就业的坚定信心。着力促进 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经济新常态下经 济社会平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7、 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
数据七
中央政府将增加投资,防止经济“硬着陆”。报告 还指出“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 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优势,激活民间投资,打一场经济“人民战争”。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数据一
这一预期目标较之于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政 府并没有因经济减速而动摇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2015年的7%增 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2014年7.4%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 相当。2015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相当于1997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 量。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这一目标旨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相衔接,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
一、会议基本情况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 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反腐倡廉的新期待,忠 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投入平安中国建设,维护 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强化对诉讼活 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四是立足检察职能,促进发展、保障民生。五是加强自身监督 ,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六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2015年,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建设过硬队伍,强 化法律监督能力,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水平,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利益,维 护宪法法律权威,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 职责使命。一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 大局稳定。三是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水平。四是强化法律监督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五是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六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
一、会议基本情况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三)《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人 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党和国家 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 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成效,服务改革发展取 得新成绩,推进协商民主取得新进展,改进工作作风取得新突破,实现了本届政 协工作的良好开局。 报告从六个方面对2015年工作作出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学习。二是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三是努 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 重要渠道作用。五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六是不断深化人 民政协对外友好交往。
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政府简 政放权攻坚突破
简政放权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
基本完成。2015年,深改步入“关键之年”。随着改革进一步进入 “深水区”,各方利益博弈更加激烈。
各界人士关心,政府如何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
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啃下“硬骨头”,在 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涉足“险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 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2015年既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础上继 续寻求突破,又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攻坚、落实、 监督是关键词。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4、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数据四
2015年政府预期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与去年 预期目标4.6%相比目标更高。我国经济处在“三期叠加 ”的大环境中,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必然带来失业率控制 的压力。因此,这一不低于去年的失业率目标充分体现了 政府的自信与决心,对增强人民福祉有着重大意义。
8、 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数据八
这是一个全新的举措,充分说明了政府争夺新兴产 业和新兴业态高地的决心,真金白银来支持把一批新兴产 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引导产业升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打下基础。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9、进出口增长6%左右
数据九
2014年我国进出口增长3.4%,远低于7.5%预期。但 由于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政府推动出口还 是充满底气。出口增长6%左右有助于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打造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
2015年3月6日: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会议基本情况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深刻分析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 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提出本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在立 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各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本届常委会工作的良好开局。 报告提出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积极推进科学 立法、民主立法。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结合起来,重点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环境 保护法等法律,从法律制度上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充分发挥立法在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 作用。二是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按照坚持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围绕党和国 家工作大局开展监督、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监督工作原则和思路,重点检查旅游法、大气污染防治 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 风险、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等报告,开展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情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专题调研 。三是继续加强和改进代表服务、对外交往、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要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 会联系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机制,特别要加强同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完善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 委员会工作的机制。
2015全国“两会”精神
2015年全国“两会”,是指于3月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3月5日 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其中, 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3月13日 下午3时闭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
3月1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一、会议基本情况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 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依法惩治犯罪、保障 人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依法审理经济领域各类案件,促进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坚持司法为民,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深化司 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五是推进司法改革,强化监督指导,提升司法水平。六 是坚持从严管理,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七是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 2015年,人民法院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切实做好执法办案等各项工 作。一是积极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二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 保障。三是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五是 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六是切实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