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1.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_左传__》、《山海经_ 》、《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

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3.《诗经·大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氏族成长壮大的著名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5.《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6.《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8.“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老子·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4.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15.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6.《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9.《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卮言、重言、寓言。

21.《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22.《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3.《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4.“运斤如风”的成语出自《庄子》,“自相矛盾”的成语出自《韩非子》。

25.“齐人之有一妻一妾者”的故事出自《孟子》,“刻舟求剑”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

26.“井底之蛙”的成语出自《庄子》,“鹬蚌相争”的成语出自《战国策》。

27.“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出自《左传》,“守株待兔”的成语出自《韩非子》。

28.《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和美人。

这种典型的象征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

30.《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1.《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2.《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3.屈原《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4.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5.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6.屈原《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37.至汉成帝时,是西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从此以后,它就成为《诗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的名称。

现今留存下来的最早的集本是东汉王逸编著的《楚辞章句》。

38.《楚辞》中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11首诗歌。

39.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悲秋”的主题。

40.《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41.贾谊《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42.“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3.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4.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5.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6.《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世家___和列传中。

47.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汉书》。

48.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司马相如,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49.东汉的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赋家,他的名作《归田赋》,对东汉后期小赋的不断出现具有开创意义。

50.汉赋四大家是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杨雄。

51.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52.大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能代表其成就的主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后两者是京都赋的典范之作。

53.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评《史记》云:“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54.《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55.《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敘事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56.《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57.《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 题为《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名称,出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

58.《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5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0.《古诗十九首》: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61.《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62.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63.《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建安七子”的提法是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首先提出来的,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

65.曹植,字孟德,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譬人伦之有周孔。

”66.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67.《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8.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69.“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_。

70.《咏怀》其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71.《悼亡诗》:帷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72.左思,字太冲,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73.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74.左思《咏史》:“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75.张华《情诗》其一: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76.陶渊明《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_。

”77.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78.《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9.《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80.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81.《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82.鲍照《拟行路难》:“丈夫生世会几时,安得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83.《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隔路难。

84.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承周民歌和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创作,其中,以北方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南方的抒情长诗《木兰诗》为代表。

85.宫体诗的创作者主要是以梁简文帝萧纲为中心的宫廷诗人群。

86.《乐府诗集》的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8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庾信的文集叫《庾子山集》,88.杜甫《解闷》“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中,“二谢”指“阴何”指阴铿、何逊_。

89.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的“庾开府”是庾信,“鲍参军”是鲍照。

90.庾信《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1.文学史上的“北朝三书”是指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92.《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可以视作本书在艺术上的总特色。

二、名词解释1.风雅颂:《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三类。

“风”,国风,指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朝京都的音乐。

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小部分“大雅”和大部分“小雅”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宗教音乐,也是荀子最早分类明确的,内容有赞美神灵以及祖先的功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