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2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了征夫戍卒思念家乡,但又不想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是:,。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李清照《武陵春》)(4),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补充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

可怜白发生!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gù( )。

(2) 读书足以yíqíng( ),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除了kuáng wàng zìdà( )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4)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wèi mín qǐng mìng ( )的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十年的教学生涯使她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

B.对于高考生落榜问题,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

C.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D.自从妈妈给他买了游戏机,明明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4、用下列词语描写一个人的动作或神态,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4分)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相得益彰张皇失措低眉顺眼5、阅读下面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

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

”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

”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

(一)(12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虽.千里不敢易也/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8、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展开反击的?(3分)9、下列各句是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B.本文通过生动的对话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C.为了突显人物形象,作品有意以互为反衬的方法刻画秦王和唐雎,秦王狡诈、狂妄、凶残,但又贪生怕死,而唐雎则相反。

D.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包藏祸心的,“易地”实际上是骗局,吞并才是目的。

(二)(14分)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选文中的“他信力”指的是什么?“自欺力”又是指什么?(4分)11、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2、第⑧段中的“这一类人们”指的是哪些人?(4分)13、第⑨段中,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分)(三)(11分)①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说。

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价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价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②多数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许还是资质平平、容貌一般,犹如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

然而,那些饱受了一次又一次残酷打磨、敲击,成为手表指针的“钢板”,可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千百倍,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倍增值,从而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人。

③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在公正的时间面前有了这么大地差距,有了无法跨越的鸿沟?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自己。

是做钢板马蹄掌、钢针,还是手表的指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④价值越高,所经受的磨难和所需要的付出就越多。

很多人都很羡慕那些明星和偶像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红,但又有几个人想过他们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明星和偶像们也不能例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辛苦换来的。

也有人说他们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众力合使,是外部条件早就了他们的成功。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常识——外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

⑤成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努力。

别人只能扶你一程,扶不了你一生。

过了这一程,后面的路还得你自己走。

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有句名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好汉。

”⑥生长于参天大树下的树苗,因依赖大树德庇荫而最终只能成为灌木,甚至死去。

人亦如此。

有些人思想上不能自立,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不愿自强,皆因过分依赖他人。

须知,依赖只能滋长惰性、束缚手脚,最终泯灭自立自强的勇气和毅力。

⑦尽管这是一个合谋的时代,但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

所以,不要八前程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让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该。

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之巅。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15、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5分)16、根据第⑦段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更合适()(3分)A.为你的成功付出艰辛和努力观B.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C.自立、自理、自强D.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四)(8分)【甲】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

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後发狂,哥哥宽恕。

”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

”众人皆喜。

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

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说了,便随著小校去监房里睡。

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

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卤的人一时醉後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

”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

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潜然泪下。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众皆称谢不已。

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乙】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的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

此时宋江,卢俊义皆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

恰才解拆得开……李逵道:“……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人都来劝解,把黑旋风推下堂去……鲁智提著铁禅杖,高声叫骂……“赤发鬼”刘唐也挺著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

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

宋江见不是话,横身在里面拦挡,急传将令,叫轿马护送太尉下山,休教伤犯。

此时四下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将起来,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将太尉并开诏一干人数护送下三关,再拜伏罪……17、选段反映了梁山好汉对于前途命运有着怎样的巨大分歧?各有什么理由?(4分)18、同样是反对招安,武松、李逵和鲁智深三人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三、作文(50分)请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