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61433.8
(22)申请日 2019.03.21
(73)专利权人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
公司
地址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凌港路29号
(72)发明人 李象烈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代理人 杨林洁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模具系统和注塑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模具系统和注塑系
统,所述模具系统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
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第一分
流板相对靠近所述动模,所述定模还包括最靠近
所述动模的第一部件,所述动模沿开模方向远离
定模、沿合模方向靠近定模,所述定模自所述第
一部件至第二分流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
螺纹紧固件的拧紧方向与合模方向相同、松开方
向与开模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系统和注
塑系统在清胶维护时,模具无需上下机台,方便
省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CN 209775416 U 2019.12.13
C N 209775416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75416 U
1.一种模具系统,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第一分流板相对靠近所述动模,所述定模还包括最靠近所述动模的第一部件,所述动模沿开模方向远离定模、沿合模方向靠近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自所述第一部件至第二分流板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螺纹紧固件的拧紧方向与合模方向相同、松开方向与开模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定模型腔固定板,所述定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设有热流道承板,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第一螺纹紧固件,所述定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热流道承板之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还包括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热流道承板与所述第一分流板、第二分流板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分流板的定模盖板,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热流道承板、第一分流板、第二分流板与所述定模盖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第一螺纹紧固件和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部件至所述第二分流板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和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坚固的部件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系统还包括锁模块,所述锁模块与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通过螺纹锁固件连接,所述螺纹锁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锁模块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锁模块和第二锁模块,所述第一锁模块和所述第二锁模块均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8.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系统包括注塑机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模具系统,所述注塑机还包括与所述定模连接的定模固定板,所述定模固定板位于所述定模远离所述动模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平面上,所述定模的投影位于所述定模固定板的投影范围内;所述注塑机还包括与所述动模连接的动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位于所述动模远离所述定模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平面上,所述动模的投影位于所述动模固定板的投影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固定板与所述定模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所述动模固定板与所述动模通过螺纹固定件连接,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拧紧方向和所述螺纹固定件的拧紧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拧紧方向与所述合模方向相同,所述螺纹固定件的拧紧方向与所述开模方向相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