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新进人员入科宣教
一、收治范围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基础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坏死胰腺炎、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
病情好转后,转回普通病房。
二、人力资源
科主任1名,副主任2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7名,护士长2名,护理组65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1名),技师1名,文员3名。
三、科室环境
ICU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化验室和血库等。
ICU为万级层流净化病房,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温度(23~24℃)和湿度(50%)。
分污染区(病房、两边的探视走廊及污物处理间),半污染区(中央护理站两个缓冲间)和清洁区(治疗室、纤支镜室、办公区域、工作人员休息室等)。
目前开展病位23张,包括监护病房和过渡病房,床号从1到26,中间没有4,14及24号。
监护病房:1到19床,1床为负压隔离病房(主要收治呼吸道传播疾病),另有2间单间(9床、16床),一个3人间(17到19床),其余为2人间;过渡病房:20到26床,为6人间。
四、科室布局
整体布局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上述各区域相对独立,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实现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
以护理站为中心的,周围一圈均为监护病房,为医护人员提供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ICU有5道门,分为3个通道,病人和家属通道(正大门及通侨楼大门),医护人员通道(医护人员楼梯及电梯通道),污物处理通道(22号门)。
每个病房均有一个污物传递窗,所有使用后的物品,病人引流液和排泄物、医疗和生活垃圾,均由传递窗传递出去,至污物间进行处理。
五、医疗区域配置
ICU设有中心监护台,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
每床配有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感应式洗手设施及手部消毒装置。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吊塔),可供电(电源插座12个)、氧气(接口2个)、压缩空气(接口2 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 个)等功能支持。
每病床均配有多功能床,床头、床脚可以摇高摇低,可以调节床的高度及倾斜度,配有脚轮及制动装置,病床两边配有可装卸的护栏,防止病人跌落。
每床配备充气式防褥疮气垫,防止病人长时间卧床而发生褥疮。
绿色通道:床头与墙壁保证不小于60cm间隙,床头不可堆满仪器,要腾出空间,便于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从各个方向操作。
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与床之间用布帘相隔。
六、科室设备、仪器
我科现配备有以下设备:呼吸机14台(E360、PB840、Drag)、持续性血液净化机6台、电子升温/降温毯2台、心电图机1台、除颤仪1台、电子胃镜1套、电子支气管镜1套、纤维支气管镜2套、内镜自动清洗机1台、连续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PICCO)3台(单机2台、模块1个)、漂浮导管模块1个、抗血栓治疗泵2台、振动排痰机2台、环甲膜穿刺套装1套,移动指脉氧监测仪2台、血糖仪19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肠内营养输注泵、微型电子计算机、氧气/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检测。
另外于中心护理站两端备有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2台(车上有喉镜、困难喉镜、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各种导管接头、急救药品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
床边检验中心(POCT):现拥有血气分析仪1台(动脉血乳酸、电解质、血气)、电子显微镜1台(痰液/体液细菌涂片镜检)、血常规、血沉、尿检、凝血五项、降钙素原(PCT)等分析仪各1台。
急危重症转运中心: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配有完整的转运设备3套,包括便携式心电监测/除颤仪3台,便携式转运呼吸机3台,移动型氧气瓶7个,电动吸痰器3个,以及急救所需药品/材料箱3个,转运急救药品箱2个。
转运中心由我科承运,每日外派车辆原则:信息登记(确认出车科室、地点及时间)、派车(按排班表安排)、电话回复确认。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ICU床位的电源是由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
ICU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断路器。
每床均配有台式电脑、床边监护仪、简易呼吸球囊、听诊器、手电筒、手套、吸痰管、剪刀、治疗车、防褥疮气床垫。
七、物品放置
病房的物品均为定点放置,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除每床的监护仪外,其他未使用的器材,均统一放置。
1) 2床门前立式木质柜: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肠内营养泵、氧气袋、PICCO机;
2)耗材仓库门旁:呼吸机,电动排痰机,CRRT机,正压血栓治疗泵、降温毯、院内外转运设备(转运呼吸机、监护仪、电动吸痰装置、药品箱、器材箱、10L及4L氧气瓶)。
3) 10床旁缓冲间门:心电图机、除颤仪;
4)耗材仓库:各种管路(深静脉、血透管、猪尾巴、CRRT配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装、人工鼻、模拟肺、刀片、备皮刀、辅料、引流袋。
八、药品存放
科室所有药品按液体、针剂、是否需要低温保存,分类存于冰箱及药柜内,冰箱及药柜内外有明显的标签,整洁清洁,一目了然。
九、ICU医疗人员排班
实施计划排班,由住院总医师提前一周安排并录入工作站。
每位医生(一线、二线、车班、备车班、跟值)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申请出差、休假时间,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前提下,住院总医师根据总体情况进行调整。
当调整排班后出现矛盾时,应发扬协作精神,主动给与支持,以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日常工作要求
各实习、轮转、进修医师入科时统一由教学秘书安排带教老师,在我科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严禁在医疗区域内大声喧哗嬉闹。
日常全部临床工作应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如病历书写/整理、有创操作(动静脉采血、动静脉置管、四大穿刺、气管插管、纤支镜治疗等)、内镜清洗、外出送检查等。
临床各种操作所需物品均应于操作结束后进行整理,送消物品(清洗后)、无菌衣、洞巾等放置于床位单元后污物传递仓内,治疗车及剩余物品推送回原处,所产生的医疗垃圾集中扔至黄色垃圾桶内。
值班计划由住院总医师提前一周安排,值班当天必须在岗在位,并及时完成当天新入病人病历、交班本的书写工作,再由当天一线值班医师确认审签。
出科考试由教学秘书安排时间、地点、内容,出科鉴定必须在出科前由各带教老师亲自填写并交由科室主任审签。
十一、院内感染防控原则
鉴于学科及病人特殊性,接触病人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可使用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擦洗双手,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带帽子、口罩。
若为隔离病人,严格遵守隔离措施要求。
女医生在病区上班期间头发必须盘于脑后或戴帽子,自己上衣帽子不可露于工作服外,不着硬底高跟鞋。
污染物品严禁乱扔乱放,必须放置在指定区域。
接触患者时必须穿戴好隔离衣、口罩、帽子,接触后应立即于床边清洗双手并涂抹消毒液。
所有使用过的检查检验设备、仪器(如指脉氧、呼吸机、氧气瓶、氧气袋、喉镜、心电图机等)放置回物品存放处前,必须用酒精纱布或消毒擦拭纸进行擦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