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附答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积累(30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

(3分)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uì()的邓稼先,目光深邃.()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亢.()奋的安塞腰鼓,变huàn()多姿的印度舞蹈,感受了冒着biān ()骨的风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的伟大精神,领略了有着豪迈而剽.()悍气质的动物——马的风采......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B.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C.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

D.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4.下列句子没有并举的一项是()(3分)A..“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B.经过这次野餐活动之后,使我和李远之间的友谊加深了。

C.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D.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5.诗文默写。

(5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仿照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

(3分)一缕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可以融化沉重的脸;一次分享就像一次加油,可以激励奋发向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4分)《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鲁迅把它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楷模。

在法布尔笔下,_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8.综合性学习。

(6分)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黄先生对一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

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

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如果你是“光盘行动”的发起者,请你写几句话劝诫黄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材料一】的前两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字数在50字左右,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3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余闻之也久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未尝.识书具()(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泯然.众人矣( )(4)受.之天也(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为众人而已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借事说理。

叙事部分按照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____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3分)13.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2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

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