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对于易燃、易爆、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答案:B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A.乙醇和水B.香油和食盐水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D.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答案:B3.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NaCl和NaNO3B.CaCO3和MnO2C.CaCO3和Na2CO3D.NaOH和NaNO3答案:C4.下列关于CCl4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CCl4比水密度大B.CCl4与水和I2均不反应C.CCl4与原溶剂水互不相溶D.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答案:A5.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萃取C.蒸发D.蒸馏答案:C6.如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溜、蒸发、过滤答案:A7.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答案:A8.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答案:B9.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试剂瓶上分别标有“白砂糖”“小麦面粉”“加碘食盐”和“食用味精”的字样。
为了进一步确认实物与名称是否相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外观和状态B.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手中区别C.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嘴里品尝其味道D.各取少量,加水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答案:A1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11.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量筒答案:D12.分液漏斗能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态物质的分离。
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硝酸和水B.乙醇和水C.乙酸乙酯和水D.乙酸和水答案:C13.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B.烧瓶C.漏斗D.分液漏斗答案:D14.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A.结晶B.萃取C.蒸馏D.过滤答案:C15.某兴趣小组为检验某盐中是否含有SO2-4,选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进行探究,其中稀盐酸的作用是排除某杂质离子的干扰,该杂质离子是()A.Mg2+B.Ca2+C.CO2-3D.NO-3答案:C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6.实验室蒸发NaCl溶液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位置②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③放置酒精灯④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⑤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④②⑤解析:安装装置一般按从下到上的顺序。
答案:C17.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根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蒸发一般是指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蒸发可用于浓缩溶液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A项,液体浑浊说明没有过滤完全,应重新过滤;B项,加热过程中,为了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B项不对;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否则晶体易和蒸发皿烧结在一起或者引起固体的迸溅。
答案:D18.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33误;C项中只能证明一定有Na+,可能有K+,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判断,错误;D项需要用浓NaOH或加热,使NH3逸出,错误。
答案:B19.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稀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解析:除去稀H2SO4中的HCl用AgNO3溶液,会使SO2-4和Cl -同时沉淀,同时还引入了NO-新杂质;单纯用Ba(NO3)2溶液除去3KNO3中的K2SO4时,其量不易控制;CaO与水反应生成微溶的Ca(OH)2不易与CaCO3分离;CuO能够溶解于盐酸中而铜不能。
答案:C20.在碘水里加适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无明显现象B.分层,上层液体呈紫色C.分层,下层液体呈紫色D.分层,上下层都为无色解析:因碘易溶于CCl4,而CCl4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在碘水中加入CCl4后,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
答案:C2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汽油与氯化钠溶液为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选用分液进行分离;39%的乙醇溶液可选用蒸馏的方法,将互相溶解的乙醇和水进行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可选用萃取的方法将溴分离出来。
答案:C22.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A BC D解析: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需要用蒸馏方法。
答案:C23.下列可用于检验实验室久置的FeSO4溶液是否含有Fe3+的试剂是()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新制氯水D.KSCN溶液解析:SCN-可以和Fe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Fe3+也可用苯酚检验。
答案:D24.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 BC D解析:A.为蒸发装置,可用来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错误;B.为蒸馏操作,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错误;C.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物质,正确;D.为洗气装置,可用来除去气体杂质,错误。
答案:C25.对下列物质进行提纯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剂与杂质作用的产物应易于分离而除去,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所加试剂不能跟非杂质反应。
选项A、B、D均正确,选项C错误,CH3CH2OH 的沸点比CH3COOH低,且均是挥发性物质,只能用蒸馏方法提纯CH3CH2OH。
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2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溶液,若有剩余通常不能放回原瓶B.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盖灭,切忌用嘴吹灭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液体时,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D.如果没有试管夹,则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解析: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液体时,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中,应在试管上部悬滴,给试管中固体或液体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持。
答案:AB27.要从BaCl2、NaCl的混合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BaCl2和NaCl 晶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应选用的试剂是()A.硫酸B.盐酸C.碳酸钠D.氢氧化钠解析:在BaCl2、NaCl的混合液中首先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可得NaCl溶液和碳酸钡沉淀,然后再向沉淀和滤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再蒸发滤液和溶液可得到纯净的BaCl2和NaCl晶体。
答案:BC28.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溶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氢氧化钠(酚酞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解析:A选项无法区分CO2和CO;C选项中只有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AC29.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在坩埚中加热胆矾让其失去结晶水B.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盐酸C.使用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等进行过滤实验D.配制100 mL浓度为0.10 mol·L-1NaCl溶液时,在容量瓶中溶解、定容解析:配制100 mL 0.10 mol·L-1NaCl溶液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定容。
答案:ABC30.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C.焰色反应发出黄光,则一定有钠元素D.加入KSCN溶液变红,一定有Fe3+解析: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是CO2-3、HCO-3、SO2-3、HSO-3,A错误;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是SO2-4、Ag+,B错误;C、D明显正确。
答案:CD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C.H2O D.CaCl2答案:A2.Li和Na都是第Ⅰ A族元素,关于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Li>Na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相同D.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B3.下列元素均位于第ⅡA族,其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A.Be B.Mg C.Ca D.Sr答案:D4.(2015·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检测)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5.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A.Li、Na、K B.Cl、Br、FC.Na、Mg、Al D.N、P、S答案:A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C.KOH D.CH3Cl答案:C7.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分解氯化铵B.干冰汽化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答案:B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高C.N、O、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Li、Na、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答案:C9.下列物质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 B.H2C.H2S D.NaCl答案:B10.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答案:A11.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A.主要化合价B.原子半径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D12.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答案:B1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HCl、H2O、NaOHB.Cl2、Na2S、HCl、SO2C.HBr、CO2、H2O、CS2D.Na2O2、H2O2、H2O、O3答案:C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错误的是()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C1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破坏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过程的是()A.冰→水→水蒸气→H2和O2B .2Na +Cl 2===2NaClC .2H 2+O 2=====点燃2H 2OD .2H 2O 2=====MnO 22H 2O +O 2↑答案:D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