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一、填空题1.纯金属的结晶包含()和()两个过程。
2.根据相图可以了解合金的()进而了解其()及该合金可否进行()。
3.金相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中有两个光栅,即()和()。
4.金相试样的镶嵌方法有()和()。
5.钢的晶粒度可分()和()。
6.碳以团絮状石墨形态分布在基体上的铸铁成为()。
7.力学性能试验分为()和()两大类。
8.材料的塑性判据通常用()和()两大类。
9.晶粒度比较法是在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并和标准图片比较,()级为粗晶粒度,()级为细晶粒度。
10.板条马氏体属于()碳马氏体,它具有较高的()具有良好的()。
11.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和()。
13.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浓度逐渐()。
14.盐浴炉的加热方式分为()和()两种。
15.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越大,过冷度也越大。
16.渗碳体、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他们都属于()化物,他们的特点是()。
17.结构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和()两大类。
18.碳素工具钢脱碳层的总厚度,等于()和()之和。
19.高速钢回火状态金相检查项目有()、()和()。
20.可锻铸铁的石墨形状有()、()、()、()和()五种。
21.晶界上的原子处于()位置,相邻晶粒的位相差越(),则晶界越()。
22.目镜的种类有()和()。
23.01号金相砂纸的磨料、微粉粒度为(),尺寸范围是()。
24.共析钢的C-曲线大约在()℃时孕育期最短。
25.奥氏体的冷却方式,第一类是(),另一类是()。
26.淬火应力分为()和()另种。
27.在磨制试样时,对较软材料的试样可用()修平,较硬材料的可用()来整平。
28.针状马氏体属于()碳马氏体,它的()、()高,()、()差。
29.铸铁中的()可以固溶、化合和游离三种形态。
30.物镜的主要性能是指()、()、()、()等。
31.光学金相显微镜种类:(1)按光路形式分为()和()两种;按其结构特点分为()、()和()三大类型。
32.抛光的种类有()、()和()。
33.结构钢的基本显微组织有()、()、()、()、()、()等。
34.灰铸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石墨的()、()()和()其次是()。
二、选择题1.金属晶粒大小取决于()。
A.结晶温度的高低B.化学成分C.结晶时的形核率2.在合金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与其它部分以晶界面分开的一种物质为()。
A.组元B.相C.组织3.含碳量0.9%的钢,加热后碳全部溶于奥氏体中,则淬火后应得到()。
A.板条马氏体B.板条马氏体体和针状马氏体的混合物C.全部为针状马氏体4.磨料、粉粒度号为500(M20或W20),尺寸范围为20~14μm的金相砂纸的代号为()。
A.1号B.0号C.01号D.02号5.用来检验硫,并间接地检验其它元素在钢中分布情况的主要方法()。
A.金相显微镜法B.化学分析法C.硫印试验法6.下列哪些石墨为过冷石墨()。
A.A型B.B型C. C型D.D型7.在金相检验中显示各向异性组织和各向异性金属显微组织时可应用()。
A.偏振光B.相图C.暗场8.合金钢在回火时由于合金碳化物直接由马氏体中析出,但是高度弥散状态,故钢的强度提高,这种现象称为()。
A.固溶强化B.加硬化C.二次硬化9.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和带状组织用()。
A.横截面B.斜截面C.纵向截面10.45#钢是常用的()。
A.渗碳钢B.氮化钢C.感应加热淬火用钢11.碳素工具钢淬火状态金相检查内容为()。
A.珠光体级别B.网状碳化物级别C.马氏体针状长度12工具淬火后组织中出现了部分沿晶界呈网状或条块状的铁素体和屈氏体,原因是淬火时()。
A.加热温度低B.加热温度高C.冷却速度不够13.低碳合金钢渗碳体采用()淬火法较为广泛。
A.直接B.一次C.二次14.2Cr13钢按显微组织分,属于()不锈钢。
A.奥氏体B.马氏体C.铁素体15.井式电阻炉的电热体是()。
A.电阻丝B.碳硅棒C.盐浴16.共析钢奥氏体过冷到350℃等温将得到()。
A.马氏体B.珠光体C.屈氏体D.贝氏体17.马氏体是()。
A.碳在γ-Fe中过饱和的固溶体B.碳在α-Fe未饱和固溶体C.碳在α-Fe过饱和固溶体18.由物镜支撑面到目镜筒上端口的距离叫机械镜筒长度()。
A.140mmB.160mmC.180mm19.脱碳层是指钢材表面碳含量()内层碳含量。
A.低于B.高于C.等于20. 可锻铸铁的团絮状石墨是()生成的。
A.灰铸铁经长时间高温退火B. 白口铸铁经长时间高温退火C.球墨铸铁经长时间高温退火21.钢材中的硫化物经压力加工后呈()形态分布。
A.不规则的点状或细小块聚集成带状B.规则的几何形状C.长条形22.碳素钢回火时其残余奥氏体在200~300℃时转变为()。
A.回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B.索氏体或屈氏体C.碳化物23.为了比较钢的实际晶粒大小,一般细晶粒钢是指晶粒度()的钢。
A.≥5级B.≤4级C. ≥8级24.铸铁中的碳,除了少量融入铁素体外,其余大部分或全部以片状石墨的形式存在,断口呈暗灰色,故称()。
A.可锻铸铁B.灰铸铁C.球墨铸铁25.钢中白点、制品中的裂纹,过滤等缺陷属于()。
A.不允许出现的缺陷B.允许存在的缺陷C.影响不大的缺陷26.软点、石墨化缺陷属于()。
A.铸造缺陷B.锻造缺陷C.热处理缺陷27.影响钢的力学性能的是()。
A.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28.碳全部以碳化物存在,断口呈银白色的铸铁称为()铸铁。
A.白口B.灰C.可煅D.球磨29.钢材作断口检验时,以显示钢中白点、夹杂、气孔、层状等缺陷,一般采用()。
A.退火断口B.淬火断口C.调质断口30.高速工具钢退火状态的显微组织为()。
A.马氏体和托氏体B.莱氏体C.索氏体和碳化物31.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检验取样部位是圆棒料直径成方斜对角线的()。
A.1/2B.1/4C.1/332.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A.体心立方晶格B.复杂的斜方晶格C.体心正方晶格33.弹簧钢经盐浴冷拔处理后得到的组织是()。
A.索氏体B.回火索氏体C.纤维状形变索氏体D.回火托氏体34.江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JL-02型金相显微镜属于()。
A.台式B.立式C.卧式35.用于组织定向和长度测量的,晶粒度级别评定等所用的目镜是()。
A.补偿目镜B.摄影目镜C.测微目镜36.SiO2是()夹杂。
A.硫化物B.氮化物C.氧化物37.渗碳后零件表面产生针状二次渗碳体的主要原因()。
A.渗碳温度过高B.渗碳后冷却速度过快C.渗碳浓度过高38.高速工具钢的铸态组织()。
A.托氏体B.马氏体C.珠光体D.莱氏体39.弹簧钢经铅淬冷拔处理获得的组织为()。
A.索氏体B.回火索氏体C.纤维状回火索氏体D.回火托氏体40.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时,随着过冷度增加,得到的组织越来越细,因而其强度越()。
A.高B.低C.不变41.碳素工具钢中()石墨碳存在。
A,允许 B.不允许 C.无所谓三、判断题1.浇注温度过高将会导致铸锭的等轴晶区增厚。
()2.奥氏体向向珠光体转变时,随着过冷度增加,得到的组织越来越细,因而其强度越高()。
3.金相显微镜的照明方式为明场照明和暗场照明。
()4.金相试样要求:(1)平整度(2)无变形层(3)金相面光洁无暇。
()5.结构钢中的带状组织是指热轧后钢中铁素体与珠光体呈带状分布。
()6.抛制铜合金试样可以重抛,抛盘速度益快。
()7.形核率越小,晶粒长大速度的越快,则形成的晶粒越细。
()8.上贝氏体是羽毛状,下贝氏体是针状的组织。
()9.亚共析钢正火后得到的组织是铁素体。
()10.铸铁中的五种常见元素C、S、P、Si、Mn均能促进石墨化。
()11.铬轴承钢淬火回火态试样主要用于检验原材料的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网状、带状、液析和轴承淬火回火组织。
()12.对于细小、形状特殊、较软、易碎、多孔材料或边缘需要保护的金相试样,常将其装在夹持器钳后磨制。
()13.0号金相砂纸的磨料、微粉粒度号为600(M14或W14),尺寸范围为14~10μm。
()14.晶界上的腐蚀速度往往比晶粒内部要慢。
()15.珠光体转变属于扩散性转变,马氏体转变属于非扩散性转变。
()16.钢的本质晶粒度是指当钢加热到超过临界点以上某一规定温度(930℃)时所具有的奥氏体晶粒度,表示钢的奥氏体晶粒在规定温度下的长达倾向。
()17.渗碳淬火的零件中心部出现过多的游离铁素体是由于淬火加热温度过低造成的。
()18.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过冷是结晶的动力。
()19.提高加热速度、提高加热温度和提高渗碳体在钢中的分散程度均可以使奥氏体化的过程加快。
20.等温转变可以获得马氏体,连续冷却可以获得贝氏体。
()21.硫化物在钢中主要以硫化锰、硫化铁或硫化铁锰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
()22.常用的抛光粉有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铬和氧化镁。
()23.感应加热淬火使用钢是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
()24.浇注温度过高将会造成铸锭的等轴晶区增厚。
()25.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时,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得到的组织越细,因而其强度越高。
()26.粒状珠光体和片状珠光体一样,都只能由过冷奥氏体经共析转变获得。
()27.不稳定的碳化物转变为稳定的渗碳体是在400℃以上完成的。
()28.铸铁是Fe-C两元素中含碳量为2.11~6.69%的铁碳合金。
()29.平衡状态下测量碳氮共渗层深度应测至共析层。
()四、简答或计算题1.物镜有哪些类型?2.显微组织的显示方法有哪些?3.球墨铸铁按其基体组织可分为几种?4.金相试样选取部位的一般原则?5.调质钢的金相检验主要有哪些内容?6.如何区别铁素体和网状渗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