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课迟到检讨书100字

上课迟到检讨书100字

上课迟到检讨书100字
上课迟到检讨书100字
尊崇的XXX教师:明天我怀着愧疚和悔恨给您写下这份检验书,以向您表现我对迟到这种不良举动的深入看法以及再也不迟到的决计。

于是我频频通知本人要把此事当成头号大事来抓,不克不及孤负教师对我们的一片苦心。

早在我踏进校门,教师就已三申五令,频频夸大,全班同窗不得迟到。

但是我照旧屡次迟到。

关于迟到的事变,我以为有须要说一说。

我以为我向您所说的这些缘由是不充沛的。

固然我晓得这种举动也是不合错误的,但是我照旧做了,以是,我以为有须要并且也是应该向教师做出这份书面检验,让我本人深深的反省一下本人的错误。

对不起,教师!
篇二:尊敬的老师:今天,我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以及十二万分的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顶撞老师这种恶劣行为的深痛恶绝及打死也不再犯的决心。

早在我刚踏进这个班级的时候,您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全班同学,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做违反纪律的事。

其时,老师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已经深刻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诉自己要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一片苦心。

篇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对不起,在今天之前,我连续迟到了三次。

我知道迟到是不对的!身为一个学生,迟到这种事情是很不应该的!首先,我还是要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
我已经完全的认识到迟到的严重性,迟到是一个人生性堕落的表现,大家知道堕落有多可怕吗?他能毁掉一个人!在这几天的思考和悔过中,我完全的想明白了!我现在应该是一个阳光向上的快乐的高中生。

所以我保证以后不再迟到!请老师和同学们监督!也请你们原谅我的迟到!谢谢!
附送:
上饶县保障失地农民“七条渠道”情况汇报
上饶县保障失地农民“七条渠道”情况汇报
上饶县位于江西东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县城旭日镇与上饶市区隔河相望,纳入了市区建设总体规划,属上饶市的城市副中心。

为了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上饶县按照“招商引资抓工业,市场运作抓城建,壮大龙头抓农业,强化队伍促全面,全力推进旭日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建设”的思路,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2001年以来,高标准规划20平方公里的旭日工业园区启动实施,加之市、县相连的特殊地理位置,它已成为市、县两级重点项目建设的主战场。

两年多来,县城规划区内因梨温高速、320国道拓宽改造、工业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县城规划区内已有2656户、10638名农民完全失去土地。

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切实解决好他们失地后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七条渠道”出台的背景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多方位地提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七条渠道”思路,是2003年7月由县委书记赵
东亮提出的,8月6日在县委扩大会上,将“七条渠道”内容列入县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四十一条决定当中。

之后,在县长汪友良的主持下,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解决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利益“七条渠道”的实施意见》及失地农民参加社保、医保、就业培训三个《暂行办法》。

之所以提出这一思路,有其特定的背景。

背景之一,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推进的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各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征地、拆迁范围不断扩大,工作量相当繁重,各种利益矛盾也突显而出。

部分项目的拆迁费、征地补偿费没有及时到位,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出现群众阻工现象。

背景之二,社会稳定问题开始显现。

由于征地费、拆迁费没有按时足额到户,更主要的是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出于对今后长远的生产生活出路的担忧,不断到县委、县政府上访,甚至越级到省、市上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背景之三,失地农民问题矛盾普遍存在。

我县组织干部到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学习时发现,这些省份虽然经济发展已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但失地农民问题也较突出。

这说明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经济水平高低问题,也不能认为等经济发展好了再来解决,而是越早入手,越容易化解矛盾。

况且我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可用财力有了一定增长,已经具备系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条件。

二、“七条渠道”内容及实施情况基于上述原因,我县超前谋划,创新思路,紧密结合县情、民情,反复酝酿研究,确定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两项原则”和“七条渠道”。

“两项原则”:一是“三不原则”。

不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能把失地农民问题当成包袱,各级干部要带着爱民之心,主
动做好工作;不能让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无保障。

二是“三要原则”。

要把失地农民问题当成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把农民近期、中期、远期的利益都考虑照顾到,相关措施要系统化、长效化;要把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当成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条渠道”:
即保证征地补偿费及拆迁费按规定及时到位;把多渠道的拆迁安置方式和安置小区的区域确定及基础设施的实施作为首要前提;把完全没有耕地的农户无条件实行“农转非”;着手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使他们失去耕地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对征地、拆迁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并实行了“农转非”的农户实行“低保”;推出可行的功能项目,保证他们长效投资,长期回报,使征地利益长远化;优先培训并年轻农民到园区或外出就业。

具体内容是:
1、规范资金管理,保障补偿到位。

一是征地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统一支付。

二是严格执行补偿标准,并向社会公开。

三是坚持先筹资,后开工。

规定补偿资金未到位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对我县重点工程建设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的,县财政于2003年9月一次性筹集资金1200万元,全部清偿到户,对新征土地一律做到即征即付。

2001年以来,全县已征用土地15000多亩,其中耕地3400亩,旱地、林地、未利用地共11600亩,共支付征地补偿费9880万元;拆迁住户1525户,拆迁房屋面积38。

12万平方米,共支付拆迁费用7642万元,到位率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