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常规分析中的误差因素及血涂片复检规则
血常规分析中的误差因素及血涂片复检规则
假性白细胞减少或增多的干扰因素
白细胞聚集所致假性白细胞减少 红细胞溶血不良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有核红细胞所致假性白细胞增多
红细胞溶血不良
正常人RBC
肝硬化病人RBC
溶血剂滴下后
红细胞溶血不良的原因
因脂类代谢异常所致红细胞膜表面与外周血脂 类结合形成脂质颗粒保护膜,或红细胞膜表面 结构异常,正常浓度的溶血素无法破坏红细胞 膜表面 常见于以下疾病
白细胞形态异常/幼稚白细胞
12, 6%
20, 10%
6, 3%
红细胞形态异常/幼稚红细胞 血小板形态异常/巨大血小板 白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
47, 23%
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异常 红细胞/血小板形态异常
29, 14% 89, 44%
对国际复检规则进行评估
采用相同涂片复检标准,不同型号仪器的筛选性能大致相同,略有差异 虽然假阴性率符合目标,但XE/XT漏掉2例AL病例,XS漏掉其中1例。 2例AL都未触发41条规则,但镜下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并有异常红细胞 推片率过高
参考发表数据并调整
记录完整数据
设定/调整复检规则 N
Data mining
满足预设定目标? Y 验证实验
推片率≈30%,假阴性<5% 血液病患者不能漏诊
镜检阳性判断标准
白细胞计数异常 Dohle小体粒细胞显见 中毒颗粒粒细胞显见 空泡变性粒细胞显见 原始和幼稚细胞≥ 1%
N = 1223 阳性率 假阳性率 24.94% 22.40% 20.77% 阴性率 58.38% 61.08% 62.63% 假阴性率 2.29% 2.29% 2.62% 符合率 72.77% 75.31% 76.61% 推片率 39.32% 36.63% 34.75%
XE-2100 XT-1800i XS-800i
假性血小板增多
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WBC LYM% MXD% NEUT% PLT PDW MPV P-LCR WL* WL* WL* WL* AG
6.3 0.131 0.058 0.811 58 12.0 9.6 0.232
×109/L
×109/L fL fL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
XS-800i
WBC (x10^9/L) < 3或 > 30 PLT (x10^9/L) < 80或 >1000 不成熟粒细胞 血液科全推
ADVIA-2120
WBC (x10^9/L) < 3或 > 30 PLT (x10^9/L) < 80或 >1000 不成熟粒细胞 小细胞(+) 大细胞(+) 细胞大小不等(+)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增生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感染性疾病 原发性脾亢脾
有核红细胞对白细胞检测的干扰
<WBC直方图>
WBC 56.1X109/L
外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是白细胞的三次方数量级
排除NRBC对白细胞检测的干扰
形态学镜检 高端仪器
WBC 6.90 Х 10 /L 9 NRBC 0.34 Х 10 /L
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处理方法
光学显微镜镜检
采用血小板稀释液进行稀释 瑞氏染色
更换抗凝剂重新抽血检测
枸橼酸钠 肝素钠
血小板卫星现象
自身抗体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 IgG型抗体识别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上共同抗原结构
血小板的GPIIb-IIIa 中性粒细胞上的FcγRIII片断 形态学镜检
XE-2100 XT-1800i XS-800i
ADVIA 2120
14.23% 14.06% 13.90% 14.64%
对加强的国际复检规则进行评估
血液科标本全推,以避免漏掉严重的血液病病人 假阴性率下降但推片率过高,工作中实现难度增大 我们确定的推片复检规则以此为基础,从降低假阳性入手
肝功能低下(肝硬化、肝癌晚期、胆道堵塞)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制剂输液治疗过程中 异常血红蛋白症(Hgb-S症、Hgb-C症)
红细胞溶血不良
WBC LYM% MXD% NEUT%
6.9×10 /L 34.3% 19.4% 46.3%
9
淋巴细胞峰左边上翘 显示碎片明显 涂片显示大血小板、棘形红细胞
14.39% 14.23% 13.98%
导致假阳性的主要触发规则
XE-2100
WBC (x10^9/L) < 4或 > 30 PLT (x10^9/L) <100或 >1000
不成熟粒细胞 原始细胞 核左移 异型淋巴细胞
XT-1800i
XS-800i
ADVIA-2120
WBC (x10^9/L) < 4或 > 30 PLT (x10^9/L) <100或 >1000
血常规分析中的误差因素及 血涂片复检规则
多种病理条件对血常规检测的干扰
假性血小板减少或增多 假性红细胞减少或增多 假性白细胞减少或增多
假性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的干扰因素
假性血小板减少
样品采集环节中的血小板聚集 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卫星现象 巨大血小板 红、白细胞碎片 小红细胞
不成熟粒细胞 小细胞(+/++/+++) 大细胞(+/++/+++) 细胞大小不等
(+/++/+++)
WBC (x10^9/L) WBC (x10^9/L) < 4或 > 30 < 4或 > 30 PLT (x10^9/L) PLT (x10^9/L) <100或 >1000 <100或 >1000
存在异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胞 可见NRBC
早、中幼粒细胞≥ 1%
晚幼粒细胞>2% 异型淋巴细胞>5%
存在巨大血小板
存在血小板聚集
镜下形态异常样品分类
1223例血常规样本来自体检者、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阴性标本37.4%、阳性标本62.3%,阳性标本包括细胞数量异 常、白细胞分类异常和细胞形态异常 镜下形态异常样品203例(16.6%)
处理方法
巨大血小板
PLT-I 32 [10^9/L]
PLT-O 65 [10^9/L]
(x 1000)
红、白细胞碎片的干扰
红细胞碎片的产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其它
• 化学中毒、肾功能衰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和化疗
白细胞碎片的产生
处理办法:人工显微镜形态学镜检
有核红细胞的存在
血液学疾病:
血液非肿瘤性疾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红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恶性淋巴瘤 骨髓转移癌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病房 ADVIA 2120 XS-800i
急诊 XT-1800 XS-800i
国际医疗部/特需 ADVIA 2120
病房/门诊 XE-2100 XE-2100
急诊 XT-1800
11台
涂片复检规则设置流程
确定实验方法及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
确定镜检阳性标准 仪器校准/比对 双盲法分别进行 仪器检测和镜检
N = 1223 阳性率 假阳性率 23.71% 21.50% 19.54% 23.30% 阴性率 59.61% 61.98% 63.86% 60.16% 假阴性率 2.45% 2.45% 2.70% 1.88% 符合率 73.83% 76.04% 77.76% 74.82% 推片率 37.94% 35.56% 33.44% 37.94%
国内常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
Sysmex XE-2100 Beckman Coulter 系列 Siemens Bayer Advia 120/2120
协和医院血常规检查仪器配置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协和医院东院区检验科
协和医院西院区检验科
门诊 HST-XE-302 ADVIA 2120
9
临检是实验室风险最大的部门
A (blood) smear campaign
Blood, 1 April 2003, 101(7), 2453-2453
ISO对血常规形态学的相关要求
5.5 检验程序
b)血液学检查部门需制定如下标准/程序并形成文件(不仅限于如 下标准/程序): 血细胞分析的显微镜复检标准(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计数、警示标志、 异常散点图等情况时结果的确认方法和程序);血涂片制备和检验的书 面程序/过程;对患者血液检查和凝固试验的标本进行重复检验的标准 及程序。 c)血液计数结果超出仪器线性范围时宜规定识别和解决方法(如 对血样进行适当稀释和重复检验);对于检测样本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如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凝集、小红细胞、红细胞有内容物或疟原虫、 血小板凝块、巨型血小板等)时,对仪器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判定和纠正 措施需有书面规定。
2.23 144 0.249 111.7 64.6 578 0.254
×1012/L g/L fL pg g/L
红细胞冷凝集所致假性红细胞减少
冷凝集素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