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鸡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养鸡日程安排一、进鸡前的准备工作1、进雏前提前15天搞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2、准备及消毒好养鸡的用具,其中每千羽鸡垄糠(或木屑)不少于40包。
3、保温设施:准备好煤并提前烧炉,测试炉子是否能正常加温。
搭好育雏舍,每千羽鸡按12-15平方米计算。
冬季试用无纺布保暖时无纺布必须紧贴在薄膜上,以减少与薄膜间的温差,防止育雏舍内水珠的生成。
4、提前24小时烧炉加温,提前2小时把饮水器放进育雏舍内。
二、第一周龄的主要工作安排(一)、第一天工作:温度33-35℃1、苗鸡运到鸡舍,先检查育雏舍温度,一般须33-35℃。
温度达要求的,尽快把苗鸡放进育雏舍内,温度不足的,较冷时节,把苗鸡叠放起,温度升高后,再放苗鸡。
2、苗鸡进育雏舍后,让它饮水3-4小时再开食,每千羽苗鸡每餐2斤左右,开食后每天喂6餐,每餐投料量要求雏鸡在下一餐前吃完为好,每千羽鸡需料盘10只。
3、苗鸡进育雏舍后要分栏饲养,每千羽鸡10-12平方米为一栏,以后每2-3天扩栏一次,每次增加2-3平方米/千羽鸡。
并把弱苗放在一栏,精心饲养。
如果其他正常,2-3天采食量不增则表明密度已大。
扩棚后一般采食量会上升4、活疫苗接种前一天,后4天不得带鸡喷雾消毒,其余每天一次,发生重大传染病时一天带鸡消毒二次。
5、用药:根据公司阶段性用药程序或片区管理员要求。
注意事项1、须经常检查温度是否足够和稳定,头15天的保温可以决定整批鸡成败的50%,所以必须全力以赴,特别是晚上2点钟时一定检查一次,并适当加煤。
2、寒冷天气要防“贼风”直吹到鸡身上。
3、注意不要断水。
4、经常检查炉堂内的燃煤是否合适,烟道是否盗烟,烟道靠近炉堂处是否有垫料烤焦的现象。
5、鸡舍内24小时要有人值班,以防停电及火灾意外,灭火器材要放到方便取之处。
(二)、第二天工作:温度33-35℃1、观察育雏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精神状态(如睡态、采食、叫声、呼吸)是否正常,排粪是否正常,正常的粪便呈田螺状或条状。
2、每天用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消毒和清洗饮水器一次(如果1日龄做传支喷雾免疫则不可消毒)。
3、做好天气,采食、温度、投药、死鸡、发病情况等记录,以便日后总结经验。
4、水或料中每天加入多维(5-10/万)。
注意事项1、鸡舍内24小时要有人值班,以防停电及火灾意外。
2、每天晚睡前检查热源的安全性能。
3、每天观察温度8次以上。
(三)、第三天工作:温度33-35℃1、继续观察育雏温度,并检查鸡的动态,粪便是否正常、有没有聚堆现象,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检查垫料的卫生情况,湿或脏的要及时清换,如干爽的可不换,但饮水器周围易湿的要勤清理。
3、空气内的废气增多,要适当通风换气,先打开育雏舍顶部5~20分钟,关掉后再稍数打开背风面彩条布的10分钟,如育雏舍内低于25℃,要加强提高育雏舍的室温,再进行通风换气。
4、育雏舍外的室温比育雏舍保温中心温度低5~8℃,不能相差大于10℃,如舍温能达到所要求的,可打开育雏舍顶层薄膜。
5、草鸡3-4天球虫病免疫。
注意事项如鸡群有拉稀出现时,首先检查温度是否足够和稳定,并适当使用一些肠道抗菌素饮水,料中可加入5%的大蒜,每日1次,连用3天。
(四)第四天工作:温度31-33℃管理工作同第3天,并检查草鸡鸡群状况是否明天适合接种疫苗。
(五)第五天工作:温度31-33℃1、适当鸡群,降低饲养密度,扩群后注意保持温度稳定,每1000鸡增加2-3平方米育雏舍。
2、开始投喂砂子供鸡摄食,但砂子须经日光曝晒或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浸泡。
3、加入自动饮水器,让雏鸡适应3天后按1:2(即1个自动饮水器置换2个真空饮水器),逐渐撤换真空饮水器。
(六)第六天主要工作:温度31-33℃1、日常管理同上。
2、检查垫料的卫生,如潮湿或过脏应更换。
3、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最起码要做到育雏舍的薄膜上没有水珠才行。
否则就要加大通风,但通风加大了,温度与通风矛盾时,宁愿降低1-2℃。
过大的湿度,不利鸡群的生长,换气时,打开育雏舍顶部薄膜约15~20分钟,再关上(但须留15公分间隙,用作通风),打开气窗(人字型的打开一半),温度仍高时可适当打开背风面的彩条布约1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换气5-6次。
如舍温达21℃以上的,可卷起育雏舍顶上的薄膜。
4、放入料桶,适应2-3天后,10日龄后按1:1(即1个料桶置换1个开食盘),逐渐撤换开食盘。
(七)第七天主要工作:温度31-33℃1、日常管理同上。
2、开始放料桶让小鸡适应,但桶盖要去掉。
3、三黄鸡断喙。
断喙时料桶料要加满,并适当投喂抗菌素和K3及多维。
三、第二周龄主要工作(8-14天):温度29-31℃1、喂料每天为6餐,每餐喂料要求在3.5小时吃完。
2、适时扩棚,40羽/平方米。
3、逐步增加料桶数量,料盆数量逐步减少。
4、第10天新城疫+传支活苗滴鼻点眼,新城疫+禽流感油苗颈部皮下注射。
疫苗前应检查鸡群的状况是否合适做疫苗,疫苗接种后注意应激,具体措施如下:(1)、饮水中加入抗菌素,连用3-4天,料或水中加入速补等电解多维。
(2)、疫苗后当晚育雏温度适当提高1~2℃。
5、疫苗的同时把弱雏分出来,分一栏单独饲喂,增加速补等电解多维饮水或料中加入鸡蛋100头鸡/1只鸡蛋。
6、第12日龄后密切的注意粪便变化,检查粪便有无血丝及时做好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常用的预防性球虫药有以下几种:球净、氯苯胍、氯丙啉、克球粉、三字球虫粉、妥曲珠利、马杜拉霉素、盐霉素。
使用方法为料中每天加1餐,可轮换使用,每种球虫药疗程为3~5天,用完一种又用另一种,直至上市。
7、第14日法氏囊饮水免疫。
7、第14日龄后,更要注意比以前加强通风换气。
四、第三、四周龄主要工作(15~28天):温度25-29℃1、及时扩棚。
2、多栋鸡舍采用一栋育雏的,应在20日龄前转群,转群的鸡要加强保温,初转群头2天,温度适当提高1℃,条件许可的,转群尽量选择晴天进行,转群后的鸡群应连用3天的抗菌素以防应激。
3、喂料次数改为一天2-4餐,直至上市。
4、小白鸡、青脚麻、草鸡17-18日龄断喙。
断喙时料桶料要加满,并适当投喂抗菌素和K3及多维。
5、18—21天预防呼吸道疾病。
6、20-25日龄是球虫病等疾病的高发季节,须密切注意鸡群吃料及饮水情况,一些疾病的先兆往往会表现在吃料和饮水上,如盲肠球虫的发生。
在发生拉血前2天,鸡会出现饮水量增多,突然增料或吃料比平时快的迹象,另外还有松毛、打堆的症状,如出先兆时,应及时投药治疗(可用三字抗球虫粉或磺胺二甲)。
7、17-20天换料号。
转料要有过渡期,按照喂料量,第一天用中鸡料1/3,小鸡料2/3,混匀投喂;第二天中鸡料和小鸡料各占一半;第三天用中鸡料2/3,小鸡料1/3混匀投料;第四天全部投喂中鸡料)。
转料时适当加入助消化的药物,如禽菌灵等。
8、20-25天禽流感油苗颈部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1、上了20日龄的鸡无论是断喙,接种疫苗、转群都应在晚上进行,切忌在白天进行,而且在应激产生后,应加强护理为主,投药预防为辅,尽量减少鸡群的应激。
2、这段时间疫苗接种、断喙、转群等应激较多,而且又是球虫,法氏囊以及慢性呼吸道的高发时期,管理上要细致,及如何处理好温度、通风、湿度三个的矛盾关系,应多做总结,灵活应用。
3、在温度够的前提下,注意比早期要更强调通风。
有时为了确保舍内空气质量,宁可降低温度1-2℃,也要通风。
4、应激后头3天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
五、第五周龄主要工作安排(29~35天龄):温度23-25℃1、每天早、中、晚观察鸡群动态,一般早上看粪便,中午看吃料及饮水情况,晚观察呼吸道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如天气气温经常在24℃时,可考虑逐步脱温。
脱温后要注意保温。
3、如30~35日龄未能脱温的,及时扩大保温舍(以鸡休息时占保温舍七成位置为宜),运动场可扩至全间鸡舍,晴天时可放出舍外运动。
4、注意栏舍垫料要充足,如垫料干爽,无氨味,无结块的,可不清,鸡舍潮湿的要及时清换,如地势较低而引起鸡舍湿度大的建议使用厚垫料法:即每次加垫料2~3公分,待垫料略有潮湿,那再铺2~3公分,当垫至共有7~10公分时,下边即使湿,上部分的垫料也会是干的。
5、注意预防消化道疾病,主要措施是:垫料不能少于2公分,且不能潮湿,观察粪便变化,及时防治小肠球虫,隔5天投喂2天禽菌灵或穿心连。
6、全面回顾育雏期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阶段鸡群管理作好计划。
7、30天Lasota+H52饮水免疫。
8、此阶段的通风换气工作不可忽视,晴天气温有22℃以上时,及时开窗通风,气温不足,开窗10~20分钟进行换气,每天进行4~6次,最起码的要达以下指标:进到鸡舍里,无刺眼、刺鼻的感觉,走到鸡舍中心,深呼一口气,不觉有气闷的感觉。
9、高温季节对于快大型肉鸡来讲全面转入防暑降温期。
利用一切条件、设施来确保鸡平稳过夏。
注意事项脱温要逐步进行,具体的操作主要根据气温情况来定。
脱温后顶层薄膜不可拆去(让其保留至43日龄),脱温后的鸡群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转冷,应及时重新保温或保暖(参考前“大中鸡保暖一节”)。
六、第六周龄的工作安排(36~42天):温度21-23℃1、注意保持垫料干爽。
三黄鸡、小白鸡2-3天就须添加一次垫料。
2、分群进行公母分群、强弱分群、大小分群。
3、草鸡40天左右禽流感油苗注射。
4、疫苗后观察鸡的应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对于快速型鸡,已进入了一批鸡成败的最关键阶段,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些农户往往此时放松了对鸡的饲养管理,认为大功告成。
殊不知此后阶段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稍有闪失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七、第七周龄的工作安排(43~49天):温度19-21℃1、刚脱温的鸡群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如天气突然转冷,晚上舍温低于20℃时,应采取保暖措施。
(具体操作看前面“中大鸡保暖一节”),如外界气温晚上不低于18℃时,要打开背风面的窗。
2、注意保持垫料干爽,以利保暖。
3、注意饮水卫生及场地消毒卫生工作。
4、预防应激因素的出现,对发现应激的鸡群要及时处理。
5、与销售部取得联系,了解上市日龄,确定领料数量八、第八周龄主要工作安排(50~57天):温度19-21℃1、注意鸡群粪便变化,及时处理肠道疾病及球虫,对后期鸡的育肥有很大的帮助。
2、料中可加入0.3%~0.5%的植物油(没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才可用),对改善羽毛光泽有明显的效果。
3、要密切注意控制好后期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否则会影响上市重量及质量,控制好后期所出现的关键在于:搞好保暖(降温)工作,防止鸡群受凉(中暑),特别是下半夜。
当晚上气温不足23℃时节,垫料要有2公分以上,而且要保持干燥;舍温低于18℃时,要设置假天花,室温低于15℃时,要加温保暖,另外在鸡群于55天龄及公鸡刚上市后的母鸡,要适当投一疗程的抗慢性呼吸道的抗菌素(如青、链霉素、强力霉素、氟哌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