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中国工商银行2009~2011年发展战略规划

(完整版)中国工商银行2009~2011年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工商银行2009~2011年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策划部北京容大博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本行以审慎和进取的态度联合北京容大博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本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工商银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由于2009~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本行未来经营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本规划制定的今后三年经营指标,尤其效益类指标是基于对未来经营环境的特定判断基础之上的指导性而非指令性指标,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本行将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对相关指标作必要的调整。

目录第一部分首个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及主要经验 (1)一、首个三年规划主要发展指标的执行情况 (1)(一)八项核心经营指标实现了规划目标值 1(二)五项主要发展指标超过规划目标值 3(三)效率指标不断提升 4(四)结构调整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5二、首个三年规划的主要经验与不足 (7)(一)首个三年规划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 7(二)首个三年规划顺利完成的主要经验 8(三)首个三年规划执行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11 第二部分今后三年经营环境分析 (13)一、对今后三年国际经营环境的基本判断 (13)二、对今后三年国内经营环境的基本判断 (14)三、对今后三年同业市场走势的基本分析 (16)(一)国际银行同业今后三年走势及与本行的比较16(二)国内同业的基本发展趋势 17(三)我行同业竞争的优劣势分析19第三部分今后三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3)一、工商银行的发展愿景 (23)二、今后三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24)三、发展的总任务与今后三年的阶段性任务 (25)(一)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发展市场领先地位25 (二)推进经营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7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27四、今后三年主要的发展战略 (28)(一)实施结构调整工程28(二)实施金融创新工程31(三)实施服务提升工程32(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33(五)实施渠道再造工程34(六)实施客户拓展工程36(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工程36(八)实施综合化、国际化工程 38(九)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工程39(十)实施人才战略工程40五、2009~2011年三年规划的目标体系 (42)(一)核心经营目标43(二)主要发展目标44(三)结构调整目标45(四)效率目标46(五)竞争目标47第四部分今后三年发展的主要措施 (48)一、主要竞争区域的发展措施 (48)(一)各大区域板块的发展措施 48(二)核心与重点竞争区域的发展措施: 57二、业务板块发展措施 (60)(一)个人金融业务板块60(二)公司与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板块62(三)机构业务板块66(四)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板块 68(五)金融市场业务板块70(六)国际业务板块72(七)电子银行业务板块76(八)投行与新兴业务板块78三、业务支持体系发展措施 (89)(一)公司治理89(二)产品与业务创新板块92(三)财务与资本管理板块93(四)全面风险管理板块95(五)内控合规管理板块99(六)业务运营板块101(七)渠道与人力资源建设板块 103(八)信息科技板块110(九)企业文化建设板块113(十)党建工作板块114附件1: (117)一、八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同业比较 (117)二、五项主要发展指标的同业比较 (121)三、效率指标的同业比较 (123)四、结构调整目标的同业比较 (125)附件2: (129)一、对今后三年国际经营环境的基本判断 (129)(一)今后三年全球经济走势及国际金融格局变动趋势分析129(二)今后三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131(三)今后三年世界经济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131二、对今后三年国内经营环境的基本判断 (132)(一)今后三年国内经济形势基本判断132(二)今后三年国内金融形势总体判断134(三)对今后三年宏观政策走向的总体判断137三、国际银行同业今后三年走势、与我行比较及提示 (138)(一)近年来国际银行同业发展状况及与我行的指标对比138(二)次贷危机对国际银行业格局及业绩的影响139 (三)国际银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对我行经营的提示140四、国内银行同业发展趋势及与本行的比较 (140)(一)国内同业的基本发展趋势 140(二)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态势 142附件3: (146)一、核心经营指标口径说明 (146)二、主要发展指标口径说明 (147)三、结构调整指标口径说明 (148)四、效率指标口径说明 (149)五、竞争指标口径说明 (149)第一部分首个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及主要经验《中国工商银行2006~2008年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首个三年规划”)至2008年12月31日已圆满完成,其主要执行情况如下:一、首个三年规划主要发展指标的执行情况1(一)八项核心经营指标实现了规划目标值首个三年规划期内,除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之外的8项核心经营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划目标值(表1)。

其中,平均资产收益率(ROA)在2007年首次突破1%后,2008年继续增长至1.21%,超过规划目标0.41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在2007年首次突破16%后,至2008年已达到19.39%,超过规划目标5.69个百分点。

截至2008年末,全行不良贷款率降至2.29%,优于规划目标值1.2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30.15%,超过规划目标值50.15个百分点;每股收益达到0.33元,超过规划目标值0.13元,而每股净资产已达到1.81元,显著超过规划目标。

表1 首个三年规划核心经营指标完成情况1 首个三年规划各指标与同业的对比分析情况参见规划附件1。

良资产。

2008年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低于规划目标值,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资产业务的增长超过规划。

另一方面,首个三年规划核心资本充足率未包括股权投资因素。

但在2008年,我行完成了对南非标准银行和澳门诚兴银行股权投资,使得扣减项规模显著增加。

与2005年相比较至2008年末,我行平均资产收益率由2005年的0.66%提高至1.21%,三年提高了0.55个百分点;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由14.56%提高至19.39%,三年提高了4.8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由4.69%降为2.29%,三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由54%提高至130%,三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每股净资产由1.04元提高至1.81元,三年提高了0.77元。

(二)五项主要发展指标超过规划目标值2006~2008年,总资产、存款、贷款和非信贷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目标值分别为9%、8.1%、8.4%和10.2%,4项指标实际年均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4.8%、12.8%、11.4%和17.9%,年均增幅分别超出规划目标值5.8、4.7、3.0和7.7个百分点。

净利润增幅更为显著,2006~2008年全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2%,超出规划值24.1个百分点,较同期资产年均增幅高出28.4个百分点,效益主导型发展特征显著。

2007年,全行经济增加值(EVA)较2006年增长超过1.4倍2,远超规划目标,2008年实现的EVA又较2007年增长43%,说明全行业务在风险可控条件下,收益大幅提升,反映出风险收益合理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2006年至2008年,全行资产风险权重保持在50%左右,资产整体风险水平稳定。

(表2)表2 首个三年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与2005年比较:至2008年末,我行总资产达9.76万亿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比2005年年末增加了3.3万亿元,增长51.1%;存款余额达8.22万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了2.5万亿元,增长43.7%;贷款净额达4.4万亿元,较2005年增加1.2万亿元,增长37.5%;非信贷资产达5.3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2.12 由于我行2006年开始推行EVA评价,2005年数据尚不完备,故2006年EVA增长率数据不适用。

万亿元,增长65.6%;2008年实现净利润1112亿元,比2005年增加733亿元,增幅达到1.93倍。

(三)效率指标不断提升首个三年规划期内经营效率稳步提高。

2006~2007年3项人均效率指标均超过规划值,其中,人均营业净收入和人均拨备前利润提前1年达到规划总目标值。

2008年末,人均资产达到2530万元,人均营业净收入和人均拨备前利润分别达到81万元和52万元,超过2008年规划目标值(表3)。

表3 首个三年规划效率提升指标完成情况(万元)与2005年比较:至2008年,我行人均资产由2005年的1785万元提高到2530万元,三年提高了745万元,增长率为42%;人均营业净收入由44.2万元提高至81万元,三年提高了36.8万元,增长率为83.3%;人均拨备前利润由24.4万元提高至52万元,三年提高了27.6万元,增长率为113.1%。

(四)结构调整目标完成情况较好2006~2008年,规划确定的结构调整目标,除投资及交易类资产占比指标基本完成外,均超额完成(表4)。

1.资产结构调整超过预期目标。

2006~2008年我行非信贷资产平均增长率为17.9%,同期贷款的平均增长率为11.4%,非信贷资产增长幅度超过贷款增长幅度6.5个百分点。

截至2008年末,我行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45.5%,投资及交易类资产占比为31.2%,资产结构向非信贷资产与信贷资产并重的方向持续调整。

首先,打造第一零售银行战略初见成效。

全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余额居同业首位。

2008年实现零售业务税前利润618亿元,较2005年提高约1.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零售业务已成为全行最主要和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

其次,公司业务转型成效突出。

一是公司类中间业务收入与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之比由2005年的4.04%提升至2007年的6.28%,2008年达到10%左右。

二是公司贷款结构不断优化。

包括:贷款区域配置结构持续优化。

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的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由2005年的55.3%上升至57.8%,提升2.5个百分点;贷款客户结构显著改善。

全行境内机构AA-以上(含)公司客户贷款在全行境内机构公司贷款余额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63.7%提高到68.8%,上升5.1个百分点;贷款行业结构动态调整。

至2008年末,境内机构对重点行业贷款占公司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50.7%提高至61.2%;贷款质量持续提升。

截至2008年末,全行境内公司贷款不良率已降至2.9%,较2005年末下降2.7个百分点。

再次,中间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6~2008年,我行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体的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06~2007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均增长超过80%,2007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达到13.5%;2008年,我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4.7%,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4.2%,较2005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