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目录自动生成 (2)(1)格式要求 (2)(2)定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2)(3)设定正文、各级标题格式 (3)(4)在文中依次设置各级标题 (3)(5)插入目录 (4)(6)目录的改动和更新 (4)(7)在word左侧显示索引目录 (5)二、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 (5)(1)添加参考文献 (5)(2)将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 (6)(3)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6)(4)增加参考文献,自动更新正文中参考文献编号 (6)(5)删减参考文献,自动更新正文中参考文献编号 (6)(6)文中多次引用同一篇参考文献 (6)三、分隔符的使用 (7)1、分节符(封面页和正文的页码不连续) (7)(1)显示分隔符 (7)(2)对封面页、摘要目录和正文页进行分节 (8)(3)插入页码 (8)2、分页符(需要新的一页开始新的一章) (8)四、插入页码 (9)(1)插入页码 (9)(2)分节修改页码格式 (9)五、插入图表清单 (10)(1)插入题注——图1.1 (11)(2)插入题注——图2.2 (12)(3)自动生成图表清单 (13)(4)删去多余的空白行 (13)一、目录自动生成这个步骤是对论文文章的梳理,主要用到的是word2007的样式区域。
(1)格式要求毕业论文章节格式要求如下: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1.1.2 ××××1.1.3 ××××1.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1.3.2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二章中国民航业发展及碳排放现状2.1 ×××2.2 ×××……………………………(毕业论文一般最少需要五章,第三章及以下内容此处省略)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学校对于论文题目、正文都有格式要求,具体如下:一级标题第一章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 1.1 黑体四号三级标题 1.1.1 黑体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2)定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打开word2007,在“开始”找到“样式”区域“第一章绪论”为一级标题,我们可令标题1为一级标题“1.1 研究背景”为二级标题,我们可令标题2为二级标题“1.1.1 ××××”为三级标题,我们可将上图中的,改为,并令其为三级标题。
具体步骤如下:鼠标右击,重命名,输入“标题3”。
(3)设定正文、各级标题格式右击,修改,按照学校要求将正文字体格式改为“宋体小四号”。
右击,修改,按照学校要求将字体格式改为“黑体小三号”。
右击,修改,按照学校要求将字体格式改为“黑体四号”。
右击,修改,按照学校要求将字体格式改为“黑体小四号”。
另外,框框左下角有“格式”选项,可选择“段落”,更改行间距、段间距等。
(学校要求: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
)(4)在文中依次设置各级标题将鼠标点到需要设置目录的内容上,并单击样式中的“标题1”、“标题2”或“标题3”。
比如“第一章绪论”为一级标题,那就把光标放在“第一章绪论”那一行(也可以将内容选定),然后鼠标点击。
“1.1 研究背景”为二级标题,那就把光标放在“1.1 研究背景”那一行(也可以将内容选定),然后鼠标点击。
从文章开头,依次设置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以及三级标题,直到文章结尾。
注意:“摘要”,“Abstract”,“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也均应设置为一级标题。
(5)插入目录把鼠标光标移动到要插入目录的地方,即正文前方“目录”标题之下。
在菜单栏上找到“引用”,在目录模块下找到目录,点击下拉菜单,选择“插入目录”,进入插入目录的预览框和设置框,可以进行目录形式、风格以及每个序列的设置。
设置修改完毕,预览无误,点击“确定”即可。
成功如下图所示:(6)目录的改动和更新如果文中的标题内容有所改动,可以对目录进行更新。
(修改文中标题,目录不会自动更改;直接修改目录,文中标题不会改变。
)一般方法:在菜单栏上找到“引用”,在目录模块下点击“更新目录”。
根据情况选择后,点击“确定”即可。
快捷操作:鼠标左键单击目录,右键选择“更新域”(7)在word左侧显示索引目录视图——文档结构图,就可以在左侧看到相关的目录,方便操作。
二、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1)添加参考文献在word文档末尾,“参考文献”标题下添加几个文献,如:[1]杨秀章.Word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PeterWeverka.DianePoremsky.中文Word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
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
(2)将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选中上文“杨秀章.Word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不用将整个参考文献内容“杨秀章.Word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全部选中,若全部选中,在参考文献[1]后面按回车键添加参考文献[2],则[2]和[1]自动为同一个书签)。
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如:杨秀章_Word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添加。
注意:书签名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
想好书签名的命名方式及规律,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快速识别它。
(3)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将光标放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如此处[1],点击菜单栏中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引用内容选择“段落编号”,点击“插入”。
选中插入的编号“[1]”,将字体格式改为上标。
(4)增加参考文献,自动更新正文中参考文献编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多次修改,从而经常需要添加、删改参考文献。
若正文中添加了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首先查看前方最近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为几,假设为[9],即添加的参考文献编号应为[10]。
找到word文档末尾“参考文献”处,将鼠标移至参考文献[9]的末尾,按回车。
由于使用了word的自动编号,则如下图所示,在编号[10]后面输入要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2)、(3)步骤。
全部完成后,全选文章(Ctrl+A),右键选择“更新域”,文中引用的编号就会自动变更为“参考文献”下的最新的编号。
即原来文中的[10]自动变为[11],[11]自动变为[12]。
(5)删减参考文献,自动更新正文中参考文献编号如果在正文中删减了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则在“参考文献”下也要删去相应的参考文献及其编号。
全部完成后,全选文章(Ctrl+A),右键选择“更新域”,文中引用的编号就会自动变更为“参考文献”下的最新的编号。
如删去了第[9]篇参考文献,则原来文中的[10]自动变为[9],[11]自动变为[10]。
(6)文中多次引用同一篇参考文献例如,参考文献[1]在文章开头被引用,书签名为“abc”,文章中间或末尾需再次引用参考文献[1]中的内容,则再次交叉引用书签“abc”的段落编号[1]即可。
三、分隔符的使用分隔符在word2007中的位置:页面布局—页面设置—分隔符。
1、分节符(封面页和正文的页码不连续)撰写论文时,我们经常需要在文档中插入页码,同时我们还要求封面页和正文的页码不连续,也就是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标注。
学校要求,论文封面、声明不标页码,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小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如-1-、-2-、-3-、……,页码位于页面右下方。
(1)显示分隔符首先,根据下图点击显示所有符号的图标,为的是我们能清楚的知道分节符的位置,便于删除与修改。
(2)对封面页、摘要目录和正文页进行分节将光标移到“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之后,中文题目摘要第一个字之前,按照下图所示插入分节符——下一页(插入分节符并在一页上开始新节)。
将光标移到正文“第一章绪论”第一个字之前,如下图所示插入分节符——下一页(插入分节符并在一页上开始新节)。
(3)插入页码见下文“四、插入页码”2、分页符(需要新的一页开始新的一章)学校要求,每一章均重新开始一页,章标题前空一行。
例如,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字撰写在一页上;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字撰写在一页上;目录不能跟摘要共用一页,也需另起一页;第二章撰写完毕,第三章需另起一页,即第三章的内容不能与第二章出现在同一页……将光标放在“中文题目、摘要、关键字”那一页的最后一个字符后面,插入分页符,则光标进入下一页;在下一页上撰写“英文题目、摘要、关键字”;撰写完毕后,再次插入分页符。
第一章撰写完毕后,如下图所示插入分页符,撰写第二章内容。
四、插入页码学校要求,论文封面、声明不标页码,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小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如-1-、-2-、-3-、……,页码位于页面右下方。
上文中,我们对封面页、摘要目录和正文页进行了分节。
其中,“封面页”为第1节,“摘要目录”为第2节,“正文”为第3节。
(1)插入页码将光标移到“摘要目录”中的任意一页,点击插入—页码—页面底端—普通数字3(页码位于页面右下方)但是,页码还是从word文档第一页(包括封面)到最后一页1、2、3依次标页码。
(2)分节修改页码格式双击“摘要目录”(第2节)的页脚,点击下图中红框部分,使其不执行。
点击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如下图,选择正确的编号格式(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小写罗马数字编写),使起始页码为ⅰ。
同样的,双击“正文”(第3节)的页脚,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
点击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选择正确的编号格式(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使起始页码为1。
双击“封面页”(第1节)的页脚,删除页码。
五、插入图表清单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
例如“图1.1”、“图2.4”等;每个图号后面都必须有图题,图的编号和图题要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表的编号由“表”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
例如“表4.1”等;每个表号后面都必须有表题,表的编号和表题要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以以下图表清单为例,(1)插入题注——图1.1把图1.1删掉,鼠标光标移到“技术路线图”的前面,点击word中的命令项:引用—插入题注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新建标签—输入:“图1.”—确定—“题注”栏中变成“图1.1”(如下图)—确定上图中的“图1.1”即为自动生成的题注(2)插入题注——图2.2按以上方法题注图2.1、图2.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