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目标责任书履职情况报告
(代拟稿)
林业:
2016年,在林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区按照《2015-2017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要求,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微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监测普查、应急防治、检疫执法及疫木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防治目标任务。
现将2016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责任书目标完成情况
林业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2015-2017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目标任务是: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新疫区从疫情确定之日起实现一年内无疫情;加强薇甘菊防治工作,薇甘菊盖度不超过15%;全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4.2‰。
2016年实际完成如下:
(一)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年度考核指标为4.2‰以下,实际完成率0.27‰。
2016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581.63万亩,其中病害发生面积68.14万亩,占11.71%,虫害发生面积507.35万亩,占87.23%。
成灾面积5.19万亩,按现有林面积1.89亿亩计,成灾率为0.27
‰。
其中:贺州市、河池市、崇左市,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派阳山林场、钦廉林场、三门江林场、维都林场、博白林场和热林中心的成灾率为零。
(二)松材线虫病防控
1.疫情发生区完成情况。
梧州市、贵港市和玉林市为我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区,疫情监测覆盖率和疫木处理率均达到100%;梧州市万秀区连续5年没有发现松材线虫,根据林业《松材线虫病调区和疫木管理办法》(林造发〔2014〕10号)有关规定,已符合撤销疫区条件,并通过专家组验收,疫情控制取得较好效果;2016年10月份新发现平南县松材线虫病枯死疫木1株,已对枯死木进行了清理。
2.预防区完成情况。
除上述3个疫情发生区市外,其余11个市和13个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以及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为松材线虫病预防区。
各单位认真开展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疫情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均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
(三)薇甘菊防控
2016年,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百色市、崇左市(6个市17个县和林场)发生薇甘菊疫情,各有关单位认真开展疫情监测调查和除治工作,发生区薇甘菊盖度均控制在15%以内,未造成薇甘菊严重危害林木情况。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调整了广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根据与林业签订的《责任书》内容,结合全区松林和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将《责任书》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
目前,自治区政府已与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林业厅与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的《责任书》已签订完毕。
各市、县各级政府也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将防控目标落实到了具体单位和人员,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南宁市将“十三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纳入了考核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北海市、钦州市分别从政府和林业部门两条线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县落实到乡镇、乡镇落实到村,双线签订了责任状。
(二)做好监测调查,及时发现处置疫情
一是做好日常监测。
下发了《关于下达2016年全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任务的通知》(桂林营发〔2016〕8号),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任务下达到县(市、区),并明确重点监测任务。
二是开展重点区域调查。
加强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监测调查力度,及时开展了春秋季普查工作。
全年共调查松树面积75506万亩次,检验样品6530份,及时发现平南县疫点(仅发现枯死疫木1株)。
目前,已根据疫木处理有关要求及时采取措施无害化处理感病植株,并再次对全县松林进行了疫情普查,普查结果表明没有发现新的疫情发生点。
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把灾害控制在发生初期,避免了大面积严重灾害的发生。
(三)创新除治方式,除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实行新技术防治。
在苍梧县、万秀区、桂平市和兴业县松材线虫病疫区实施飞机防治,作业面积约8.3万亩,使用无人机开展疫情监测调查15万亩。
二是积极探索除治方式。
松材线虫病方面,万秀区、桂平市、兴业县等疫区疫木处理采用项目打包模式,聘请专业工作队对疫木进行砍伐处理,有效提高了疫区除治效率。
目前,万秀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验收评估,桂平市、兴业县等疫木处理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
微甘菊除治方面,委托广西植物研究所、相关市县森防站开展防治示范工作,不断探索有效除治方式。
(四)严格检疫执法,开展联防联治
及时公布了全区松材线虫病的乡级疫点以及微甘菊县级疫区,加大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等检疫检查力度,加强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初步建立了省际联防联治机制,广东省林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海南省林业厅签订了“粤桂琼”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了桂粤边境联防联治工作。
部分市县、林场也积极开展联合防治和检疫执法。
柳城县为解决森防人员人手不足问题,采取与执法队联合执法形式开展。
维都林场与周边群众共同开展防治工作,做到群防群策群治。
贵港市与部队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联合防治。
玉林、北海市与湛江市联合开展粤桂省际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五)加大资金投入,为除治工作提供保障
在争取支持的同时,积极筹措防控资金,全年共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6078.24万元。
其中,林业支持695万元,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1144.77万元,市县财政投入1674.19万元,群众自筹2009.35万元,其它经费584.93万元,为防控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强化督导检查,有效推进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日常督查,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等疫区开展检查指导工作。
二是开展专项督查,下达了《关于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工作督查的通知》(桂林办营字〔2016〕48号),对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并发布督查通报。
三是实施驻点督查,派驻专人到各松材线虫病疫区,现场督促检查疫木处理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宣传工作。
全年在中国森防信息网、广西林业厅门户网站、广西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等网站发布各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信息近千条,印制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手册》、《广西薇甘菊防治技术手册》、《“植物杀手”薇甘菊》等防控技术宣传材料1000多份,有效增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
二是举办培训班。
2016年我区举办了全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普查技术培训班、森林植物检疫员培训班、检疫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班,共培训各市、县(区)、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相关技术人员300多人。
三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班,有效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和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控形势严峻。
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依然比较严重,疫情控制难度较大。
(二)经费投入不足。
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区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经费投入有限,防治经费缺口巨大。
(三)科技支撑能力不够。
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还比较落后,科研成果与生产实用性之间还存在距离,产学研相互结合的科研与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履责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精神,认真做好《2015-2017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的履责工作。
(二)加强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加强监测调查,严格落实春秋季普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除治。
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区疫情除治
工作。
积极探索防治新技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三)继续抓好监测预警、检疫执法等工作
抓好日常监测,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最新动态,按时上报监测数据,为有效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开展林业检疫执法行动,减少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加强对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的监管。
(四)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努力提高防治水平
创新防治机制,加速推进防治工作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鼓励、引导和扶持专业化、社会化防治组织参与防治工作。
转变防治方式,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措施,加大航空器喷洒、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保护水源、土壤和人畜安全。
建立健全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建应急队伍,加强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确保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突发疫情。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情况,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农药器械等物资储备。
做好年度防控经费预算,认真落实防治项目配套资金,保证监测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积极开展宣传,增强公众防控意识
及时发布监测预警通报,多形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宣传。
有效发挥微信、短信、QQ等信息平台的社会功能,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动态及预报预警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公
众,增强防治意识。
2017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