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林业厅及喀什地委、行署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迅猛,喀什地区已成为目前疆林果规模最大的地区。
然而当前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迅猛发展的林果业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不健全,防控能力相当薄弱,综合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推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等方面一直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林果业,无法科学有效地抵御林果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灾害频发。
因此加快我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控制林果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不断提高林果有害生物防治的综合能力已显得十分迫切。
在此情况下,我们对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做以下汇报:一、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构、队伍、人员现状喀什地区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门机构13个,其中喀什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全地区12个县(市)林业局均设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全地区森防站设置编制数57人,现实有森防专职人员48人,其中森保、植保专业毕业人员15人,10个森防站参照公务员管理,3个森防站属事业单位,森防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林果业发展。
二、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基本情况㈠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1、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到位及仪器设备配置采购与使用情况。
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林业厅共拨付给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专项资金867万元,主要用于县级林果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乡级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县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防治器械、车辆、测报仪器等的购置,此次设备购置涉及全地区11个平原县市的17个乡镇,根据财政厅资金拨付文件及《自治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设备由地区统一政府采购,今年3月23日地区林业局与地区采购中心对这批仪器设备进行了公开招标,共采购森防车辆、森防器械、测报设备等共23项949套产品,仪器设备已交付相关县市使用。
2009年自治区下拔我区林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599.8万元,用于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其中为我区购置12辆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专用交通车辆,按自治区要求,购车资金216万元已汇至林业厅进行集中采购。
特色林果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23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1个地州级测报点建设、29个自治区级监测点建设,下半年我区将对各监测点所需仪器设备进行政府采购。
2、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配置仪器设备的权属及管理办法、维护保养措施的制定情况。
根据自治区林果会议上出台的《自治区林果减灾防灾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林果业建设的投入,为县、乡、村三级配备了大量的林果业大型生产机具尤其是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大大提高了林果业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为加强对我区林果生产机具的管理,提高完好率、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我区制定了《喀什地区林果生产机具管理暂行办法》,在产权方面明确规定,除分配或投资时有文件明确规定产权归属的外,原则上林果生产机械产权归属县林业局,分配到乡政府的机具,所在乡人民政府有管理权和使用权,但必须服从县林业局在特殊情况下的统一调配。
在管理和维修方面,要求各县市林业主管部门、乡政府都要将林果业生产机具分类登记造册、建档并逐级上报备案。
乡政府每年至少应对林果生产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机具完好,积极鼓励各县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凡县、乡、村建立的林业专业技术服务队,应逐步建成经济实体,开展有偿服务,林果业生产机具在使用中均可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用于机具的维修、保养和正常运行,力争做到以机养机。
目前,每个县管理林果机具的方式各异,有的县由乡镇农机部门管理,有的县由乡镇林业站管理,管理的费用大多由乡镇府解决,也有部分由果农分摊,但所属权均归县林业局。
3、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⑴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严重,有效防治率较低。
现有的森防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少、大多为非专业学科毕业、技术薄弱,难得接受专业的、系统化的培训,与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⑵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资金财政下拨到县市,又收回转到地区林业局进行统一采购,导致仪器设备采购的较晚,影响了当年防治工作的正常使用。
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的计划是以2007年底林果业的面积进行安排的,截止目前喀什地区林果业的面积与2007年底相比已翻了一番,防控体系建设资金覆盖的围显得有限。
⑶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涉及到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所属权,管理办法不健全,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持续利用存在较大难题。
4、意见和建议⑴建议能否从政府层面出台关于加强森防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加强森防机构建设,增加森防站编制,加大森防队伍技术人员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尽快建立完善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防控仪器设备的作用。
⑵希望加大政府对果农购买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资金的补贴,增加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机械补贴的种类,进一步加快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⑶为保证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的落实,建议自治区财政厅及林业厅下拨资金能尽快到位,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时,明确仪器设备由地区政府采购,便于地区根据各县市的防治情况,提早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满足生产防治需要。
同时有针对性集中安排一些防治技术推广示项目,由地县森防部门、科研院校技术支持建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示点,提高喀什地区林果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水平。
⑷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资金庞大,涉及面广,为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尽快出台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由各地县乡政府统一协调管理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
㈡林(果)业植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森林植物检疫,防止人为传播蔓延为避免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蔓延,今年我们按照地区及自治区森防总站的要求,严格疆外调入苗木的审批制度,从疆外调入苗木一律不予办理调苗审批的手续,如确需调入的必需经地区领导审批后才能办理,上半年共办理调苗手续16份,批准从疆外调入苗木175.49万株,其中经济林苗木5万株,接穗3.82万株,绿化苗木166.67万株;复检苗木130.23万株,实施种苗产地检疫44346亩。
同时加大了对非法调入苗木的打击力度,地区森防站协同地区林业公安局在喀什市、叶城、巴楚三县(市)联合开展了查处非法调运苗木专项行动,在主要路口进行24小时巡逻检查,先后检查进入喀什的调苗车辆53辆,检查苗木50余万株,依法查处非法调运苗木行为7起,依法处理5起,行政处罚2000元。
继续规和开展林业植物的调出检疫,上半年共完成木材调运检疫7.9万方,苗木调运检疫192.4万株,果品调运检疫2万公斤,收取检疫费17.48万元。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林(果)业有害生物检疫漏洞较大,特别是省外调入的林产品数量每年增加,而复检率很低,主要是农林、兵地、运输通道等的不协调,造成漏检严重,给有害生物的入侵带来隐患。
计划今后与联合工商、税务部门增强沟通建立对调运苗木及林产品公司进行联合执法,对不遵守复检或逃避复检的给予处置、吊销营业执照。
㈢林(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开展情况1、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今年我们结合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在测报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加大监测力度;各县(市)积极利用近年来配备的虫情监测台,设立固定监测点,以我区林果上主要发生的“三虫一病”为重点,全面开展调查监测,同时加强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的枣瘿蚊、小蠹虫、缀黄毒蛾、腐烂病、沙枣跳甲等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布测报,科学指导防治,上半年全地区共发布预测测报85期,有效指导了基层适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二是全面开展自治区级测报点及监测点的建设和自查工作,组织各县市认真学习《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建设标准》和《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有害生物测报点管理办法》,要求各县市高度重视,认真担负起领导责任,严格认真的开展各级测报网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求2008年自治区在我区投资新建的英吉沙县和疏附县两个自治区级测报点以及补充建设的岳普湖县、叶城县、莎车县和喀什市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要按自治区的要求严格开展自查工作,力争全面达标。
三是结合我区正在开展的经济林详查工作,全面开展林果有害生物普查和检疫性害虫调查监测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全地区各级森防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6月底全地区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面积总计2705.44万亩,监测覆盖率91%。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⑴林果有害生物监测的覆盖率仍很低,监测网络体系不健全,监测数据难以及时科学的处理与应用。
建议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⑵县乡两级测报机构尚未成立,测报人员也未落实到位,尤其乡级测报站点的系统观测人员等还没有具体落实到位。
测报工作全部由县森防站工作人员完成,测报工作量很大且测报数据存在局限性,建议尽快增加县级测报员编制,建立乡村级测报监测,定人定点进行测报。
⑶各测报点缺少必要的运转经费和常用设备,信息传递不够及时。
建议自治区能够给予测报设备的专项资金,保证测报信息的传递及时。
⑷测报人员培训力度不够。
目前各测报点人员素质不一,对病虫害的识别、诊断及调查方法、标准有较大的差别,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目前缺乏针对县乡两级测报站点测报人员对病虫害预测预报具体工作的培训,且技术培训资料也不够丰富。
建议自治区加大对县乡村测报员进行定期培训。
三、开展了主要林(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㈠林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受暖冬及干旱气候影响,今年我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期提前,发生危害严重。
为此,喀什地区各县(市)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去年冬季全地区有203万亩的果树全部进行了涂白,各县(市)积极筹措资金购置石硫合剂2560吨,对164万亩的果树进行了清园,提前预防蚧类、螨类及腐烂病。
各县(市)针对去年冬季暖冬,林业有害生物呈严重危害的趋势,积极按照在岳普湖县召开的地区林业春季现场会安排,及早动手,提前做好了春季防治药剂药械的减灾防灾准备工作,对去年春尺蠖危害严重及果园周围的防护林开展了捆扎塑料薄膜防治春尺蠖成虫上树产卵的防治措施,预防面积达99.4万亩,特别是叶城县就对56万亩的核桃及防护林高标准地采取了捆扎塑料薄膜预防春尺蠖危害的措施,上半年各县(市)先后对去年冬季未进行清园的果树喷施了石硫合剂、融杀蚧螨和其他防治药剂进行春季补防,根据县(市)森防部门发布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报适时对各阶段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开展了防治工作,根据各县(市)林业和森防部门的调查统计,上半年喀什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17.6万亩,全地区共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103.95万亩,其中,生物防治41.64万亩,化学防治22.35万亩,人工防治19.35万亩,最大限度减小了春尺蠖、蚧类等林业有害生物对喀什地区林(果)产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