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竞赛)题库2020.5月一版目录一、判断题(含答案)…………………………………………(1-13)二、单选题(含答案)………………………………………(14-50)三、多选题(含答案)………………………………………(51-72)一、判断题1、安全出口应合理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
(√)2、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3、冶金企业的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5、企业为加强对同一作业区的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成一家承担主体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其他施工单位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
(×)6、企业在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也应当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以消除事故隐患。
(√)7、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8、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有效。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必须了解熟悉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事故应急措施。
其他从业人员无权了解。
(×)10、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11、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三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12、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只能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13、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
(√)1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15、矿山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16、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17、企业风险评价的范围应不包括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18、各有关部门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可以适当收取费用,用于统一组织企业达标。
(×)19、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至少每五年评审和修订一次,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
(×)2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
(√)2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3、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2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公告。
(×)25、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26、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是指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制造审查。
(×)27、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8、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9、盲板抽堵作业是指在设备、管道上安装和拆卸盲板的作业。
(√)3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包括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32、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与八类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34、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员、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或其他化学品。
(√)35、临界量是指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最大数量。
(×)3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3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经过安全评价或者安全评估不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申请核销。
(√)38、危险化学品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和分级、登记建档工作,并向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39、单元是指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实施或场所,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40、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
(√)41、危险化学品单位不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4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43、一级或者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应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44、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45、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46、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再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47、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8、《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人力资源部门担任。
(×)4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1、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和规章。
(√)52、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先开展生产再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53、为了不让闲杂人进入车间,单位可以将车间出口予以堵塞。
(×)5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其他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5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56、安全生产标准只有国家标准,不包括行业标准。
(×)57、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59、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60、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1、从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应急管理部门可依法对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6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经批准后才可以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6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64、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短期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65、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66、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67、所有国家行政机关都具有行政处罚权(×)68、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69、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无理申辩可以加重处罚。
(×)70、行政机关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1、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制止、处罚的行为不予制止、处罚的,一律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
(×)72、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7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强制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因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74、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下级有执法权的机关实施行政强制。
(×)75、行政机关不得以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76、行政复议应当遵守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77、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78、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79、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8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但不可以直接受理该复议申请。
(×)81、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8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具体违法情形适当干涉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83、被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行政诉讼案件应当出庭应诉,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出庭或委托他人出庭应诉。
(×)84、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受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85、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诉讼,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