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人血小板输注
制定血液病输血指南
• • •
•
指导临床用血 建立血液病临床用血的评价体系和,包括 输注无效时的评价和处理 建立临床用血的管理操作系统,广泛收集 资料,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规范血液病临床用血,合理用血,减少不 必要的输血。
血小板的输血指征
• 出血 AL未缓解以及复发时,一旦发生出血,如 果血小板低于50×109/L ,就应立即输血小 板。 伴有DIC时,如有出血,应尽量维持血小板 在50×109/L以上
血液病人血小板输注
急性白血病的出血特点
• 不同程度的出血,颅内出血可致死亡。 • 引起出血的原因复杂: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浆凝血因子减少和肿 瘤细胞对毛细血管壁的浸润等以及DIC。
白血病患者的输血特点
• • • • • 成分血种类较多 多次输血 输血指征与疾病状态相关 与治疗相关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CCI标准
• CCI值高于 10 ×109 /L 可以认为是有效输 注, • 输注后 10 min 或 60 min 时 CCI 值 低于 5 ×109 /L 或 24 h 后 CCI值低于 2.5 ×109 /L 提示无效输注
非免疫性的临床因素
• • • • • • 感染 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 DIC 脾肿大 输入剂量不足 白血病未缓解或复发。
Thanks!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 • • • 老年 感染或发热 有基础疾病、肿瘤未缓解 血小板功能不正常、凝血因子有质或量的 缺陷 • AL放化疗期间,如伴有消化道粘膜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和肝脏功能受损时 • 在有损伤性操作前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
• 血小板低于5×109/L,即使没有出血,都可 以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 血小板5-20×109/L时 • DIC • 损伤性操作及手术时
输注无效的处理
• 对临床因素做评估 : • 如果检测到HLA抗体,应当输注HLA相合的 血小板。 • 没有发现HLA抗体,则不需输HLA相合的血 小板。 继续每日输血小板作为预防性支持 或者停止输血小板; 或者增加血小板剂量。
难点
• HLA抗体分析 :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LCT) 、血小板抗原的单克隆固相法 (MAIPA) • 多种临床因素混杂 • 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输血的评估
• • • • 血小板回收率(R) 校正的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 输注1小时后血小板计数 输注次日上午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无效
• 2次及2次以上输血小板效果都不好,才能 诊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无效输注 是指至少 2 次 ABO 血型相合而保存时间不 超过 72 h 的血小板输注后 , 数目增加不满 意 • 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分为免疫和非免疫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