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幽默感与心理健康

幽默感与心理健康

幽默感、心理健康和其他摘要: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幽默因其压力应对、自我调节和人际沟通作用而越来越受到欢迎。

幽默在社会生活中属于人际交往范畴,富有幽默感的人总是很受人欢迎。

幽默对于我们的生活特别重要,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身体健康,并且使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和富有情趣。

本文就从幽默感出发,来论述幽默感对人的身心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关键词幽默感心理健康1幽默感定义、性质及其类型1.1 幽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幽默是指那些因滑稽引起笑,给人带来欢乐的过程。

如汤笑认为幽默是“逆心理常规的良性刺激快速致成的欣快感” ,包括滑稽、笑话、诙谐、讽刺、喜剧、机智等。

狭义的幽默则只强调广义幽默中积极的一部分,力求与滑稽、笑话、讽刺等区别开来。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幽默是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矛盾、乖戾不通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或行为的现象。

它比滑稽含蓄,比讽刺轻松和温和,带来快乐的色彩,常使人产生微笑、苦笑或会心的笑。

本文所说的幽默感是指狭义的幽默感。

它是把幽默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是个体差异变量是个体在感受、理解、欣赏、创造、传递和使用幽默的过程中,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是一种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乖谬形象的敏感力。

幽默感能巧妙地揭露人际关系中的茅盾和不同清理之处的智力;这种发现和揭露不是粗暴的,咄咄逼人的,是机制的,富人情味的,其效果是令人发笑,值得回味,不时引起反感,产生畏惧的。

同时他也是一种审美感,把理性的内容和感性的形式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形成一门独特的生活艺术,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大概就是这般的感受吧。

1.2 幽默感的类型:社会认知心理学把幽默感分为五类1.2.1 亲和型幽默,是指为加强群体内的凝聚力,以一种能容忍和可接受的方式到处与他人开玩笑并娱乐他人的倾向。

它本质上是非敌对的、宽容的运用幽默来肯定自己和他人,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1.2.2 自强型幽默,指对生活保持幽默的视角并用幽默作为应对的策略的倾向。

在个体遇到逆境、威胁或压迫时,把幽默作为一种应对机制或鼓励机制,坚信自己是不可征服的,相信自己能控制、战胜这些不幸的情境。

1.2.3 嘲讽型幽默,指幽默使用是为了批评或操纵别人,或不顾对方感受地表达幽默的倾向。

具有这种幽默风格的个体运用敌意性的幽默来诋毁、贬低、过分取笑、嘲笑别人来提升自己。

1.2.4 自贬型幽默,指过度使用自嘲、讨好以及对负面情绪的防卫性否认的倾向。

具有这种幽默风格的个体为了获得他人的赞同,过分的自我贬低,把自己作为他人幽默的嘲讽对象,当自己被他人贬低或嘲讽时与他人一起笑。

1.3 幽默感的性质:个体的幽默感是他的生活态度、气质特征、认知能力和情感、行为特征的独特整合,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表现出来。

Ruch在一本有关幽默研究的专著中指出,幽默感的各个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和个体差异维度。

1.3.1幽默的过程:从过程来看,幽默大致应包括以下几步:首先要有特定形态的媒介——幽默刺激,如笑话、漫画等,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失谐”即“有逆心理常规”和无伤害性。

其次是个体对幽默刺激进行认知加工,识别幽默刺激的出乎意料之处并重新对它进行整合,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再次,是个体欣赏幽默刺激时可能产生的外显行为反应,如欢笑等。

最后,是个体自己创造新的幽默刺激以作为一种应对策略或交际手段等。

1.3.2 幽默与性别差异:幽默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些人善于接受和发现人际关系中某些特殊的生活矛盾,并善于把它们揭示表达出来从而感染别人,使人发笑;而另一些人则对生活事件无动于衷,呆板地对待生活,不能发现生活的可笑之处。

幽默感强的人拥有一种质朴达观的人生态度,立足于现实,对幽默活动持欣赏赞成态度,能在现实中发现和创造滑稽有趣的东西让自己和他人快乐;而幽默感弱的人缺乏质朴达观的态度,要么悲观失望,要么好高骛远,难于积极主动地参加幽默活动并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滑稽有趣的东西。

1.3.3 幽默感与个性差异:幽默感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般认为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具有更强的幽默感。

有研究发现性格、气质与幽默感呈明显正相关,也就是说,性格外向,表现为多血质、胆汁质的人的幽默程度更强。

但是幽默感与气质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粘液质的个体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幽默感,在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特例。

在幽默感与其他人格特质的关系中,已有研究证明幽默感强的个体拥有更高水平的乐观主义、自尊、自立等人格特质。

幽默感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分不开,有人干脆就把幽默感看作是一种认知能力,一种理解记忆、传讲和创造幽默的能力。

幽默感还与个体的人生态度和经历有关,拥有质朴达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经历复杂、坎坷,才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刻、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和生活,才可以敏锐地捕捉生活中那些矛盾滑稽之处,才敢笑对自身的弱点和生活的压力。

2幽默感的高级机能与个体发展2.1幽默感的高级机能,指个体把幽默作为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或把幽默作为应对策略和防卫机制,是应用幽默感而起到的作用。

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功能,尤其以人际功能为核心。

它包括3各方面的内容,即:人际沟通和人际影响机能、地位和特权的保持机能、压力和困境的应对机能。

2.2人际沟通和人际影响机能,指个体把幽默作为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懂得幽默的人,会以可接受的形式,表达无法直接表达的目的、意见,甚至可以传递批评、对立或不满的信息,从而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擅于运用幽默的人往往能很巧妙地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和冲突事件,也具备把愤怒事件转化为幽默的形式,从而扭转尴尬局面。

总之,正如Michelle ( 2004) 提出,幽默感作为个性中积极的成分在人际关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人沟通和互相影响的一种智慧的、友好的和巧妙的形式和手段。

可以使他人产生愉悦的积极情绪,促进互相的接纳、认同和亲合,从而对他人产生影响作用。

2.3地位和特权的保持机能,研究证明,使用幽默策略有助于个体提高其在群体中的地位和维护其特权阶层的地位。

例如, Sayre ( 2001 ) 对一个医院的工作总结会议的观察发现,幽默被用来加强群体中的特权:具有比较高的地位的成员或者领导使用幽默比较多,并且其内容是把幽默指向低级职员,传递的是批评和矫正信息;相反,低级职员的幽默比较少,而且不把幽默直接指向领导,而采用的是自我贬低幽默或者取笑他人的幽默。

DawnRobinson ( 2004 ) 的研究发现,在群体中有控制地位的或者领导地位的人比其他人使用幽默更多,尤其表现在可以用幽默打断别人的谈话或用幽默使他人笑方面。

可见,幽默是一种个体维护其地位和特权的巧妙的、高超的技术和方法。

我想,也许是天生具有幽默感的人他的情商都比较高,因此在很多方面表现都会比较好吧。

2.4压力和困境的应对技能,幽默作为应对策略和防卫机制可以解决个体面临的压力事件中的问题。

使个体得到更多的人际支持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甚至可以使用幽默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驳斥他人或者取得对立方的认同而直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自强型幽默可以起到自我鼓励和有效缓解压力作用。

3幽默感的积极作用3.1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发展。

ziv在1983年指出,幽默感和创造力呈正相关,即愈有幽默感的人,其创造力愈高。

而幽默之所以能提升创造力,与从认知和情绪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幽默的理解及制造幽默的认知过程能激励创造,其次,幽默能提供一个放松、安全、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这个环境里学生可以减少紧张和焦虑,促使思维中的固着减少,增强整合多方面资料的能力,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3.2缓解压力。

幽默感是压力的缓冲器,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解释事物,用放松的心情面对威胁,减少因真实的或预期的威胁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后果。

比如,善于运用幽默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把作业或考试作为一种挑战而不是压力,从而使他更坦然自在地去迎接挑战。

3.3有助于人际和谐。

表现为:《1》缓解紧张和冲突,幽默是一种人们之间缓解冲突和紧张的工具。

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会遇到尴尬的情境,如果以严肃和直接的方式交流会导致冲突、困窘或其他风险,运用幽默就能打破紧张尴尬或严肃的气氛,能沟通不同的观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2》增加群体的内聚力幽默直接影响群体的内聚力,使成员对团体产生归属感,Duncan和Feisal.对25个工作团体的社会关系网进行了研究,发现笑话比其它任何东西更能使人们感到他们属于同一个团体。

此外,成员也可以通过运用幽默嘲笑外在团体来增加本团体的内聚力。

《3》提高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或亲和的现象。

拥有幽默感的儿童和成人,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指出具有幽默感的人是高3.4 促进身体健康。

幽默和笑都具有医疗作用的观点已有很长的历史,许多证据证明幽默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研究者们发现,幽默引起的笑能放松肌肉,改善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止痛内啡肽的分泌,降低致使压力的荷尔蒙的分泌,增强免疫能力。

Zweyer在2004年做了幽默与疼痛感的关系的研究,个女性被试被随机分入3个组内,每组被试在观看幽默电影时都有不同的任务:体味快乐的情绪但是不笑;尽力微笑和大笑; 填充幽默注解。

在看电影之前,每个被试都被测量了疼痛的忍耐力,在看完电影20分钟后再次测量痛阈,结果发现,疼痛的阈限值和耐力都有所提高,这种效果在看电影后非常明显并且持续了20分钟。

4 幽默感对生理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4.1 起源:1905年,弗洛伊德对个体幽默感的发展过程和对健康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开启了该问题心理学研究的先河;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幽默感对健康的作用的研究兴趣不断提高。

这些早期的探索和研究,集中于通过幽默的作用效果和个体幽默感的发展过程来证实幽默感对生理健康的有益作用,体现了从哲学思辨向经验性研究发展的脉络。

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快乐主义哲学认为幽默可以使人快乐,快乐使人健康:洛克声明,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了人们的快乐,即使这些外界事物是荒谬的、不合常规的,在费尔巴哈看来,快乐使某一生物处于健康的正常的状态,是十分强健的和安乐的状态。

弗洛伊德(1905)提出在幽默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不协调的判断能力越来越重要。

早期的研究者们都肯定了幽默感对生理健康的有益作用。

这些研究虽相对粗糙和稚嫩,但这些初步摸索和基本探讨,为幽默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发展:1976年,NormanCousins发表了他的幽默疗法的临床康复报告:对自己的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自我治疗,采用每天笑和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方法,最后康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