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一、序言(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数控机床及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柔性、精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越来越完善,广泛应用于机车、汽车、农机等机械制造领域,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的日趋广泛,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加工、数控编程高技能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了解兄弟院校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做好示范校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校组织调研小组,从2013年4月到12月间深入省内和行业内多家兄弟院校,采用问卷、走(信)访和座谈的形式,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跟踪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
1、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及相关政策为抓手,以国企办学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为底蕴,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
实现四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从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注重理论和课堂教学模式,向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从关注知识、关注理论,向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从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实习考试,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转变。
2、产业背景“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建设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预计全国铁路还需购置动车组610组、普通客车10000 辆、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7500 台、货车20 万辆,城市轨道车辆19870辆。
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增加了对装备制造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铁路铁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这次铁路大发展,为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社会需求当前山西省正处于从煤炭、原材料资源型工业城市逐步转型时期,煤都大同也在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改造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是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同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大同地区形成5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6家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培育一个配套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园区;扶持一批重点产品,出台了6项政策措施保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要推进大同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掌握机械制造与加工技能人才,尤其是数控技能人才。
我校是大同市高技能数控操作工的重要培训基地,有责任和义务为振兴地方装备制造业,培养和输送大量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
(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同类职业院校专业基本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找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方向。
1、为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通过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需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与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形成最适合地区经济与行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调研兄弟院校,开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编制一体化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编写与本专业相配套的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建设《数控编程与操作》和《车工实训》课程优质课。
3、为本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依据同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了解其教学方式,为本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依据,从而形成坚持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学徒训练法、模拟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4、为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寻找路径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同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可以借鉴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可实现相应的资源共享。
5、为师资队伍建设寻求经验教师队伍建设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兄弟院校师资队伍的调研,寻找经验,合理规划本专业专任教师数量,使其满足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发展需要;大幅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
6、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一线资料通过调研兄弟院校,找出校园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建设一个具有我校特色,先进实用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了解现阶段同类学校的门户网站、信息化管理平台、数字资源库等数字化校园相关系统的应用情况,考察本校数字化校园系统中各个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在工作模式上与实际过程的吻合程度,从而建设一个能全面提升学校校务办公、管理协调、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生活服务和感知校园环境等信息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三)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省内第一批、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兄弟院校与行业内兄弟院校。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电话访谈、email邮件、网络调研的方法展开。
通过对调查问卷、email邮件、电话记录资料、座谈记录资料以及网络调研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得出调研结论,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
(五)调研内容对同类兄弟院校的办学理念、院系设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结构、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等进行调查,了解我校与同类兄弟院校的差距与优势所在。
二、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现状调研分析(一)长治技师学院(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系1、专业办学情况2、教师队伍及其他(1)拥有一支以高级讲师、讲师和技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24人,兼职教师1(2)配有数控仿真实验室、数控维修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场,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教学实力雄厚。
(3)设有数控机床操作工和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两个专业,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在校学生1600余人。
在校外建有多家生产实习基地,建有师资人才库。
(4)在历届全国、全省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5)2013年开始开展了展示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技能节。
(6)参加机械行业职业教育研讨会、数控多轴培训联盟工作研讨会,从而得到最准确的信息,为学校提供资源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7)进行技术交流会,促进了师生同兄弟院校和企业界朋友的交流,使师生对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认识。
(8)举办教学新秀竞教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9)数字化校园建设较为全面新颖。
(二)太原技师学院(机械系数控加工)、专业办学情况12、教师队伍及其他(1)师资队伍一览表(2)课程主讲教师一览表((4)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5)进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6)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
(7)有很多网页做的不好。
(三)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山西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数控系)1、专业办学情况以培养数控加工人才为方向,有预备技师、高级工两个层次,现有班级数31个,学生人数达1200余人。
毕业生可在各企业单位从事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等工作。
目前实习就业部分企业:北京航天、北京中芯国际、常州豪爵铃木、上海通用、天津禧码诺、华虹-NEC、山西电子科技二所等企业。
2、教师队伍及其他(1)课程设置紧紧根据岗位工作需求,初步开发了既具有技工教育特色又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
具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拥有普通金属切削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数控维修实验机、数控加工仿真教室、CAD/CAM教室等多个校内学习和实训场所。
建设数控实训中心,现有各类机床69台。
机工车间2个,数控车间1个,仿真机房1个、各种软件130节点;各种机床43台。
普通机床有车床,铣床,插床、钻床和刨床等;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等。
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承担教学任务并被聘为专业发展顾问。
(2)一体化教师45%,技师36%。
双师教师多次获得学校、太原市、山西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沈文华老师担任中北大学机器人队队长。
(3)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生产,从纯消耗性实习,逐步转变到以企业产品为依托的工学结合,现已形成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4)专业带头人到德国进行职业教育考察学习,系统地了解了德国作为世界强国其政治和经济体制、教育体系、双元职业教育的模式和运行情况。
(5)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举办“山西冶金高级技工学校首届学生‘技能之星’评比活动”,举办校级技能大赛,通过举行大赛,鼓励广大师生努力钻研技术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为全省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做准备。
(6)推行公开示范课,通过公开课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7)数控机床厂住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8)资源管理系统非常好,但是其他一些网页做的并不好。
(四)四方机车车辆高级技工学校1、专业办学情况2、教师队伍及其他(1)拥有一支理论造诣深厚、专业技艺精湛,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敬业爱岗,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获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青岛市突出贡献技师、四方区拔尖人才称号;多名教师获得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2)教学与实习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满足教学需求。
专业实训基地及与各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的专业教室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
(3)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被誉为“蓝领的基地,状元的摇篮”。
(4)与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中国石油工程安装有限公司、青岛重型汽车制造公司、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颐中烟草机械有限公司、青岛元鼎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莱钢钢结构有限公司、青岛捷能集团、青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前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青岛金能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青岛融佳印务有限公司、青岛中油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合作关系,毕业生供不应求,并得到企业的好评,成为企业中的一线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