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基础 期末考试总复习

病理学基础 期末考试总复习

病理学一、判断题(共20题)(T)1、病理学是界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T)2、心冠状动脉弯曲如蛇行状,说明心脏已发生萎缩。

(T)3、化生能增强该组织对某些刺激的抵抗力,但却又丧失其原有组织的功能。

(F)4、气球样变常发生在严重的肝脂肪变性时。

(T)5、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伴有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色,称为坏疽。

(T)6、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称机化。

(F)7、早期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丰富,所以对痛觉灵敏。

(F)8、“绒毛心”是心包腔的化脓性炎症。

(T)9、脓肿向体表及自然管道穿破,形成沟通两侧的管道叫瘘管。

(T)10、外科缝线、滑石粉等残留在组织内,常可引起局部巨噬细胞增生。

(T)11、肿瘤的转移是实质转移,间质不转移。

(F)12、铁锈色痰是由于肺泡腔有大量纤维素渗出。

(F)13、红色肝样变期的肺泡有大量纤维素。

(F)14、风湿病是一种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化脓性炎症。

(T)15、风湿病主要病变特点是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和风湿小体的形成。

(T)16、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单位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T)17、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壁层上皮增生形成大量新月体。

(F)18、肾盂肾炎是肾盂及肾间质及肾小管的增生性炎。

(T)1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外观混浊呈脓性。

(F)20、阿米巴痢疾肠壁病变粘膜层产生液化性坏死较粘膜下层严重。

二、选择题1、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B)A、自主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自主心跳、呼吸停止;D、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2、坏死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标志是(C)A、细胞体积肿胀;B、细胞内水分的增多;C、细胞核的固缩碎裂溶解;D、细胞浆的浓缩、红染。

3、肺结核病干酪样坏死液化,经支气管咳出后可形成(A)A、空洞;B、溃疡;C、糜烂;D、窦道。

4、肉芽组织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C)A、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炎细胞;D、细胞外基质。

5、来自静脉系统的栓子最常栓塞在(B)A、脑;B、肺;C、肝;D、心。

6、栓塞最常见的为:(C)A、羊水栓塞;B、气体栓塞;C、血栓栓塞;D、脂肪栓塞。

7、股静脉内血栓脱落后,随血液运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为:(D)A、血栓;B、血栓形成;C、血栓栓子;D、血栓栓塞。

8、炎症渗出的白细胞中,常见于急性炎症的为(C)A、浆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

9、炎症的血道扩散中,血液中只有毒素并无细菌的为下列哪种(D)A、菌血症;B、脓毒败血症;C、败血症;D、毒血症。

10、脓细胞指的是:(C)A、变性坏死的巨噬细胞;B、变性坏死的淋巴细胞;C、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D、变性坏死的嗜酸性细胞。

11、诊断肿瘤良恶性程度的组织学依据是(C)A、肿瘤有无包膜;B、肿瘤细胞体积;C、细胞异型性和分化程度;D、细胞排列紊乱程度。

12、常见水肿中,见于身体下垂部的为(A)A、早期心性水肿;B、早期肝性水肿;C、早期肾性水肿;D、各种晚期水肿。

13、常见水肿中,见于面部、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的为(C)A、早期心性水肿;B、早期肝性水肿;C、早期肾性水肿;D、各种晚期水肿。

14、水肿是指(C)A、细胞内液过多;B、细胞外液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D、血管内液体过多。

15、对一般发热不急于用解热药降温是因(D)A、发热可促进传染病康复;B、解热药药效短, 应用它意义不大;C、发热对机体无害;D、热型热程有助诊断和评价疗效。

16、在缺氧的类型中,溺水病人属于(D)A、血液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低张性缺氧。

17、在缺氧的类型中,一氧化碳中毒,皮肤呈樱桃红色,属于(C)A、低张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

18、反映组织摄氧量的指标是(D)A、动脉血氧含量;B、静脉血氧含量;C、静脉血氧饱和度;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9、慢性心瓣膜病中,最容易受累为左心瓣膜,其中心尖区听到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的为(B)。

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0、慢性心瓣膜病中,最容易受累为左心瓣膜,其中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的为(C)。

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

21、下列哪项与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病变不符?(D)。

A、咳铁锈色痰;B、肺泡内大量纤维素;C、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D、肺泡内少量纤维素;22、关于原发性肺结核,下列哪项错误的(C)。

A、肺原发病灶;B、结核性淋巴管炎;C、经支气管播散;D、肺门淋巴结结核。

23、小叶性肺炎属于(B)A、浆液性炎;B、化脓性炎;C、纤维素性炎;D、出血性炎。

24、大叶性肺炎并发肉质变是由于(A)A、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B、纤维蛋白渗出过少;C、感染的细菌毒力过强;D、肺泡壁破坏严重。

25、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C)A、血压持续升高;B、小动脉硬化;C、细动脉玻璃样变性;D、心肌肥大。

26、消化性溃疡的肉眼病理变化中,下列哪项是错的(A)。

A、直径>2.5cm;B、边缘整齐,似刀切;C、切面呈斜斗状;D、单个,圆形或椭圆形。

27、在肾疾病中,肉眼观察为蚤咬肾是下列哪种疾病(C)。

A、膜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肾炎。

D、慢性肾盂肾炎;28、下列哪项符合急性肾盂肾炎:(C)。

A、发病机理为变态反应;B、系膜细胞明显增生;C、肉眼观有大小不等的小脓肿形成;D、肾小管上皮再生明显。

29、伤寒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是(B)。

A、脾肿大;B、伤寒肉芽肿;C、骨髓增生;D、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0、好发于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传染病为(B)。

A、流脑;B、伤寒;C、乙脑;D、菌痢。

31、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的传染病为(D)。

A、流脑;B、乙脑;C、伤寒;D、菌痢。

32、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脑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主要是(C)A、浆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

33、肠伤寒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的时期是(D)A、潜伏期;B、髓样肿胀期;C、坏死期;D、溃疡期。

34、细菌性痢疾:(D)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B、溃疡呈坏形与肠轴垂直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D、溃疡呈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三、填空题1、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疾病时客观检查的异常变化称为(体征)。

2、疾病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四个时期。

3、细胞、组织的适应主要有(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四种。

4、细胞、组织的损伤表现为变性和(死亡)。

其中变性有(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三种。

5、细胞、组织的修复主要有(再生)、(纤维性修复)两种,6、充血是器官和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其中(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在重要器官的淤血中,肝淤血肉眼的特征性病变为(切面呈红黄相间的花纹);肺淤血肉眼的特征性病变为(切面可挤出泡沫状液体)。

7、在活体的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8、梗死根据病灶含有血量不同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种类型。

9、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症称(感染)。

10、炎症的局部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增生)。

11、渗出性炎症可分为(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炎症四种。

12、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三种。

13、肿瘤的扩散主要有(直接蔓延)、(转移)两种。

14、脱水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三类。

15、在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中,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呼吸系统的呼吸变慢变浅;泌尿系统出现反常性(酸性)尿;细胞自身调节出现的(低钾)血症。

16、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

17、休克指机体遭受强烈刺激时,引起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组织细胞代谢紊乱、结构损害使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特征。

18、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病变,反复发作。

可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纤维化期)三个病理时期。

19、动脉粥样硬化病可分为(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复合性病变期)四个病理时期。

20、高血压病的病变部位为全身(细小)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为全身(大中)动脉。

高血压病可分为(功能紊乱期)、(动脉系统病变期)、(器官病变期)三个病理时期。

21、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三种。

22、细菌性肺炎属渗出性炎症。

其中大叶性肺炎属(纤维素性)炎症;可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四个病理时期。

23、溃疡病镜下可分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四层。

24、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属(变质性)炎症。

25、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两种学说。

26、肝硬化的镜下病理变化为(广泛的假小叶形成)、(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

27、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增生性)炎症。

28、急性肾盂肾炎是以肾小管、肾盂和肾间质损害为主,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

29、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性炎)炎症(纤维素样炎症)。

3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染,在血液中繁殖引起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软脑膜病变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31、结核病为机体感染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

以肺结核最常见,其中原发性肺结核病为机体(第一次)感染的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为机体(再次)感染的肺结核病。

3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原发综合征为(肺内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

3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由苍蝇传播经(消化道)感染。

易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34、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传播引起,属(变质性)炎症。

四、名词解释1、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梗死:组织或器官因血流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3、炎症: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4、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5、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恶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

6、缺氧:指因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而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