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调研分析及对策浅谈

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调研分析及对策浅谈

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调研分析及对策浅谈
一、我区残疾人概况
二、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残疾人就业更为困难,深层次就其原因,简析如下:
(一)从社会总体上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每年新增劳动力一部分,富余农民工进城务工一部分,下岗职工一部分,以前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一部分,本身就僧多粥少,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社会的就业形式都很严峻。

残疾人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从残疾人自身条件来看,参与社会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我区文盲或半文盲占到37%,高中(中专)只占8.8%,高中(中专)以上为零;二是职业技能水平较低。

目前,有关部门的培训尚未将残疾人纳入其中,残疾人参与培训面窄。

即使是参加培训的,也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

三是由于自卑心理,导致参与社会意识不强,就业观念较差。

许多残疾人认为残疾就是无用,生活就是要靠家庭、靠政府,心里没有工作的概念,个人不想外出参加工作,家人也有同样的想法,类似想法的残疾人较多。

其中我区有就业能力却无就业愿望的有35人,其中属于一级劳力年龄有15人。

(三)从社会角度来看,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歧视
很多人认为健全人,甚至大学生都就不了业,何况残疾人。

在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中,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以编制问题为由,不愿安排残疾人;部分企业单位也不配合,有的企业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愿
意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区目前安排残疾人的企业比例较低。

(四)从扶持政策上来看,对残疾人优惠的措施不够,执行力度也不够
一是政府尚未出台优惠残疾人的具体办法,残疾人个体就业凭《残疾人证》很难享受税费减免,而凭《下岗证》和《就失业登记证》的却可享受税费照顾;二是有优惠的方面但未惠及整体,保障措施未跟上。

为了照顾残疾人的利益,国家规定福利企业必须为残疾人办理保险。

但超过45岁的就不能办理养老保险,而福利企业没有参加保险的残疾人又不能计为安残退税的人数,这就使得福利企业不愿招收年满45岁的残疾人。

因此,45岁以上残疾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三是对创办福利企业支持不够,认为没有税源,创造不了经济效益,不同意引进福利企业,使福利企业的发展受限;四是就业服务机构对残疾人就业关注程度不够,认为推荐残疾人就业难度大,成本高。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途径
该如何才能帮助残疾人促进就业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方面:(一)对残疾人进行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主精神。

如对我区有就业能力而无就业愿望的35人(尤其是一级劳动年龄的15人)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就业,做到自食其力。

(二)加大残疾人就业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重视程度。

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报道活动,努力使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企业法人都熟知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引导残疾人依法维权。

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要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