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8年10月,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经验交流会在我省举办。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 秸秆就地露天焚烧B.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C. 消除农村黑臭水体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2. 用化学用语表示Na 2O + 2HCl===2NaCl + H 2O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 B. Na 2O 的电子式:Na +2[··O ······]2-C. H 2O 的结构式:D. Na +的结构示意图: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l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铝箔B. Fe 2O 3粉末呈红色,可用于制颜料、油漆C. NaClO 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 HNO 3有酸性,可用于洗涤附有银镜的试管 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 ·L -1NaHCO 3溶液:K +、Al 3+、NO -3、SO 2-4B.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Mg 2+、Na +、SO 2-4、NO -3C. 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的溶液:NH +4、K +、Cl -、I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10-12 mol ·L -1的溶液:NH +4、Ca 2+、Cl -、AlO -2 5. 下列关于Cl 2的制备、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备Cl 2B. 用装置乙除去Cl 2中的HClC. 用装置丙收集Cl 2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6.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a 2O 2与CO 2反应生成O 2B. 铁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 NH 4Cl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D.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生成Al(OH)3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KClO 3溶液和浓盐酸反应:ClO -3+Cl -+6H +===Cl 2↑+3H 2OB. NaHSO 3溶液和NaClO 溶液混合:HSO -3+ClO -===HClO +SO 2-3C. 酸性KMnO 4溶液和双氧水混合:2MnO -4+5H 2O 2===2Mn 2++5O 2↑+6OH -+2H 2OD. NaHCO 3溶液加入少量的Ca(OH)2溶液:Ca 2++2OH -+2HCO -3===CaCO 3↓+CO 2-3+ 2H 2O 8. 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位于第ⅣA 族,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 原子半径为同周期中最大,W 与Y 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 原子半径:r (X)<r (Y)<r (Z)C. X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W 的弱D.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弱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Cu ――→O 2△CuO ――→H 2SO 4(aq )>CuSO 4(aq)B. SiO 2――→NaOH (aq )Na 2SiO 3(aq)――→过量SO 2Na 2SO 3(aq)C. NH 3――→催化剂、△O 2NO ――→H 2O HNO 3(aq) D. Fe 2O 3――→HCl (aq )FeCl 3(aq)――→蒸干无水FeCl 3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 反应3Si(s)+2N 2(g)===Si 3N 4(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1 mol Cl 2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6.02×1023D. 常温下,pH =2的醋酸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丹参醇可由化合物X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 、Y 和丹参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 X →Y 的反应为消去反应C. 用FeCl 3溶液可鉴别Y 和丹参醇D. 丹参醇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1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将Fe(NO 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 3)2已变质 B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和(NH 4)2SO 4饱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C 向2 mL 0.5 mol·L -1NaHCO 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 -1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白色沉淀和气体分别为CaCO 3和CO 2D向溶有SO 2的BaCl 2溶液中通入气体X ,出气体X 具有强氧化性现白色沉淀13.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2SO 2(g)+O 2(g)2SO 3;ΔH <0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说明t 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体系的压强B. 图乙是常温下碳钢浸没在NaCl 溶液中腐蚀速率与NaCl 浓度的关系曲线,说明在NaCl 浓度较高时溶液中O 2的浓度减少,正极反应减慢导致腐蚀速率降低C. 图丙是金刚石与石墨氧化生成CO 2的能量关系曲线,说明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的ΔH >0D. 图丁是常温下AgCl 和Ag 2CrO 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说明阴影区域只有Ag 2CrO 4沉淀 14. 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 2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 的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2a <b 时,则一定存在:c (Na +)>c (CO 2-3)>c (OH -)>c (H +)B. 2a =b 时,则一定存在:c (OH -)=c (H 2CO 3)+c (HCO -3)+c (H +)C. b <2a <2b 时,则一定存在:c (HCO -3)c (CO 2-3)>c (H 2CO 3)c (HCO -3)D. a =b 时,则一定存在:2c (Na +)+c (H +)=c (OH -)+3c (CO 2-3)+2c (HCO -3)+c (H 2CO 3)15. 在初始温度为T 时,向三个密闭的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A(g)+3B(g)2C(g);ΔH <0,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容 器 容器类型初始 体积 反应物投入量/mol反应物的平 衡转化率α平衡时C 的物 质的量/mol平衡 常数KA B C Ⅰ 恒温恒容 1 L 1 3 0 α1(A) 1.2K 1 Ⅱ 绝热恒容 1 L 0 0 2 α2(C) x K 2 Ⅲ恒温恒压 2 L26α3(A)yK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1.2,y <2.4B. α1(A)<α3(A)C. K 2>K 3=2512 D. α1(A)+α2(C)>1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16. (12分)以硫酸渣(含Fe 2O 3、SiO 2等)为原料制备铁黄(Fe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1) “酸溶”中加快溶解的方法为 (写出一种)。

(2) “还原”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①“沉铁”过程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用CaCO 3“沉铁”,则生成FeCO 3沉淀。

当反应完成时,溶液中c (Ca 2+)/c (Fe 2+)= 。

[已知K sp (CaCO 3)=2.8×10-9,K sp (FeCO 3)=2×10-11](4) “氧化”时,用NaNO 2浓溶液代替空气氧化Fe(OH)2浆液,能缩短氧化时间,但缺点是 。

(5) 焦炭还原硫酸渣炼铁能充分利用铁资源,在1 225 ℃、n (C)/n (O)=1.2时,焙烧时间与金属产率的关系如右图,时间超过15 min 金属产率下降的原因是 。

17. (15分)某研究小组拟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染料G 。

合成路线如下:(1) G 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写出两种)。

(2) A →B 的反应类型为 。

(3) E 的分子式为C 17H 19O 3N ,写出E 的结构简式: 。

(4) C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均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水解产物之一是α氨基酸。

(5)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 (12分)实验室以食盐为原料制备焦亚硫酸钠(Na2S2O5)并测定其纯度,流程如下:已知:① Na2SO3+SO2===Na2S2O5,5C2O2-4+2MnO-4+16H+===10CO2↑+2Mn2++8H2O;②焦亚硫酸钠与强酸接触放出SO2,并生成盐。

(1)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流程中X的化学式为。

(2) 0.5 mol Na2S2O5溶解于水配成1 L溶液,该溶液pH=4.5。

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所示,写出Na2S2O5溶于水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实验步骤依次如下:步骤1:准确称取20.00 g产品于反应容器中,加入稍过量的2 mol·L-1的H2SO4溶液,蒸馏;将产生的SO2用200.00 mL 0.500 0 mol·L-1酸性KMnO4溶液吸收,完全吸收后,加水稀释得到吸收液250 mL。

步骤2:准确量取25.00 mL吸收液,用0.100 0 mol·L-1的K2C2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K2C2O4标准溶液48.00 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