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耀、庆”等5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我不能失信)
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2:出示词语)
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3:生字田字格课件:)
耀庆盼歉叠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盼歉”,后鼻音“庆”。

(2)识记生字
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广+大=庆”“目+分=盼”“兼+欠=歉”
猜谜语:“鸦背夕阳红”谜底是“耀”。

(3)形近字比较:桑一叠歉一谦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
①失信: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②道歉: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

③歉意:抱歉的心意。

④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6.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5)
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教师板书:诚实守信)
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一)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1.默读课文,把能反映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2.交流。

A、(课件出示6)“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说。

宋庆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爸爸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当时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问———,庆龄回答说———)
指名朗读。

B、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候,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课件出示7)
指导朗读: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可以看出什么?(“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C、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一旁说——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课件出示8)D、当爸爸妈妈回来后,妈妈心疼宋庆龄一人在家时,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课件出示9)
你认为宋庆龄的做法对吗?生活中,你遇到同样的事应该怎么处理?
预设:宋庆龄的做法是对的,她是在坚持正确的做法,不管别人怎么做,做了什么,只坚持做好自己就够了。

预设:今后要像宋庆龄学习,坚持做好自己,不能因为一些诱惑或原因,而失去自己的初衷,正确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做的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指导朗读。

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相机(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提示:以后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四、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分角色表演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通过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讨论理解,明辨是非。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好不好?
(宋庆龄做的非常正确,无论怎样,她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学生明辨是非,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俗话说“一诺千金”。

出示关于诚信的名言。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确了文章主旨。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诚实守信
语言动作神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
考。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统揽全篇,整体感知。

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抓词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放手让学生去学,我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会。

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接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重点句段,边读边体会。

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

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

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

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明白写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来描写。

课堂上只有充分地读,反复地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

在此基础上我安排讨论理解,明辨是非。

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不足之处: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放”。

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

如果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

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

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