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波技术 第四章 微带和表面波波导
微波技术 第四章 微带和表面波波导
同轴线
扁带同轴线
带状线
3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WBJS
带线
带状线具体结构
– 两块相距为b的接地板,中间放入宽w,厚t的导体,中间填入均匀 的介质。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5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特性阻抗
– 空气微带Zc0的精确解由Wheeler给出,闭式解由Gupta给出 – Gupta的工作分为分析和综合两大部分 – 1.分析工作(Z01=Zc )
分析问题
求解 Z01 , e
已知 W / h, r
60 h W Zc ln 8 0.25 h e W 1 2 r 1 r 1 h W 1 12 0.04 1 e 2 2 W h
1
W k th , 2b 1 1 ln 2 K (k ) 1 K (k ) 1 1 ln 2 1
0≤k≤0.7 0.7≤k≤1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1/ 2
r 1 0.11 0.23 r 1 r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10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2 x m 2 1 3 1 x t x b
上述公式对于范围W/(b-t)<10 ,精度可达0.5%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0 g e
– (a)和(b)Zc相同
Zc
Zc0
e
– g和Zc0分别表示空气中的波长和特性阻抗, Zc0是一个不随介 电常数变化的不变量。从概念上,考虑到局部填充,显然有
e< r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1
WBJS
14
WBJS
带线的衰减
2.导体衰减常数(用微扰法求出,近似为)
2.7 103 Rs r Z c A ( r Z c 120) 30 (b t ) c 0.16 Rs B ( r Z c 120) Z cb
A 1 B 1
2W 1 b t 2b t ln bt bt t
基本概念
4.严格说来,微带不是TEM波传输线,可称之为准TEM模 (Quasi—TEM mode),然而作为工程分析,这种概念和精 度已足够满足要求。同样,它也是宽带结构。 5.容易集成,和有源器件、半导体管构成放大、混频和振
荡。
– 常用的基片有两种:
氧化铝Al2O3陶瓷r =90~99 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r =2.50左右
23
WBJS
微带的特性阻抗
– C1是微带的分布电容,如果我们令C01表示介质全部为空气时候的 分布电容,则有
C1 C01 e , Z c
1 c
e
C01 e
1 cC01 e
Zc0
e
Zc 0 Zc e
– 根据上述思路,问题发生了转化,求微带Zc的问题转化为求空 气微带Zc和等效介电常数e的问题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17
WBJS
微带线
基本概念
– 如果说带线可以看成是由同轴线演变而成的,那么微带则可以看 成是双导线演化而成的
w h er
t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尺寸选择
– 带状线传输的主模是TEM波,但是如果尺寸选择不当,会出现高 次模TE模和TM模 – TE模和TM模最大截止波长分别为
(C )TE 2W r 10 (C )TM01 2b r
– 所以尺寸选择的原则是
W < min 2 r b< min 2 r
W / h>1宽带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7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 2. 综合工作(Z01=Zc )
分析问题
已知 W / h, r
求解 Z01 , e
首先判断参数A
Z 1 A c r 60 2
2 3
1 t 2 b
2
– 上式中 Pmax是最大入射峰值击穿功率,单位KW; ——驻波比VSWR; P——大气压(atm); b——单位 cm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16
WBJS
功率容量和尺寸选择
带线
历史:
– 六十年代以来,在微波工程和微波技术上,出现了一次不小的革 命,即所谓MIC(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微波集成电路。其 特色是体积小、功能多、频带宽,但承受功率小。因此被广泛用 于接收机和小功率元件中,并都传输TEM波。
作为这一革命的代表产物是是带状线(Stripline)。它可以 看作是同轴线的变形
W / h≤1窄带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6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 宽带解
120 1 Zc e W 1.393 0.667 ln W 1.444 h h 1/ 2 r 1 r 1 h e 1 12 2 2 W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4
WBJS
微带的特性阻抗
– 微带的电容分布
C1 C p 2C f
– W愈大特性阻抗愈低,h愈大特性阻抗愈高
w h
Cf Cp
t Cf er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5
WBJS
特性阻抗
带线的电容
C'f C'f W
– – – – 带线电容分成板间电容Cp和边缘电容Cf′。 W/b愈大,C愈大,特性阻抗Z0愈小。 W/b愈大,Cf′影响愈小。 带线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框图
Cp Cp
19
WBJS
基本概念
3.结构上微带属于不均匀结构
– 为了处理方便经常提出有效介电常数(它是全空间填充的),注意 是相对的。
等效介电常数的定义图(a)和(b)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20
WBJS
基本概念
– (a)和(b)的g 相同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8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1.带线分析
– 零厚度带线(t/b<<1)主要是S. B. Cohn的工作
Zc 30 K (k ) r K (k ) k 1 k 2 k k k k
18
WBJS
基本概念
1.微带的第一个特点是非机械加工,它采用金属薄膜工艺, 而不是象带线要做机加工。
基片
打孔
蒸发
微带工艺
光刻
腐蚀
电镀
2.一般地说,微带均有介质填充,因此电磁波在其中传播 时产生波长缩短,微带的特点是微。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C'f C'f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6
WBJS
特性阻抗
– 带线研究的主要问题
特性阻抗
衰减
功率容量
尺寸设计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7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特性阻抗
– 从80年代开始国外做了大量的闭式(closed form)工作,即仔细算 出各种情况,然后用简单的闭式给以拟合、逼近,用计算机程序 代替图表曲线。闭式的工作包括分析和综合两个部分
A≥
0≤A≤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12
WBJS
特性阻抗的闭式
Zc r A 30
– 有限厚度带线
W W0 W b b b W0 8(1 x) e A 0.568 b eA 1
Microwave Engineering:stripline & microstrip
WBJS
带线和微带线
Stripline and Microstrip
Microwave Engineering: stripline & micros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