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学 头痛

神经病学 头痛

头痛
典型首发症状,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
目的要求
掌握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
熟悉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表现、治疗
头痛?
头痛(headache) 指局限于头颅上半
部,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 部位的疼痛。
头痛的分类
原发性头痛(特发性)——无某一确切病 因,多为良性病程,如偏头痛、紧张型头 痛等
重度(影响日常生活);上楼或其它类似的日常生活使 之加重。 (4)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1项: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 畏声。 (5)排除其它可能疾病。
伴典型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2004年)
有先兆的偏头痛:
A. 至少2次发作并符合B-D项标准 B. 先兆至少包括以下1条,但无运动无力症状。
1. 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2. 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3. 完全可逆的语言功能障碍 C. 至少符合以下2条 1. 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2. 至少1个先兆的症状≥5分钟和(或)不同先兆症状
c.复杂型 d.偏头痛等位症e.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f.晚发型偏头痛
4.偏头痛持续状态:72小时
偏头痛的临床特点
1. 发作性: 持续4-72小时 2. 头痛部位:偏侧性(≥60%) 3. 头痛程度:中至重度(VAS 5-10分) • 头痛性质:搏动(炸裂)样剧烈痛 • 影响因素: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4.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 5. 有或无先兆
无先兆偏头痛
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 1. 反复发作的眶周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
搏动性 2. 缺乏典型先兆 3. 发作时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
止 4. 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发作频率更高
有先兆偏头痛:约占10%
➢ 前驱症状: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 意力不集中 和打哈欠等
➢ 先兆:典型偏头痛发作前短暂的神经症状。一般 在5~20分钟内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 视觉先兆——最常见,常为双眼同向症状 感觉先兆和运动先兆——少见
头痛
头痛的诊断
1.病史采集:头痛的起病方式、发作时间、头痛的部位、性 质、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发作频率 注意: (1)头痛诱发因素、前驱症状、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 (2)患者年龄与性别、睡眠和职业状况、既往病史和伴 随疾病、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和家族史等 (3)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 基础之上
曲普坦类)和非特异性止痛药(如NSAIDs) 轻-中度头痛:单用NSAIDs 中-重度头痛:选用特异性治疗药物 伴随症状:止吐剂、镇静剂等
偏头痛的治疗
预防性治疗: 适应于:A.频繁发作;B.急性期治疗无 效,或因副作用或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 治疗者;C.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 药物:心得安、西比灵、阿米替林、丙 戊酸
连续出现≥5分钟 3. 每个症状持续5-60分钟 D. 在先兆发生的同时或60分钟内出现符合无先兆偏头痛B-D标准的头痛 E.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单侧、反复密集发作 2.紧张型头痛:双侧
偏头痛的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
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发作期的治疗:特异性药物(如麦角类制剂、
继发性头痛——涉及各种颅内病变,为器质 性病变所致,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等
头痛的发病机制
机械、化学、生物刺激、体内生化改变 颅内痛敏结构(如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第Ⅴ、Ⅸ、Ⅹ颅神经等)
颅外痛敏结构(如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第2、3颈神经、眼、耳、牙齿 等)内的痛觉感受器 感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
通常呈持续性钝痛 体检:可发现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点 诊断分型:偶发性发作性/频发性发作性/慢
性紧张型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治疗
药物治疗:对症止痛和抗抑郁 非药物治疗:心理疗法
低颅压性头痛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headache)
脑脊液压力降低(<60mmH2O)导致的头痛,多 为体位性
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 肌麻痹。
特殊类型偏头痛的分型:
(1)慢性偏头痛:发作>15天,连续3个月或以上, 排除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
(2)偏头痛持续状态: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 且程度重。
偏头痛的诊断
发作类型 家族史 神经系统检查 脑部CT、CTA、MRI、MRA检查排除脑血管疾
以双侧枕部或额部多见 患者在直立15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 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硬膜外血贴疗法;对
症治疗
病例讨论
1.患者,男性,63岁。 2.因“左侧额部胀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由浦南医院转入我院急
诊神经科就诊。当时在浦南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心电图,电解质、心梗三项基 本正常,当时考虑急性胃肠炎于保护胃粘膜、抗炎等治疗后症状无 好转转来我院。 3.患者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既往有头痛病史,劳累、缺少睡眠时发作,偶伴恶心、 呕吐、畏光畏声,睡眠休息或服用散利痛症状缓解。此次发作头痛 较前加重,且服用止痛片症状无缓解。曾多次检查头颅CT无异常。 4.体格检查:神清,呼吸平稳,对答切题,查体合作,颅神经检查 阴性,颈软,心肺检查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压150/90mmHg。
2.体格检查:全面详尽 3.辅助检查:神经影像学、腰穿脑脊液
头痛的防治原则
➢ 病因治疗:颅内感染——抗感染治疗 颅内高压——脱水降颅压 颅内肿瘤——手术切除
➢ 对症治疗:如止痛 ➢ 预防性治疗:针对慢性头痛反复发作者
偏头痛
病因
内因:1.具有遗传易感性,多有家族史 如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内分泌、代谢因素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药物
B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儿 ) 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和托吡酯类) 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 原则:小剂量,逐渐加量,至少三个月,有效 维持治疗6-12个月。
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
又称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 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20岁左右发病 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
性疾病 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5-HZ),三叉神经节损
害可能是偏头痛产生的神经基础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共同表现: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 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 遗传背景。
各分型偏头痛的各自表现
偏头痛(migraine):主要类型
1.有先兆的偏头痛 2.无先兆的偏头痛 3.特殊类型偏头痛 a.偏瘫性b.基底动脉性
病例讨论(续)
该患者在医生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四肢 强直阵挛发作,予以安定静推后抽搐止,拟复查头颅CT,在途中 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返回急诊抢救室,经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等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无法接受,大闹抢救室。 从这一真实病例,我们需要分析 1.患者可能的死亡原因? 2.患者既往头痛和这一次有什么区别? 3.你认为急诊医生处理妥当吗?该如何完善? 4.在日常头痛的诊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
病等颅内器质性疾病
HIS(2004年)偏头痛诊断标准 (1)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2)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无先兆的偏头痛:
(1)符合2-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 (2)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 (3)具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单侧性;搏动性;中至
诱发因素:强光、过劳、应激、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 紧张、情绪不稳等。 食物: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 含苯乙胺的巧克力、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及葡萄酒 等。 药物:口服避孕药、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等
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学说: 1.血管学说:偏头痛是原发性血管疾病 2.神经学说: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功能紊乱
有先兆偏头痛临床表现
1. 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 2. 同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 3. 伴随症状与无先兆偏头痛相似; 4. 活动——加重;睡眠——缓解; 5. 持续4~72小时;消退后倦怠、乏力、纳
差、烦头痛:
头痛反复发作,其发作的同时或4天 内出现头痛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最常 受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