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因里希法则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的启示“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

海因里希认为,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二十九件“轻度”的灾害,还有三百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二十九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三百件潜在的安全隐患。

前几天,公司对在中远船务集团安监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白云山”浮船坞上5吨门座起重机严重安全隐患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处理,说明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已经被公司安委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了公司从重从快治理安全隐患,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决心和信心。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中国“零缺陷之父”杨钢博士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中提到一个案例:美国的一家航运公司,内部每年都评选一次最优秀的船队,这个船队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出海的过程中出现事故最少。

有一个船队每一年都会被评上,因为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这个船队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事故。

当有人问及这个船队为何如此优秀时,那个船队的海员说:“我们只是定期进行细心的船舶检修,尤其是航行前。

因为我们知道,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仅此而已。

”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记得海尔集团有句名言:什么是不容易?能够把别人认为容易的事成千上万遍都做到位,就是不容易。

说到底,企业的安全事故预防就是要求员工每天都把“容易的事”做到位,比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不进行违章操作、适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等等,将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很多事故就根本不会发生了。

诚然,事故的发生虽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人们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如果所有企业和员工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学习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在事前就把危机化解的“预防式英雄”,建立起一套健全严密的事故防范系统,稳打稳扎,措施得力,很多企业的“流血事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以挽回,很多家庭可以继续享受幸福团圆。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编辑本段]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

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

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

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

[编辑本段]连锁过程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编辑本段]五个因素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

(2)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下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坠落、物体打击等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

(5)伤害: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

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

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

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编辑本段]意义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

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

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几乎每个安全管理者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都要提到海因里希(Heinrich)法则。

海因里希是个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曾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通过这些数据,海因里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这一法则就是海因里希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子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在美国,有一个机械师几年来一直用手把6寸宽的皮带挂到29寸正旋转的皮带轮上,在最后一次的操作中,因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没有使用拨皮带的杆,终于被皮带轮绞入而碾死。

这位机械师的操作有四个问题:一是站在摇晃的甲板上,二是穿宽大长袖的工作服,三是没有使用拨皮带的杆,四是皮带轮正旋转。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错误的上皮带的方法每天都使用,达数年之久。

查阅他四年的病志,也就是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曾有33次手臂擦伤的治疗处理。

这个比例估计为1200:33:1。

这1234次的事件,都是错误操作。

但开始几次错误操作并没有让他出现大的伤亡事故,所以他就以为这种错误操作并不会使他出现大的伤害事故。

虽然他的每一次错误操作都有可能发生重伤事故,但是由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存在,这位机械师的错误操作导致重伤事故,这是必然的。

错误操作的次数越多,发生事故的几率就越接近1,直至最后发生重伤事故。

最终这位机械师的死亡说明了这一点。

要不发生被轮子绞入而碾死的事件,就只有不冒险,遵守规定,让飞转的轮子停下来,再进行挂皮带的操作。

对照海因里希法则,我们企业的一些长期习惯性操作,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以前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不代表以后也不发生重大事故,从上例机械师死亡事故,可以吸取很好的教训。

天脊安全教育引入“海因里希”法则 2005年11月30日04:27 山西日报本报讯“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给企业长周期稳定运行所带来的显著成绩,天脊集团的职工深有感触。

职工安全教育引入“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不仅从工艺过程、设备结构等深层次找到了最佳安全结合点,更重要的是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等深处入手,让职工养成良好习惯,使之变成自觉的行动。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天脊集团通过“海因里希”法则告诉全体职工: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生产,达到零事故,就必须首先消灭300,从源头上扼制事故的发生,当消灭了300,29和1自然就灰飞烟灭。

在实践工作中,天脊集团广大职工和安全管理人员找到了消灭300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引深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用检查来发现和消除隐患,用教育来规范行为、控制违章。

海因里希法则2007/07/12 20:29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29件轻度灾害,还有300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