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经》运气学说及其临床运用(2010)

《内经》运气学说及其临床运用(2010)


表7 庚寅年主运、客运表
运序
主 运 客 运

木 少角 金 太商

火 太徵 水 少羽终

土 少宫 木 少角初

金 太商 火 太徵

水 少羽 土 少宫



运气学说基本原理的数学表述
• y=f(x)„„(1)
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 x=z{φ (t),θ (t),ξ [φ (t),θ (t)]}„„(2)
气候x是以五运φ (t),六气θ (t),运气合参 ξ [φ (t),θ (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 是 以时间t为变量的函数φ (t)、θ (t) • 将(2)代入(1),可得:

(2)太少相生: 太,即太过、有余,五音中的“太”,表示 本调式节奏强烈,旋律激昂向上;少,即不及、 不足,五音中的“少”,表示本调式节奏缓慢, 旋律低沉。 五运之太少,表示本运之气变化太过或不及。 年干岁运属阳为“太”,属阴为“少”。又因阴 阳互根,“阴以阳生”“阳以阴长”,因此“太 少相生”即阴阳相生之义。 五音太少相生,是反映五行阴阳之气的相互 资生,这是自然气候变化的一种规律。太少反复 相生,阴阳相互作用,于是才有正常的运动变化, 才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4、干支纪年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 与期。” (1)干支配合规律: 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如此循环往复,其 60年为一周期,即一“甲子”。 如下所示: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壬 癸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戌 亥


2、主运 指分主一年五季气候正常变化的五运之气。因 这些变化历年不变,周而复始,故称为“主运”。 主运的推算:将一年分为五个运季,每运时间 为365.25日/ 5=73日5刻。初运自大寒日开始, 为木运,以相生之序排列如下: 初运木,大寒日始;二运火,春分后13日始 三运土,芒种后10日始;四运金,处暑后7日始 五运水,立冬后4日始。 各运的特点:与五行特性相一致,其气候、物 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生理变化也表现出相应的五行 特性。
表3 十二地支与四时五行配属
四季时 季春 季夏 季秋 季冬 秋 孟 仲 冬 孟 仲
四时 五行 方位
春 孟 仲
夏 孟 仲
木 东
火 南
土 中
金 西
水 北
地支 寅 卯
当位 否 是
巳午
否是
辰 未 戌 丑

申酉
否是
亥子
否是
由表3可见,寅卯配东方木、巳午配南方火、申酉配西 方金、亥子配北方水。而丑未辰戌四季月,配以中央土, 此即“土不独主时,而寄旺于四季”之谓。
(1)天干配五行 ①天干配五行方位: 东—甲乙木,应春;南—丙丁火,应夏; 西—庚辛金,应秋;北—壬癸水,应冬; 中—戊己土,应长夏。 ②天干化五运: 据《素问·五运行大论》:“土主甲己,金 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即: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寅化木,戊 癸化火,所谓“天干化五运”或“十干统运”。
二、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及计算方法


(一)干支甲子
1、干支甲子的含义 (1)干: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十干”。十干最初是古代物候 的符号,如甲,是种子生机发动,牙胞初裂将破 甲壳而出的状态,《后汉书· 章帝纪》曰:“方春 生养,万物孚甲”;乙,初生之芽尚乙屈的状态 等。 干,又作为记日的符号。作为天日次第的符 号,始于殷代之前。颜师古注《汉书》:“干, 犹个也”,十干即十个,又因用其计天日次第, 故又称“天干”、“十天干”。
• • • • • • •
① 古今气候变化的差异; ② 古今疾病谱的变化; ③ 古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 ④ 古今思想观念的改变; ⑤ 当代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⑥ 强调气象因素而忽略地理因素的影响; ⑦ 只强调60年的变化规律,但现代研究证实气象 变化的多周期性规律; • ⑧ 60年一周期变化的固定格局,尚不能反映气候 变化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应继承其基本学术原理和研究思路,在此 基础上发扬完善,克服其局限性,提高其准确性。
运又有“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之说:

(1)五音建运: 以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角(3)、徵(5)、 宫(1)、商(2)、羽(6)为符号,分别建于木、 火、土、金、水五运之上,然后根据五音的太、 少,来推求主时五运的太过和不及。
表4 五运运序配五音表 运序 主运 五音 主时 初运 木 角 春 二运 火 徵 夏 三运 土 宫 长夏 四运 金 商 秋 五运 水 羽 冬
②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 《素问· 五运行大论》曰:“子午之上,少 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 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 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所以如此,乃因十二支正化、对化的关系。一是 与十二支所在位置有关,二是与所主时令有关。
图1 十二支正对化图


3、干支的五行属性
内容简介
• • • • • 1. 2. 3. 4. 5. 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及计算方法 运气对气候、生物及人体的影响 运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运气学说现代研究概况
一、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 运气—五运六气。 • 运气学说—我国古代探讨天时气象变化规律,及 其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学说,其内容涉 及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 学、医学等学科。 • 1、五运: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分别配 以天干,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用来推 测每年“岁运”和“五季”气候变化。


岁运的推算: 是以“天干纪运”的方法,按《太始天元册》 所载古天象“天干化五运”而定。 《天元纪大论》云:“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 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即:甲己岁-土运 乙庚岁-金运、 丙辛岁-水运 丁壬岁-木运、 戊癸岁-火运

这是根据古天象的变化而确定的: 图2 五运经天图 据《太始天元册》载: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 戊分;黅天之气,经 于心尾己分;苍天之 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 昴毕;玄天之气,经 于张翼娄胃。所谓戊 己分者,奎壁角轸, 则天地之门户也。”

(2)地支配五行 以十二地支配十二月,按四时五行方位而定。
运气学说建立的客观依据
• 运气学说从宇宙节律来探讨气候变化,不仅 有着深刻的天文学背景,同时在气象、历法、物 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 运气学说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古人长 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来的,是古人长期以来认 真观察自然界气候变化现象,以及对人体生理、 病理方面的影响总结出来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 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 应,便是运气学说提出的客观物质基础,因此是 唯物主义的。


(2)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十二支最初也 是物候符号,如《史记· 律书》:“寅,言万物始 生蚓然也;……卯之为言茂也……。”寅为万物 开始萌动,由萌动而初茂为卯。因其表示地之生 物演变之象,故又称为“地支”。 地支计象,是与一年十二月份生物发展形象 相吻合,因而又把十二支分建于十二月,称为 “月建”。 (3)甲子: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 相合,60年一周期,故称“甲子”。

2、干支的阴阳属性 (1)干支之阴阳:天干为阳,地支为阴。 (2)天干之阴阳:本河洛之理,《类经图翼》: “阳数奇而属天,阴数偶而属地„„天数五,一三 五七九;地数五,二四六八十。” 表1 十天干阴阳属性 阳干 阴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地支之阴阳: ①奇偶阴阳: 表2 十二地支阴阳属性 阳支 阴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运气学说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
• 运气学说是以“人与天地相应”的天人整体 观为其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运用了 “天地之道”阴阳五行学说,以其为理论核心, 并运用了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等理论, 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以60年为周期的气候运动变 化规律和发病规律。并运用天干、地支等作为演 绎工具符号,用以推测各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 情况,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二)五运
五运,是指五方五行之气的运动,这是影响 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指木运、火运、 土运、金运、水运。五运既概括了一年五季气候 变化的运动规律,也总结了统主一岁的五种气象 运动规律。因而五运又分为“岁运(大运)”、 “主运”和“客运”。 1、岁运(大运) 岁运是指主管全年的五运之气,可用其说明 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故又称为“大运”。

2、六气: 是将存在于空间的风、火、暑、湿、燥、寒 三阴三阳六种气候变化要素,分别配以地支,用 来推测每年“岁气”和“六节”的气候变化。这 是古人从气候的节段区划和特征所总结出的三阴 三阳六种不同的气旋活动,是气候变化的空间因 素。 • 3、运气: 五运六气二者结合起来,可反映每年气候变 化空间因素和地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
表6 太商(庚)年五步推运表 运序 初 二 三 四 终
主运
五音 太少










少 ←太← 少 ←太→ 少
主运太过、不及,是受着岁运太过、不及 的直接影响,其规律:一是岁运太过不及与相应 主运一致;二是主运太过不及的变化十年一周期。


3、客运 客运是与主运相对而言。因其年年变化,如 客之往来,故曰“客运”。客运反映了每年五季 的异常气候变化。 客运的推算方法: 是以当年岁运为初 进行干扰,使之发生异常改变。 客运年年不同,十年一周期。 如:2010年为庚寅年,岁运为阳金,为太商, 其客运推算见表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