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羟基的符号是( ) A. OH B OH ― C -OH D H O ∙∙∙∙∙∙∙∙ 2.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B. 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C.密度比水小D. 沸点比水高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4.CH 3CH 2OH 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够与金属Na 反应放出H 2 B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量C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5.下列关于乙醇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作燃料B. 制取乙酸,乙醚等化工产品C. 制造饮料、香精 D . 无水酒精在医疗上用消毒剂6.下列各反应,除反应物外,还必须加入另一物质,该物质不起催化作用的是( )A 苯跟液溴反应时加入铁粉B 无水醋酸钠制甲烷时加入碱石灰C 用乙醇制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D 乙醇氧化时,用烧红的铜丝伸入乙醇液体中7.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乙烷和乙醇B.丙醇和乙二醇C.溴苯和水D.甘油和水8.质量为a g 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 的是( )A.CH 3COOHB.HNO 3C.CH 3CH 2OCH 3D.CH 3CH 2CH 2OH9. 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⑥⑦D.全部10.丙烯醇(CH 2==CH —CH 2OH )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11、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 .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12、下列各组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变的是( )A .乙炔(C 2H 2)和苯(C 6H 6)B .乙醇和丙醇(CH 3CH 2CH 2OH)C .乙醇和乙醚(C 2H 5OC 2H 5)D .甲醛( HCHO)和乙酸1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A 1种B 2种C 3 种D 4种1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15、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是( )A.甘油B.醋酸C.甲醇D.乙醛16、可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17、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B.钠熔化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有气泡放出18、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 )A.C2H4B.C2H5OH C.CH3CHO D.CH3COOH19、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醇,硝基苯,乙酸乙酯D.己烷,乙醇,甲醇20、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氨水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铜21、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2004年高考)①CH2=CHCOOH②CH2=CHCOOCH3③CH2=CHCH2OH ④CH3CH2CH2OH⑤CH3CHCH2CHO|OH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22.下列几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为()A.B.C.CH3—CH2OH与CH3—O—CH3D.23.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 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 D.羟基(-OH)和氢氧根(OH-)24. (07理综四川)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D.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0.5N A二非选择题25.(1)1mol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2molCO2和3mol H2O.此有机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 + 3C2H5OH + 3H2SO4====Cr2(SO4)3(绿色) + 3CH3CHO + 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6. 为探索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将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称量得到数值m1 g ;(2)取一支试管,加入3 mL 乙醇;(3)把上述已称量过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稍冷,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称量得到数值m2 g,并且m2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将冷却后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5)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6)反复多次后,可闻到试管里溶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最后将从酒精溶液中取出的铜丝烘干后称量,得到数值m3 ,则m3________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步骤(3)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5)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3-13所示。
其实验操作如图3-13所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现象。
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28、“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28、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 位时间里,生成1mol 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 水② 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 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 乙酸③ 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 乙醇,同时消耗1mol 乙酸④ 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 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29.(06理综Ⅱ)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2)为防止a 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 ②(4) 试管b 中加有饱和Na 2CO 3溶液 ,其作用是(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 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1) 试管a 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 ,正确的加入顺序入操作是参考答案二 非选择题 25 (1)CH 3CH 3 CH 3CH 2OH(2) C 2H 5OH 、CrO 3、C 2H 5OH26. 变黑 大于 没变化 变红 刺激性气味 等于2Cu+O2=2CuO CuO+CH3CH2OH=Cu+CH3CHO+H2OCH3CH2OH+O2→CH3CHO+H2O(反应条件:Cu 为催化剂27. (1)O H 2CHO CH 2Cu O OH CH CH 223223++△(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温度(3)反应仍可继续进行,仍可看到原受热处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的现象,这是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