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与研究摘要: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科学合理的环境色彩搭配有助于儿童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与生活。
然而目前国内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
论文通过分析环境色彩对儿童的影响,探究了当前国内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中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儿童所处环境的色彩设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色彩设计1 引言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三至六周岁的孩子进行集中保育和教育。
在这里,孩子们开始接触集体生活,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完整健康的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社会和自然常识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由于家庭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会有不少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
要让孩子顺利地适应新环境,除了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外,幼儿园本身的环境氛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科学合理的环境色彩搭配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有助于孩子更好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幼儿园的环境色彩设计几乎完全来源于实践经验,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容易导致设计的配色方案不符合孩子们的身心需求[1]。
因此研究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环境色彩设计的概念及意义2.1 环境色彩设计概念色彩是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里的客观存在,是人对光的视觉效应。
色彩最基本的属性是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
根据心理感受,色彩可分为暧色调(红、橙和黄)、冷色调(青和蓝)和中性色调(紫、绿、黑、灰和白)。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色彩具有明显的物理和心理作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相对图片与文字来说,色彩给人最直观的感觉:红色热情奔放,橙色活泼好动,黄色温暖尊贵,绿色生机勃勃,蓝色安静超脱,紫色优雅浪漫,白色纯洁无暇,黑色神秘高贵等等。
另外,种族不同、传统文化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相同的色彩能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比方说,古代中国把黄色作为皇家御用色彩,认为黄色象征着地位的尊贵和不可逾越。
由于环境色彩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因此环境色彩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环境色彩设计指的是环境中各物体颜色的搭配。
通过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调和以及冷暖色的对比,形成各式各样的配色方案,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合理的环境色彩搭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给予人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只有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色彩的特性,合理运用色彩搭配的规律,才有可能设计出舒适、和谐、健康的配色方案。
2.2 环境色彩对儿童的影响及意义因为儿童对于环境色彩的敏感度要大于图片和文字,和谐的色彩调和给儿童带来美的视觉享受,而过于刺激或者单调的色彩会给儿童不快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影响到孩子们的情绪。
因此环境色彩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智力开发和性格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挑食厌食是儿童摄食举动异常的一种直观表现。
目前,当儿童发生挑食厌食行为时,我们的关注点往往在儿童本身是否缼锌或是否消化不良。
事实上,孩子们日常所处环境的色彩也能对他们的饮食产生影响。
当所处环境的色彩过于繁杂,层次太多时,孩子们会由于对色彩的持续兴奋,产生严重的视觉疲劳;而当身边环境的色彩过于单调时,环境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同样会产生视觉疲劳。
长期的视觉疲劳会直接导致活泼好动的孩子烦躁不安,并产生食欲不振。
孩子期对儿童来说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能好好摄入营养丰富齐全的食物,将会使他们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变得容易生病。
严重者还会变得挑食厌食。
因此,摄食行为异常,同时容易生病,必将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
慕尼黑心理学家曾经研究了环境色彩对于儿童智力的影响。
将多个天花板较低的房间的共墙壁刷成不同的颜色,并让孩子们在这些房间里进行学习和玩耍[3]。
结果发现,色彩斑斓的环境中的孩子的智商比平时高出12点多,显得更加活泼好动,在游戏中思维活跃,记忆力优异;而处于暗淡的灰黑等环境中的孩子的智商比低于平时的智商,在游戏中迟钝呆板。
这是因为五彩缤纷的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使他们心情畅快,并在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而暗淡的环境使孩子们情绪低落,消极应对学习,注意力涣散,进而影响大脑发育。
因此,适宜的环境色彩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另外,环境色彩对儿童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处于色彩斑斓的环境中的孩子,往往乐观积极,自信满满,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喜欢与同龄人交流玩耍。
而长期处于暗淡的环境中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自卑,不容易相信身边的人,难以与同学和谐相处,无法顺利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改变孩子所处环境的色彩,能改变孩子们的情绪,进而慢慢改变他们的性格。
同时,色彩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的内心情感状态。
对于儿童来说,色彩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对特定色彩的喜好程度,来初步判断孩子的性格。
如果某个孩子在画画或者选择玩具时,过多地选择青、蓝、黑等颜色,那么这个孩子往往心理上比较孤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引导。
总的来说,环境色彩对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色彩设计是幼儿园环境设计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3 目前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的误区3.1 环境色彩零碎杂乱,缺乏整体感一般来说,孩子天真活泼,喜欢高纯度、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4]。
色彩缤纷能够使孩子们受到心理上积极的暗示作用,变得比较兴奋,求知欲望增强,活力四射,食欲也随之增加。
在这样丰富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对孩子们身体的健康成长,还是智力上的开发,又或者是良好的性格和习惯的形成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然而,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激起孩子们对上幼儿园的欲望,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没有给予色彩特定的形象,其思路还只停留在“彩虹色”的水平,又过分追求“五彩斑斓,对比锡盟”,将高纯度的各种颜色东拼西凑地应用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导致色彩层次过多,使整个环境色彩零碎杂乱,色彩对比过于强烈,造成严重的“色彩污染”,缺乏整体感,使孩子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反而减弱了对孩子在视觉上的吸引力,让孩子的心理上产生不快。
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没有考虑到局部与整体的搭配调和,只重视园区整体的色彩效果,而对于细节上的色彩选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整合不够重视,导致细节与整体的色彩对比过于强烈,非常不和谐,而幼儿园整体的色彩也不能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环境的色彩氛围中。
这些不和谐的色彩搭配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3.2 环境色彩单调呆板,缺乏趣味性严重的“色彩污染”会使孩子们产生视觉上的混乱,对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反面效果。
但是若是长期处于色彩单调的幼儿园环境中,孩子们同样会产生视觉疲劳,会认为幼儿园一点都不好玩,从而失去对上幼儿园的动力与兴趣。
为了使环境设计与施工方便简单,国内部分幼儿园仅选用单调的三原色进行简单的粉刷,更有甚者,不对墙壁进行任何的装饰。
这些幼儿园丝毫没有美感,无法激起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和玩耍的欲望,使孩子们产生抵触情绪。
此外,过于单调的环境会使孩子们对于色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下降,无法形成良好的色彩思维[5]。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于各种色彩的识别能力增强,他们对色彩的偏爱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对于色彩、环境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小班的小朋友来说,玩耍的时间要相对多些,学习的时间相当少些。
因此,小班孩子玩耍的游戏房的色彩要相对更活泼些。
但是绝大部分的幼儿园并没有对各个年级的活动场所加以区分。
这必然会导致幼儿园对于孩子们失去吸引力,使孩子们不服管教,产生厌学心理,进而阻碍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3 忽略儿童对于环境色彩的身心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作为家中的孩子,更是受到了格外的关心与呵护。
因此,幼儿园的教育与环境配置一直以来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
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家长的首选,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家长的喜好与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即将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的孩子的身心需求和发展。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安全、老师的专业水平、饮食的条件以及教育设施的配置,而对于环境色彩的搭配不会有特殊的要求。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孩子对于环境色彩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这里,他们脱离了被时时刻刻呵护的家庭,开始与同龄人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处在身体成长、智力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由于色彩能够对人产生明显的物理和心理作用,直接关系到人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色彩带来的刺激会有更明显的影响。
如果幼儿园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温馨舒适、趣味十足的色彩氛围,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产生情绪上的不愉快,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消极应对知识的学习,也无法顺利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严重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
4 对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的建议4.1 从科学的视角出发为了使幼儿园环境色彩符合孩子们的喜好,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是色彩知识牢固、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6]。
通过对环境色彩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对色彩搭配规律的熟练应用,对幼儿园环境色彩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给孩子们一个简单大方、自然清新的视觉感受,避免出现色彩零碎繁杂导致的“色彩污染”和色彩单调呆板导致的“无趣”。
通过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调控,调和出大统一小对比的色彩搭配,同时注重局部、整体和周围环境的色彩选用,创造一个科学合理、温馨舒适的幼儿园色彩环境氛围,从而对孩子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使孩子们心情愉快,从而促进孩子们大脑的发育。
一个好的色彩环境能够满足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同时可以培养孩子们对于色彩的观察力和联想力,塑造他们独特的色彩思维,促进他们艺术能力的发展。
另外,通过形状与色彩的结合,塑造各式各样的鲜明形象,赋予形象生机与活力,同样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给予孩子们视觉上美的享受。
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环境色彩,营造简单自然、协调统一的环境色彩,才能有效促进孩子们身体的健康成长、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4.2 从功能的视角出发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功能不同的基础设施:教室、休息室、游戏房等等。
不同的功能,要求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配色方案。
在教室里,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知识,这就需要一个使人感到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
由于学习时要求孩子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所需的色彩搭配要比较耐看,并具有从心理上产生收缩感并消除疲劳的作用。
低明度的黄色与蓝色或者红色与蓝绿色的搭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7]。
在休息室里,孩子们要进行午休,因此需要一个既有安全感又安静轻松的氛围。
充足的睡觉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