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唱发声练习.docx

合唱发声练习.docx

合唱发声练习
二声部
1、1=C 2/4
咼:3 — I 4 低: 1 — 1=C~A
2、
I 5 I 2— I
3
2/4
I 7— | #4—
I 1— II
I 3— II 3

I=C 2/4
Il
I ! I l I l
I l
I !
I l
商 5 F 6 _
5 -
6 - 16
^
7
- I
I i •

3 ■
4
-
I
3
-
3 - I
4 -
4 - i
3
— 低

1 ■
I
7 " 1 **■ |1 - ? ^ 11
-
和弦’ 1
IV :
IlH
Vh
4 V f
I
效舉;稳 定
久稳定 x⅛s
欠稳定 不稳崖
和 协和
协⅛ 协 ⅛ 协和 不协和 协 和 明
明亮 柔⅛ 柔黄 闕Λ
明亮 明

明确调性
新W
新鲜
新鲜
新⅛r
新鲜
明确调性
4 三声咅
B
I = C
I l
经典歌曲:
慢:《 The Prayer 》 《How beautiful 》
中:《You raise me up 》
《雪花的快乐》
合唱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合唱的观念错误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而大多数 学生往往将单声部齐唱误认为合唱。

2、 基本知识不足和基本能力不够
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较差的占大多数。

对于音准抓 不住、五线谱识谱难。

在歌唱水平上,由于没有学习掌握正 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容易出现“大白嗓” 、“成人童声”、“喊
歌”的现象。

1 =C P F D J
I ≡ ------------ i l
7
I 旺-
-------- a
7
I
4 — — —
I θ - _ — — I » ----- ----------- I
I ■- •一一 I
PP s J
快:《青春舞曲》
《保卫黄河》
3、合唱能力和配合技巧等参差不齐
一班高中生接触到的合唱歌曲为二声部合唱,也有少数三声部四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为旋律声部,曲调流畅音区比较高,学生易听、易唱。

而第二、三、四声部则相反,这就使得学生们在合唱时常常唱不好中低声部,容易被第一声部带跑,导致声部配合困难,缺乏声部和谐。

主要解决措施
1、建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培养较好的合唱意识
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的。

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

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对于合唱教学来说,首先是和声感觉的训练,即分声部拍出自编的节奏谱,用学生容易掌握的拍手、跺脚,或者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声部练习,在练声曲中加入简单的多声部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听合唱(奏)的音响效果,训练他们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为和声的训练打好基础。

2、以“愉悦性”调动学生兴趣,用欣赏教学感受合唱美感、
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被动的,所以必须在合唱教学中强调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实践的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合唱曲来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自身对合唱的感受鉴赏能力。

欣赏一些高水平合唱曲,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

,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合唱声的向往追求。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着重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美中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合唱中的和声美以及多声部合唱的音响效果。

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强调识谱唱谱,训练学生把握正确的歌
唱呼吸方法
合唱教学中识谱和唱谱同步进行,避免过多强调一些音乐专有名
词,还必须注重学生声音的训练,做到科学规范,指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色与音准的概念。

4、运用“先难后易”和“平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声部合
作的训练
如果学生比较熟悉第一声部也就是主旋律的歌曲,可采
用先教唱第二、三声部,待学生熟悉后再与第一声部合作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