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之语言 鉴赏练习题
刘冬梅
练字类
• 答题步骤: • 1、阐释某字的意思,指出运用的手法。 • 2、回归诗句具体描述(写出了什么)。 • 3、达到的效果(塑造的形象、描绘的景
象、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等;另外考虑 技法、结构、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情感技巧等方面考虑】 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句句写燕子,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 的茫茫身世(总起) 。前四句写燕子两度衔泥,再逢故主,却远 远相望,侧面写出诗人苍老;第三联写燕子也是居无定所,暗喻了 诗人的漂泊无依的现状;尾联写出燕子翩然来舟慰我寂寞,迫于生 计又不得离去的场景,也是写出自己艰难的生活境遇(结合诗句分 说) 。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总结)
角度2(诗眼类)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頻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 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 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 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一语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凄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 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开篇
参考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 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 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最后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凉。(确定·释字义)
秋气清冷,抒情主人公夜久无眠,百无聊赖地频剪烛花, 恹恹欲睡时却见床上洒满清冷斑驳的月影。(描景象)
第三第四句用顶针手法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凉床、 月影、梧桐三个意象共同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意境,烘托 了难以排遣的愁情。 (点作用)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 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炼字专练1 对月思故山 朱熹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颈联中的“稀”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稀” 是“稀少”的意思。用一 “稀”字一方面表现了明月之星夜星星稀 显得稀少的夜空特点,另一方面借星星的 稀少衬托自己的孤苦无依。
诗眼类
• 答题步骤: •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
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 住这个字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 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 (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 (2)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 解题格式:
•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偿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 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从内容、结构、主旨、
炼句题型
• 答题步骤:
1、描述句子(从关键词入手,或整句描 述) 。
2、交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说明效果(结构、主旨、形象、情景、意
境、情感等方面) 。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2005年山东卷)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试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 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 风引出“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 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 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 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 键。
比较鉴赏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
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起到了什么作用。 •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
索、呼应、铺垫等)。 •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
达了… … 情感)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ónɡ)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é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①(描述)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 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 集中。②(效果)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 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 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③ (效 果)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
炼字专练2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问题: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 好?为什么?
答案:用得好,⑴ “绕”有弯曲缠绕的意思,
⑵通过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 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的情景,表现出 春水爱花、惜花、护花、恋花的场面,⑶侧 面写出了杏花的可爱,表达的作者了喜爱之 情。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 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