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50(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50(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50(1)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某校九(1)班开展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②邀请函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应替换为” ________ “。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2)结合下面几则名言,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3)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一副残缺不全的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此对联的上联应是()。

(a)________铸就辉煌(b)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A.苦乐同享三载 B.三载苦乐同享 C.三载同享苦乐 D.同享三载苦乐【答案】(1)拼博;拼搏;光临;莅临;应点明具体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3)B;b【解析】【分析】【分析】(1)①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拼博”应为“拼搏”;②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

光临,多用于口语:敬辞,称宾客来到。

故“光临”应改为“莅临”③邀请函中的时间是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这个时间不具体,应该为具体的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认真阅读这几句话,通过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内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也就是说君子能认识在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小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当然也不会克服。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谓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

表现的是贝多芬不向命运和困难低头的精神。

据此可总结出“自立自强”的内涵是: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意对即可。

(3)根据对联特点可知,“一”是数词,因此上联的第一个字也应该是数词,故排除AD。

“风雨兼程”是主谓短语,而“同享酷乐”属于动宾短语,故排除C。

故选B。

对联讲究上仄下平,“煌”属于平声,“志”属于仄声,故B属于上联。

故答案为:⑴①拼博拼搏②光临莅临应点明具体时间,③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⑵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⑶ B;b【点评】⑴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⑵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⑶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初中三年,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课堂中不断地成长。

现在,请你参加“多彩课堂·伴我成长”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精彩课堂我分享】学习中,一节节精彩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里,同学们也发现了许多精彩的课堂。

下面是小阳同学找到的两则材料:第一节课: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于漪《往事依依》)第二节课:于是,整整三天,他把那条鱼放在我面前,不让我看别的东西,也不让我借助任何辅助工具。

“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这不断重复的指令。

第四天,另一条同类的鱼被放在那条鱼的旁边,教授要我指出两条鱼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然后,一条又一条,直到我看完同科所有的鱼。

这是我所上过的最好的课。

(塞缪尔·斯卡德《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请从上面的两节课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在组内发言时分享给同学们,说明喜欢的原因。

(2)【活动二·名著课堂我设计】同学们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这样的课能让学习更有趣。

小肖同学要给全班上一节名著阅读展示课,下面是他设计的一张幻灯片。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①第二十四回中,撺掇孙悟空去偷人参果的是谁?②请你从第二十五,二十六回中,选择一个具体情节加以简述,并结合该情节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请你把下面幻灯片上问题的答案填写出来。

(3)【活动三·智慧课堂我报道】科技服务于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开放。

小薇同学就读的学校携手异地某校共建“智慧课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

2019年6月3日,我校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中,我校与异地某校实现了师生在线课堂互动,两校学生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

我校八(5)班的小薇同学在这节课上分享了写作经验。

课后,她说:“这节课上,我们能与千里外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像没有距离一样,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

”“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请你为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

(15字以内)【答案】(1)示例一:同学们,我喜欢第一节课。

因为老师大声朗诵诗词,给学生做示范,教给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老师诵读时极为投入,头与肩膀左右摇摆,极富感染力,深深打动了学生。

示例二:同学们,我喜欢第二节课。

因为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称呼,能结合材料内容说清楚原因即可)(2)①猪八戒(悟能)。

②示例一:悟空被误解多吃了一个人参果,不能忍受道童的斥骂,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

可以看出孙悟空受不得委屈、性情急躁、冲动冒失的性格特点。

示例二:镇元大仙回到五庄观,知道了悟空窃果毁树之事,便将逃走的师徒四人提回观中,要加以惩戒,悟空主动替师父受罚。

可以看出孙悟空重情重义、忠心耿耿、勇于担当的性格特点。

示例三:悟空为了救活人参果树,寻遍三岛十洲求救树良方未果,最后向观音菩萨求助,可以看出孙悟空敢于承担责任、不畏困难、不轻易放弃的性格特点。

(3)示例一:“智慧课堂”入校园示例二:我校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解析】【分析】⑴对两节课的评价,不设统一答案,结合老师的授课艺术、特点、自己的感受、课堂效果和收获等方面,说出理由即可。

⑵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性格特点:性情急躁、冲动冒失、重情重义、忠心耿耿、勇于担当、不畏困难、不轻易放弃,结合具体情节内容归纳作答。

⑶题目要醒目、简洁、具体、准确、清晰、完整、概括性强,要能准确反映材料的内容。

简洁扼要归纳:“智慧课堂”入校园,也可以从人物、事件的角度归纳:我校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故答案为:⑴示例一:同学们,我喜欢第一节课。

因为老师大声朗诵诗词,给学生做示范,教给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老师诵读时极为投入,头与肩膀左右摇摆,极富感染力,深深打动了学生。

示例二:同学们,我喜欢第二节课。

因为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称呼,能结合材料内容说清楚原因即可)⑵ ①猪八戒(悟能)。

②示例一:悟空被误解多吃了一个人参果,不能忍受道童的斥骂,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

可以看出孙悟空受不得委屈、性情急躁、冲动冒失的性格特点。

示例二:镇元大仙回到五庄观,知道了悟空窃果毁树之事,便将逃走的师徒四人提回观中,要加以惩戒,悟空主动替师父受罚。

可以看出孙悟空重情重义、忠心耿耿、勇于担当的性格特点。

示例三:悟空为了救活人参果树,寻遍三岛十洲求救树良方未果,最后向观音菩萨求助,可以看出孙悟空敢于承担责任、不畏困难、不轻易放弃的性格特点。

⑶示例一:“智慧课堂”入校园示例二:我校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点评】⑴本题考查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

答题时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还原到原著的相关情节,提取情节的梗概,简要概括。

首先要迅速检索信息,根据题目要求,把名著中相关的代表人物进行分类,平时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

⑶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答题时应注意,提取文章材料的主要内容信息,可抓住核心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去表述,或者提取材料的关键要素归纳作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鹿鸣中学初三(1)班语文课堂正在举行“论舍得”的讨论,请你参加第一小组的活动。

组长已经提出了“有舍才能有得”的观点,他从理论的角度这样阐述: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我们要学会舍弃与目标无关的东西,哪怕是贵重如黄金的诱惑,我们也要放下,否则就迈不开腿,张不开翅膀。

请你列举一个事例,从事实的角度,来分析论证。

要求:材料与观点一致,有说服力,100字以内。

【答案】略【解析】【分析】本题所写事实论据要契合“有舍才能有得”这一观点,注意论据的典型性,要有说服力。

如,陶渊明非常爱菊,有一次他把长在菊花旁的牵牛花都拔了,他的妻子很不解,问道:你为什么把好好的花给拔了?”于是陶渊明说马上就要到初秋之时了,牵牛花不会再长的,而菊花此时是菊花的生长之季,你若不除那大片大片惹人喜爱的牵牛花,那我们的句话就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妻子听罢摇摇头走了。

秋天,一簇簇的菊花争先开放,路人看见连连称赞。

试想如果陶渊明没有除掉那惹人爱的牵牛花,怎会得到让人过目不忘的菊花!所以有舍才有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

考生要读懂题干材料,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选择与论点一致的论据。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素材的积累,还要仔细分析材料。

4.请你参加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书写孝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表现孝心的故事。

________(活动二:体会孝心)请默写一句表现孝道的名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