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温暖的家一、《课标》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愉快、积极地生活: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单元内容:主题一:我的家主题二: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三:我为家庭添欢乐主题一我的家主题目标:1.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2. 使学生知道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
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电教设备、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坏爸爸》玩具兔。
2.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纸、笔。
活动时间:2 课时主题活动过程: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介绍自己的家二、创造氛围,通过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示范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人。
三、我爱我的家人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五、课外准备师:人人都有一个家,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吗?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吧!师:在投影仪下教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师:小朋友们,这是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愿意把我的家人介绍给你们认识。
我很爱我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快乐。
师:你愿意把你幸福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5 人] 师:在小朋友们刚才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先把长辈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晚辈。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了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或前后位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 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认识家庭成员]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自己家人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吗?那就请你把家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的情况3—5 人] 师:现在我们就请愿意介绍的同学带上他的照片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的情况。
1.家庭情况我知道:师:你对你的家庭了解有多少?对家里人的生日都了解吗?[ 学生互相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比比谁知道的多。
]2.我的家庭资料本:结合自己了解的家庭成员的情况,完成教科书第七页的内容。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课本第七页“家庭生日簿” 里填上自己家人的生日,拿出小剪刀把属于自己家人的属相剪下来,贴到生肖栏里[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我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每个家庭成员为了全家的幸福也共同努力。
回家收集一些家庭成员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努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讲一讲。
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活动:“幸福的家”故事会通过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谈自己家庭的幸福故事,激发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
寓思想教育与音乐之中。
二、活动总结师:上节课的时候,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感觉到你们的家真幸福啊!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小朋友,他们正在讲自己家的故事呢……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小故事,听一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对大家说我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师带领学生看图片]图一:我生病了,妈妈一直照顾我;图二:爸爸陪我看星星;图三:爷爷讲故事真好听;图四:奶奶做的菜可好吃了;图五:爸爸妈妈听我唱歌,我真开心;图六:幸福的时候多好啊.....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互想说说[ 学生小组讨论] 师:谁先来说说。
[学生谈感受] 师: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你们想不想给大家讲讲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啊?师: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先讲一讲。
[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故事] 师:那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愿意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学生讲故事]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庭中是最幸福的,每一个人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吗?[同位俩互相说] 师:小朋友们,家人对我们这么好。
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送给家人好吗!。
全班齐唱歌曲《我的家》教师总结: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他们的爱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奶奶的爱也许还藏在为你织的毛衣里,爸爸的爱也许还藏在给你辅导作业的身影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主题二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目标: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 自己的饿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4. 了解常见的家务活动的安全事项,逐步掌握一些劳动安全常识。
5. 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活动时间:3 课时主题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展台、家务劳动的图片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家务活都是怎样分担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选一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向同学介绍自己家庭中家务劳动情况的欲望二、童心故事屋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的道理的同时,贯穿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生活传真利用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反映学生的生活现实,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四、总结师:出示几种家务劳动图,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和爸爸妈妈分别应该做的。
师:为什么呢?[让学生说原因]师: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家的家务劳动谁分担的更多一些,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各组选出家务劳动分配最合理的与最不合理的家庭,并讲明原因。
[学生交流,全班汇报]听老师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师:听了这段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谈感受]想一想: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的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交流,回答]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讨论,并进行表演。
1. 小组交流: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穿衣服(或吃饭)要爸爸妈妈帮忙,还有的小朋友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让爸爸妈妈来做,请你选择一种情况来表演一下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2. 每组推选几名孩子进行表演。
3.表演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想,请当观众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 学生编排小节目,全班汇报]师总结: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中都有许多的事情,只有大家各负其责,分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劳动,尤其是我们小孩子,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我的的家庭才会更加幸福、快乐!课堂检测检测小组汇报情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照镜子通过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行为去对照,激发学生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勇气和信心。
二、练兵场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演、讨论、当小老师等方式进行实际练习,在明白道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三、激情小结,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做家务事、自己事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展。
师:图中小朋友做的事,你会做吗?请你在会做的圈中打“★”。
师:比一比:看谁做到的事情最多,教师带领全体同学进行鼓励。
[学生进行选择] [小组讨论] 师:有哪些事情你暂时不会做的?你将怎么办?[ 学生回答]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师小结。
教师设定操练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穿衣、叠被、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等活动。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做,需要分工的进行分工。
[ 学生组内交流] 师:请比较能干的孩子担当小老师,指导和帮助别的孩子。
师:评选自理小能人,教师发给自理小能人小红花。
(在评选时,要注意到学生能力的差异,重在激励、提高。
对进步大的孩子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师:请自理小能人讲讲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请进步大的孩子讲讲自己的感受。
[ 学生交流,谈感受]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请家长给予帮助和指导。
课堂检测检测学生的自理能力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劳动体会通过学生自己交流劳动的感受和体会,激发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自豪感,同时,通过学生的劳动真实感受,交流来自家庭的反映,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家长不支持自己做家务怎么办。
二、“我对爸爸妈妈说”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他们学会与家长沟通。
三、劳动安全小标兵通过小组交流、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家务活的安全四、教师总结师:请小朋友们谈谈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体会和收获。
[ 学生谈体会]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师:如果我们的家长不让我们做这些家务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同位交流] 师:以“我对爸爸妈妈说”的活动方式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补充。
[ 学生小组内交流,谈感受] 师: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在我们做家务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看谁的经验最丰富,我们奖励他为我们班的“劳动安全小标兵” 。
[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劳动安全小标兵” (可视情况多选几人),颁发“劳动安全小标兵” 徽章。
并鼓励大家都向这些同学学习,既要作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又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师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事情做,希望小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要学着做。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堂检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主题三我为家人添欢乐主题目标: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一份力。
懂得关心、体贴、照顾父母,能以自己良好的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 调查班中能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学生的情况。
2. 结合教科书内容做一张大向日葵的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关心、孝敬父母的传统故事。
活动时间:3 课时主题活动过程:第一课时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堂预设)二次备课一、家里的“开心果” 从教说儿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明活动主题营造欢乐和谐的活动气氛。
二、谁是“开心果”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特点,列举为家庭添欢乐的各种方式。
三、美丽的向日葵模拟情景进行表演,启发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家庭添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