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及答案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 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9 公务员申论预测题给定资料1.2015 年 4 月 20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较 2013 年的 57.8%上升了 0.2 个百分点。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 2013 年的8.0 个百分点,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76.7%上升了 1.9 个百分点。
50.1%上升了2013 年的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56 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 65.03 期( 份) 和 6.07 期 ( 份 ) ,电子书阅读量为 3.22 本。
与 2013 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4 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 2013 年的 41.9%上升了 9.9 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
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差异明显。
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 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呈阶梯递增趋势,18—29 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 42.7%,与其他年龄群体拉开较大距离。
2014 年有 3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
在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 进行过微信阅读。
从微信阅读时长来看,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 分钟,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 27.22 分钟,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98 分钟。
2014 年我国成人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 2.0%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 38.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2.2015 年上半年,半月谈网进行了一次“阅读,体味书香——您一年读几本书 ?”问卷调查。
在 1500 名受访者中,每年读书 2 本以下的人占 37%,一些受访者一年也读不完一本书。
记者在长春市实验中学一个班级里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回收的59 份有效问卷中,有21 人表示现在的课内外阅读时间无法满足自己对阅读的需求。
在这些学生填写的原因中,“作业太多”“学习紧张”等成为最常见的表述。
学生家长安先生表示,他其实非常支持孩子多读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但是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作业要到九点多才结束,还要保证正常休息,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悠闲阅读也多是奢望。
在上海,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90 后女生陈婕说,每天早上 7 点起床, 8 点上班,晚上 6 点下班,到家已经快8 点,还得做饭吃,洗洗涮涮后都10 点多了。
医院在创建“三甲”期间,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9 点,回家更没时间了。
“到家就想睡觉,哪还有时间读书啊 ! ”调查发现,不少人把时间大量放在了阅读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认为这样可以迅速跟上时代潮流。
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朱晓辉,每天会在写程序的闲暇时间在网上阅读新闻,一般都是打开大型的新闻网站。
他说:“通过标题阅读就能够了解当天的新闻,遇到感兴趣的新闻再点进去看一看。
没时间一条一条地看,也没有那个耐心和兴趣。
”记者在一些大型阅读论坛和读书网站、门户网阅读专区上发现,以豪门爱情、霸道总裁、绯闻出轨等为主题的作品牢牢占据着一些排行榜的前列,其中不乏内容露骨、情节刺激的作品。
在一些购书网站上,年轻偶像、商业领袖等撰写的图书往往容易登上推荐榜,并被冠以各种噱头进行推销。
而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西方名著等作品很难在网站的一级页面中找到,各种畅销排行榜中更是难见踪影。
当下,“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
吉林大学的一位在读研究生表示,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自己平时的实习、实践占用了不少时间,有限的读书时间里,往往也会选择看对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求职更有帮助的书。
在北京、上海、安徽、吉林等地的一些书店,人流量最多、咨询最多的地方往往都是教材教辅区,尤其是刚开学的阶段,一些教辅图书由于畅销甚至卖断了货。
在北京图书大厦,一位读者告诉记者,现在来书店,一般是给孩子买教辅书。
受此影响,一些书店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把教辅书放在较为显著的位置。
不仅是学生,职场人士等群体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很多人考证之前才匆匆搬出复习教材,为了报考公务员只看行测和申论复习教材。
3.2015 年 8 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 2004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快捷方便, 49.6%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 52.0%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需要深度阅读作为辅助。
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存在很大争议。
反对者或者说担忧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坏处包括: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思考能力、摒弃深度阅读、容易遗忘、易受情绪牵制、丧失阅读的文化意义等 ; 而赞赏者或者说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快捷、方便、高效、门槛低、信息量大、增加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等。
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碎片化阅读的所谓“好处”恰恰是其弊端所在。
在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是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
但是在今天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种选择焦虑。
比如赞同碎片化阅读的一种意见就认为这可以“形成与他人的共同话题”,其实这恰恰是阅读缺乏个性和自主性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大家读什么我读什么。
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点,所以大量的时间其实耗费在信息的筛选上,而碎片化阅读其实在这样的筛选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点开不同标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的过程,这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的有效浪。
是生存境的一种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
在的工作之余,在极端有限的里,在没有任何划的前提下,人更愿意抱着休消遣的度,以“ 尚” 目的,那些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性的文章。
有人,碎片化某些不的人开始——在某种面的确是事,尤其是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使得很多原来从不甚至从不看的人都开始一种“ ”,但是是怎的一种呢 ?众多庸俗化的心灵、无数反科学乃至科学的“健康知”,大量多年前就已被揭露的言⋯⋯的不但没有碎卑微的人生得到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得了一种“知”“ 念” 面的肯定——的不是醒酒,而是麻醉。
如果一个人的只有碎片化,那么与真正的深度相比,碎片化就成一种“反”——它使人以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其是陷入了一种更体面、更坦然地浪的方式 ; 它使人以自己在,其是在做着一件与真正的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北宋先欧阳修自道,平生写作有“三上”:枕上、上、上。
于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是一个很好的启,那就是用完整系持久的,起的碎片——一利用碎的完一部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点。
4. “ 近”是日本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1 年,日本制定了 18 以下未成年人的《儿童推相关法律》。
2008 年和 2013 年,日本又两次法行修,强调读书是学习语言、磨砺感性、提高表现力、丰富想象力、提升生活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径,要为所有孩子创造随时随地自主读书的环境。
日本《图书馆法》《学校图书馆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学校设立图书馆的责任、经费来源和人员配置。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整合建立图书数据系统,包括学校图书馆在内的全国所有图书馆均可免费使用。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日本63%的图书馆设立了儿童阅读室, 2010 年一年向儿童出借书籍1.8 亿册。
日本还要求市民活动中心、儿童馆等公共场所尽可能设置儿童图书角,甚至医院也要让婴儿接触图画书。
此外,为了方便残障儿童读书,日本许多图书馆还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
对推动儿童读书表现突出的学校、个人、社会团体和出版机构,文部科学省每年都会进行表彰。
日本学校图书馆还设有专职的“司书教谕”,也就是“图书管理指导员”。
“司书教谕”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各年级学生的语言理解要求,制定推荐书目,组织读书活动。
9月在韩国被称为“读书的时节”。
韩国政府希望读书能成为国民生活的一部分。
为此,政府部门对基层读书协会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并重点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读书活动。
据韩国国家图书馆统计,至 2011 年底,韩国全国共有786 座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人均 1.49 本,每座图书馆服务人口为 64547 人。
虽然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韩国图书馆数量和藏书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
为了方便少年儿童借书,首尔市西大门区设置了 15 辆流动图书馆车,定期到各居民小区送书上门。
首尔市其他图书馆也是千方百计吸引孩子进入图书馆,例如,首尔图书馆为小朋友提供特制的小型书架和座椅,自助还书机也被设计成机器人的形状。
对一般市民来说,图书借阅也非常便捷,仅用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借书卡,并不需要押金和工本费,每次可借出两本书。
为了更好地引导民众阅读,韩国各地70 多个图书馆和文学馆都设置了驻馆作家。
各位作家在半年时间内,将举行一系列读书项目,每月至少20 课时,主要包括文学作品介绍、名著朗读解析、读书协会指导和写作技巧介绍等。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还为特殊学校的残障儿童举行读后感比赛。
暑假期间,韩国各地区的儿童活动中心都迎来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给小朋友们读书、讲故事,被称为“银发读书服务团”。
5.推进全民阅读,需要有好书可读。
然而,不少读者都表示,现在能称得上经典的图书越来越少。
“目前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存在着同质化竞争、很多作品不接地气等问题,也存在着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去出版大量没有思想深度图书的问题。
什么人都能写书、什么人都能出书,内容越是猎奇的、剑走偏锋的越好卖。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玉这样说。
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朱寒冬坦言,出版行业的确存在一种“出版人们更喜欢的内容”的现象。
他认为,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出版商,利润都是重要的指标,而如何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要考量出版商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