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习题及答案3
92、既能温中散寒,又能回阳通脉的药物是 A .附子 B .枝枝 C .肉桂 D.干姜 E .生姜 93、治亡阳证宜首选 A.附子 B .干姜 C .吴茱萸 D.肉桂 E .丁香 94、既能回阳教逆,又能散寒止痛的药物: A.肉桂 B.附子 C.乌头 D.桂枝 E .干姜 95、附子先煎的目的: A.缓和药物的性能 B .降低药物的毒性 C .扩大用药范围 D.易溶出有效 成份 E.减小刺激味 96、附子回阳救逆常配: A.肉桂 B .细辛 C .干姜 D.吴茱萸 E .高良姜 97、治疗气虚暴脱、脉微欲绝的首选药物是 A.人参 B. 附子 C. 干姜 D. 党参 E. 西洋参 98、治疗中气下陷、久泻脱肛的首选药物是 A.升麻 B .柴胡 C .黄芪 D .白术 E. 人参 99、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功效的药物是 A.黄芪 B. 甘草 C. 党参 D. 白术 E. 柴胡 100、钩藤入煎剂宜 A 久煎 B 先煎 C 另煎 D 后下 E 包煎 101、钩藤与天麻相同的功效是 A 息风止痉 B 清肝明目 C 祛风通络 D 解毒散结 E 化痰开窍 102、既能开窍醒神,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A 冰片 B 牛黄 C 麝香 D 苏合香 E 皂荚
二、判断题
1、药味只有辛甘酸苦咸五种。() 2、药味既是药效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3、辛味的作用特点是能行散。() 4、凡能补虚的药大多味甘。() 5、苦泄含义有二,即降泄、清泄。() 6、淡味能渗利伤阴。() 7、归经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所指部位相同。() 8、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9、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10、“十九畏”属相畏范畴。() 11、中药的不良反应惟指毒性反应。() 12、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 13、麻黄、桂枝对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应用。() 14、薄荷功善疏散上焦风热,对肝郁气滞者不可应用。() 15、菊花可治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 肝肾不足所致的目疾不宜应用。 () 16、藿香,佩兰皆可治疗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者。() 17、茯苓药性平和,无寒热之偏,故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18、茯苓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故人宜脾虚水肿。() 19、茵陈蒿与金钱草都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20、凡可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1、清热药只可用来治疗实热证,对阴虚发热者禁用。 ( ) 22、煅石膏内服、外用均可。() 23、知母既可治疗气分实热证,又可治疗阴虚火热证。() 24、黄芩善清下焦湿热;黄连善清上焦湿热;黄柏善清中焦湿热。() 25、黄芩生用清热泻火,炒用可安胎,炒炭可止血。() 26、黄连善治湿疹、湿疮,黄柏善治疮肿疔毒。() 27、金银花既可清热解毒又可疏散风热。() 28、生地黄善治热入营血,壮热神昏、抽搐痉挛者。() 29、生地黄可清热凉血,养阴,故可治疗温热病后期,阴液已伤夜热早凉及 阴虚内热者。()
A 麻黄 B 荆芥 C 防风 D 淡豆豉 E 桂枝 37、桂枝治疗胸痹心痛是因其能:
A 温通经络 B 温通经脉 C 温阳化气 D 温通胸阳 E 温通血脉 38、表虚有汗者桂枝最善配伍的药物是:
A 白芍 B 麻黄 C 葛根 D 荆芥 E 防风 39、桂枝不具有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肌 B 温通经脉 C 温阳化气 D 散寒止痛 E 温胃止呕 40、既可发汗散风,又可胜湿止痛的药物是:
中医学
第九章 中药
一、选择题
(一) A 型选择题
1、性能类似的两药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A.相使 B.相须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2、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的配伍关系是一。
A.相杀 B.相使 C.相反 D.相畏 E.相恶
3、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这种配伍关系叫。
A.相反 B.相畏 C.相使 D.相杀 E.相恶
4、能发表散邪的药大多味_。
A.苦 B.辛 C.咸 D.甘 E.涩
5、能补虚的药大多味_。
A.甘 B.淡 C.酸 D.咸 E.芳香
6、能燥湿的药大多味。
A.辛 B.淡 C.苦 D .涩 E.咸
7、能涩肠止泻的药大多味_。
A.酸 B.苦 C.辛 D.甘 E.咸
A 寒水石
B 知母
C 石膏
D 天花粉
E 栀子
69、具有滋阴润燥的清热泻火药是:
A 芦根 B 天花粉
C 栀子 D 知母
E 淡竹叶
70、知母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 清热泻火 B 滋阴润躁 C 滋阴退虚热 D 生津止渴 E 清热消痈
71、黄芩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 清热燥湿 B 泻火解毒 C 凉血止血 D 退热除蒸 E 除热安胎
61、既利水又安神的药是
A. 茯苓 B. 猪苓 C. 泽泻 D. 冬瓜皮 E. 葫芦
62、脾虚水肿的首选药物是
A. 茯苓 B. 猪苓 C. 泽泻 D. 冬瓜皮 E. 葫芦
63、下列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
A、利尿通淋 B 、清肺化痰 C 、清热解毒 D 、渗湿止泻
E、清肝明目
64、车前子入汤剂须
A. 后下 B. 先煎 C 、包煎 D. 另煎 E. 打碎
A.软坚、泻下 B.燥湿、降泄 C.补虚、解毒 D.发表、行气
E.生津、安蛔
12、咸味的作用是 A.坚阴、燥湿 B.软坚、泻下 C.补虚、润燥 D.开窍、燥湿 E.渗湿、利水
13、淡味的作用是 A.发散表邪 B.缓急止痛 C.燥湿散寒 D.生津止渴 E.渗湿利水
14、涩味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 B.补虚和中 C.清热生津 D.渗湿利水 E.化湿辟秽
32、归经是为药物的作用 。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能 E.定有毒无毒
33、风寒感冒,肺气壅遏的咳喘实证宜选用: A 紫苏 B 生姜 C 桑叶 D 麻黄 E 细辛
34、风寒表证兼有水肿者宜选用: A 浮萍 B 白芷 C麻黄 D 紫苏 E 防风
35、麻黄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表 B 发汗解肌 C 散寒通滞 D 发汗平喘 E 发汗利尿 36、风寒表实无汗者,风寒表虚有汗者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82、不宜与甘遂同用的药物是: A 甘草 B 大枣 C 乌头 D 玄参 E 细辛
83、半夏尤善治 A 热痰证 B 寒痰证 C 湿痰证 D 燥痰证 E 风痰证
84、川贝母与浙贝母的主要区别为:
A 川贝母偏于甘润,浙贝母偏于苦泄
B 川贝母能润肺化痰,浙贝母能解郁散结
C川贝母质优效佳,浙贝母质次效逊
D川贝母养花地丁 D 野菊花
E 连翘
76、金银花的性味是;
A 辛、苦,寒 B 甘,寒 C 甘、苦,寒 D 苦,寒 E 苦,微寒
77、既可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养阴生津止渴的药物是:
A 玄参 B 牡丹皮 C 生地黄 D 赤芍 78、下列药物中,用于肉食积滞最好的药物是
A 山楂 B 神曲 C 麦芽 D 鸡内金 E 莱菔子
19、升浮性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是 A.上行向外 B .上行向内 C.下行向外 D.下行向内 E.以上皆非
20、沉降性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是 A.上行向外 B.下行向内 C.下行向外 D.上行向内 E.以上皆非
30、下列哪项不属升浮性范畴? A.发表 B.散风 C.涌吐 D.止呕 E.开窍
31、下列哪项不属沉降性范畴? A.清热 B.止咳 C.降逆 D.开窍 E.消积
A 菊花 B 葛根 C 升麻 D 薄荷 E 牛蒡子 48、既治疗风热上攻目赤肿痛,又治疗肝肾不足视物昏花的药是:
A 桑叶 B 菊花 C 蝉蜕 D 木贼 E 薄荷 49、既可清热解毒,又可平肝明目的药物是:
A 菊花 B 桑叶 C 薄荷 D 升麻 E 牛蒡子 50、既可治疗感冒发热,又可治疗寒热往来的药物是:
A 细辛 B 辛夷 C 防风 D 荆芥 E 胡荽 41、既可治疗感冒头痛,又可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是:
A 荆芥 B 防风 C 辛夷 D 胡荽 E 香薷 42、防风不具有的功效是:
A 化湿和中 B 胜湿止痛 C 发表散风 D 炒用止泻 E 祛风止痉 43、可祛风止痉,治疗破伤风的药物是:
A 白芷 B 荆芥 C 羌活 D 藁本 E 防风 44、薄荷不具有的功效是:
15、下列哪项不是甘味的作用? A.和中 B.缓急 C.解毒 D.利湿 E.调和药性
16、能发散风寒的药大多_。 A.辛凉 B.辛温 C.辛寒 D.辛平 E.以上皆非
17、能发散风热的药大多_。 A.辛温 B.辛凉 C.辛热 D.辛平 E.以上皆非
18、能治寒湿证的药大多。 A.淡温 B.甘温 C.苦温 D.咸温 E.酸温
88、橘皮的功效是
A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B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C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D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E 疏肝理气,化痰止咳
89、醋制香附可增强
A 止痛之功 B 活血之功 C、疏肝作用 D 收敛作用 E 引药入肝 90 、川楝子的功效是
A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B 行气止痛,煨用止泻 C 行气止痛,调经 D行气止痛,活血 E 行气止痛,温中 91 、治胸痹的要药是 A 薤白 B 桂枝 C 枳实 D 木香 E 香附
C.善祛在表之风寒湿区邪 D.善祛在里之寒湿邪气
E.以上均不是。
54、秦艽的功效是:
A.祛风湿,治骨鲠 B.祛风湿,补肝肾 C.祛风湿,利水
D.祛风湿,安胎 E.祛风湿,退虚热 55、芳香化湿药性味多为
A 苦温 B 辛苦温 C 辛温 D 辛苦寒 E 辛寒
56、既化湿,解暑,又能止呕的药物是
A 佩兰 B 厚朴 C 藿香 D 苍术 E 紫苏
A 疏散风热 B 清利头目 C 利咽透疹 D 解毒散肿 E 疏肝解郁 45、既可疏散风热,又可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A 蝉蜕 B 柴胡 C 薄荷 D 桑叶 E 菊花 46、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药物是:
A 牛蒡子 B 薄荷 C 蔓荆子 D 菊花 E 蝉蜕 47、既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发热,又治疗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