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投项目投标内容建议书

招投项目投标内容建议书

招投项目投标内容建议书一、进度控制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

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

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

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

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

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

实施动态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

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工效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

因此,项目经理部要采取一切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效的激励政策,对提高工效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一定奖励。

二、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项目经理和预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

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

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

控制人工费用。

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

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

可以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项目部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控制材料用量。

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

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三、质量控制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

严把材料质量关。

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重视装饰质量。

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

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样板引路。

对每一项工程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样板间,经甲方和监理单位认可后,大面积推广,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搞好技术交底。

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

四、安全控制建立安全责任制。

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

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安全员要落实到位。

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

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

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临边、洞口等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要天天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项目部管理人员简历资质证件及业绩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难点,措施一、地下水地下水是深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本工程地下水位分-2.00m),故地下水比较多,它给人工挖孔桩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含水层中的水在开挖时破坏了其平衡状态,使周围的静态水充入桩孔内,从而影响了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动态水压土层施工,不仅开挖困难,连护壁硂也易被水压冲刷穿透,发生桩身质量问题。

如果遇到了细砂、粉砂土层,在压力水的作用下,也极易发生流砂河井漏现象。

1、地下水量不大时可选用浅水泵抽水,边抽水边开挖,成孔后及时浇筑相应段的硂护臂,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

2、水量较大时当用施工桩孔自身水泵抽水,也不容易开挖时,应从施工顺序考虑,采用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并采取交错循环施工的方法,合理组织安排施工,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对不大深的挖孔桩可在场地四周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降水分流,对基础平面占地较大时,也可增加降水管井的排数,一般就可以解决了。

4、抽水时环境的影响有时施工周围环境特殊,一是抽出地下水进出时对周围环境及基础设施等影响较多,不允许无限制地抽水。

因此在抽水前需要采取可靠的措施。

处理这类问题最有效方法是截断水源,封闭水路。

桩孔较浅时,可用板桩封闭;桩孔较深时,采用钻孔压力灌浆形成帷幕挡水,以保证在正常抽水时,达到正常开挖。

二、流砂人工挖孔在开挖时,如遇细砂,粉砂层的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安全质量事故,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和可靠的措施。

1、流砂情况较轻时有效的方法是缩短每节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1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挖层孔壁砂层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硂灌注。

当孔壁塌落,有泥沙流入而不能保证内壁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方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臂用的钢模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8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硂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m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上部硂护壁外侧部小于0.3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硂,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出挖后即用硂封闭孔底的方法,待硂结后,将孔心部位的硂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用此种方法,应用到已完成的硂护壁的最下段把孔挖大,使孔位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入浇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些,提高周周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现象。

三、淤泥质土层在遇到淤泥质土层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采用木方、木板模板钢模等支档,并要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并及时浇注硂护壁,这次支档的木方模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3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硂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档效果。

四、桩身硂的浇注1、消除孔内积水的影响1.1孔底积水浇注桩身硂主要应保证硂符合设计强度,要保证硂的均匀性、密实性,因此防止孔内积水影响硂的配合比和密实性。

浇注前要抽干孔内的水,抽水的潜水泵要装设逆流阀,保证提出水泵时,不致使抽水管中残留水又流入桩孔内。

如果孔内的水抽不干,提出水泵后,可用人工下井处理或部分干拌硂混合料和干水泥铺入孔底,然后再浇筑硂。

1.2孔壁渗水对孔壁渗水,不容忽视,因桩身硂浇筑时间较长,如果渗水过多,将会影响硂质量,降低桩身硂强度,可在桩身硂浇筑前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渗漏部位。

对于出水量较大的孔可采用木偰打入,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或在集中漏水部分嵌入泄水管,装上阀门,在施工桩孔时打开阀门让水流出,浇筑桩身硂时,再关闭,这样也可解决其影响桩身硂质量的问题。

2、保证桩身硂的密实性桩身硂的密实性,是保证硂达到设计强度的必要条件。

为保证柱身硂浇筑的密实性,一般采用串筒下料振捣浇筑的方法,其中浇注硂的速度是关键,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桩身硂浇筑,特别是在有地下压力水的情况时,要求集中足够的硂在短时间内浇入,以便使硂的自身重量压住水流的渗入。

对于深度大于10m的桩身一下,可依靠硂自身的落差形成的冲击力及硂自身重的压力使其自身密实,这部分硂即可不用振捣,经验证明,桩身硂能满足均匀性和密实性。

而速度优于采用串流筒施工,对于桩身上部硂浇筑要采用正常的施工方法,因为一般桩身上部很少有地下水影响,浇筑速度不必很快,也不能采用自由下落的特殊施工方法。

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合理安排人员挖孔桩的施工顺序,对减少施工难度起到重要作用,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在可能的条件下,先施工比较浅的桩孔,后施工深一些的桩孔,因为一般桩孔越深难度相对越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完后,对上部土层的稳定起到加固作用,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一些外界压力。

在含水层或有动水压力的土层施工,应先施工外围(或迎水部位)的桩孔,这部分桩孔硂施工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硂,而做为雨水井使用,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保证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一、从技术上保证进度1、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设置工程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己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