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课实践教学安排(2014-2015-1)各位老师、同学:浙江理工大学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2014-2015-1学期实践教学已经开展部署工作。
为方便实践教学统一部署、安排和后期整理,现把相关实施方案材料汇总,供各位老师、同学遵照执行。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组纲要教学部2014年09月一、实践主题本学期实践主题为“中国梦,我的梦”。
要求学生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要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程》,走出大学校园,深入社会基层,走访各行各业,以活动小组形式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实践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
主题并非题目,具体题目自拟。
二、实践部署实践教学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获得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认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为期三周,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与分散社会调查的学生自愿组合成1-5人的团队,选定相关专题,进行校内外社会调查,深入分析、阐释所调查的问题、所思所感等。
返校后,提交调查报告及实践教学相关表格。
第二阶段,课堂讲演。
各小组宣讲、介绍调研活动及收获。
同时,任课教师择优推荐评选出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优秀成果,经课程组、教研部综合评议,通过课程网站、4A平台和学院网站公示,接受监督。
第三阶段,课堂公开发奖。
借此形成一个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每学年由学院和教研究部共同安排,择优将优秀成果结集成册,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汇总公开出版。
三、具体安排:1、课程社会实践安排在第9、10、11周,单人或组队(不多于6人)调研。
三周实践周,可以两周学生分散调研一周集中指导,或是三周分散调研,由各任课教师安排。
2、第12周上交实践成果。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不要到提交之前匆忙赶制。
3、提交实践教学成果:排版整齐,字面规整,辅助材料整洁;以团队形式提交所有材料;纸质稿装订提交任课教师;电子稿整理成一个word提交4A平台;作为评定社会实践是否作弊和社会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4、课程组与教学部将按照一定比例评选优秀论文,每位获奖学生将有颁发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共同盖章的荣誉证书。
每学年公开出版优秀成果集。
5、适时将组织同学交流实践经验和体会。
四、实践教学成果与《纲要》课考核办法1、《纲要》课为考试课,总评成绩采用百分计分制。
2、总评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平时表现+平时作业+实践教学,满分为100);期末考试占40%(测试、满分为100)。
3、平时成绩(以满分为100分计)原则上须由三部分构成:(1)平时表现:可以由考勤、回答问题、练习、讨论、辩论、课堂整体学风评价中的若干部分组成。
(2)平时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分析及观点和看法,由任课教师拟定,一般为小论文。
(3)实践教学成果:所占总成绩比例应突出,具体要求参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试行稿)执行。
成绩构成的每部分的分数比例是由教学部专门召开会议集体决定的,任课教师不得随意更改。
另外须服从学校教务处有关教学文件规定。
四、实践成果文本格式要求特别提醒:1.署名。
某某专业某某年级(?)班;多名作者,中间顿号。
两个字的姓名中间不加空格。
2.摘要。
不能出现主观性词汇,如“笔者、本人、本文、我、我们”。
客观介绍本论文即可。
300-500字。
3.关键词。
3-5个,中间以分号分开。
4.正文标题级别:“一、(一)1. (1)第一”。
其中,“一、(一)1. ”各级标题要独立成行,且句尾不要标点符号;“(1)”级标题要独立成行,句尾用句号。
5.图、表既要分别编号,每篇文章的图、表单独编号;还要有题目,题目放在图、表的下面,居中。
文中提到某个图、表,要用其序号。
如果一些图表,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说明意义不大,建议删除。
6.无须作者照片。
7.删除注释、参考文献及其相应的标注号码。
8.附录部分,特别给出范文。
无论字体、字号、字位、字距等务必按照规矩修改。
9.文稿绝对不能出现中伤、诽谤他人、他国的语句。
抗日战争在浙江——问卷调查与走访杭州乔司“千人坑”后之思考(宋体,三号,涂黑) (空一行) 国际经济与贸易11(2)班:王尊家、裘旭峰、陈江平、朱志娜、祝珍奕(黑体,五号) 指导教师:王艳娟(黑体,五号) (空一行)摘 要(黑体,五号,涂黑):全面抗日战争共经8年,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自1937年8月开始,日军即对浙江实施狂轰滥炸,其目标除了主要军事设施外,还包括工厂、集镇及平民住宅区。
日军在浙江通过战争抢夺、金融控制、强征强收、经济统制等多种方式,掠夺了浙江大量战略物资。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65周年,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回顾抗战进程,了解浙江抗战之道路,缅怀为抗战而牺牲的浙江英烈。
(楷体,五号) 关键词(黑体,五号,涂黑):浙江抗战;千人坑;戊寅惨案;问卷调查(楷体,五号) (空两行)鲜艳的横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映入我们的眼帘时,心中百味错杂。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一个令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遗忘的年份。
七十三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
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
(正文一般是宋体,五号)一、实地参观余杭县乔司“千人坑”(一级标题,黑体,四号,涂黑与前文空一行)(一)考察过程(二级标题,黑体,五号,涂黑)11月14日的今天,阴云密布。
我们小组去寻访抗战在浙江的遗迹,来到了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人坑(戊寅公墓,俗称“千人坑”),其位于余杭区乔司镇集镇西北约0.5公里处的保庆桥畔,墓内埋葬着千余具白骨,它记载了乔司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见证了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历史上著名的“乔司大屠杀惨案”。
一路走来,所有人的心情都由因第一次实践颇为愉快转为沉痛又压抑。
越接近目的地,欢声雀语越稀少,因为我们深深的被所见所闻震撼了。
在通往千人坑的小径上,遍布垃圾。
有小摊小贩残留的摊位,有烧过的煤饼,有吃过各种肉串留下的棒子,而白色的塑料袋、塑料盒则遍地都是。
我们甚至都怀疑是否走错了方向,再三找路人确认。
但事实却摆在那儿,我们在“垃圾丛”中穿到了千人坑。
当门梁上悬挂的红色鲜艳的横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映入我们的眼帘时,心中百味错杂。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一个令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遗忘的年份。
七十三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
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
六十五年了,六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但是,被侵略历史永远是我们身上无法抹去的伤疤,团结胜利永远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
因此,我们唯有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振兴中华。
这也是我们的寻访目的,希望通过更多了解身边的人、物,发自内心地认识历史,而后鼓起勇气向美好明天坚定不移地走去。
往门的右边探去,是一个揭示门牌。
上面清楚地写着: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人坑(公元1983年5月18日重新公布)。
抚摸着这块经历了27年沧桑的石牌,我们唏嘘不已,想抚平它的沧桑,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白色的墙灰缓缓脱落。
但它走出乔司,它的外表却是如此光彩。
戊寅公墓于1983年被列为“余杭县重点文物(纪念地)保护单位”,1994年被定为“余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1995年被定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纪念地)保护单位”。
可悲可叹!缩回手,踏入大门,一个刻着字的石碑亭进入我们的视野。
碑的正面刻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戊寅惨案纪念碑”。
背面以余杭市人民政府名义铭有碑文,记录了戊寅惨案那段令人心酸的历史,以此让人民永远吊唁死难同胞。
我们用手指轻轻抚过它的身体,感受它散发出的冰冷和悲伤,听它诉说它的故事:1938年2月17日(戊寅年正月十八),日军遭国民党六十二师爱国将士袭击后,于次日八时许,突增兵包围乔司,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降临在乔司人民头上。
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军封锁路口,放火烧房,对乔司集镇以及周边的无辜群众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延续三天;一时间,保庆桥畔尸横遍野,血流成河,1360余无辜百姓惨遭屠戮,乔司集镇7000余间被烧成灰烬,繁华古镇化为焦土,昔日美丽安详的家园不复存在……此时此刻,我们无语凝噎,只能搭在它身上轻拍,像安慰兄弟姐妹般。
向右侧走去,是庄严肃穆的戊寅公墓。
稀落的花圈零零散散的躺在地上,任凭风雨蹂躏,湿漉漉的,是它的泪吗?还是我们的无情?或许都有吧,我不知道。
公墓高约1.8米,直径4米,呈放角形,原墓碑“戊寅公墓”四字是直书,新中国成立后,加筑了围墙,墓体历经修缮,改为横书,远望过去,尤其显得庄严坚固。
戊寅公墓的背面遮挡着的就是千人坑。
看着空荡荡的宛如一个小操场的坑,我们仿佛看到了无辜的乔司人民站在那里被残忍变态的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地屠杀,他们呼喊着,奔跑着,抗议着,最后倒在血泊之中。
死前的最后一刻,善良的他们或许还在猜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爷要这么惩罚我。
其实,你们没有错,错的是日本法西斯的残暴、泯灭人性,错的是中国的落后、贫穷,错的是我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只能在饱受摧残折磨中被押着走向现代。
而今,看着千人坑一侧的树上挂着的白色的横幅,我们的心情万分沉痛。
逝去的我们已无法追回,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无力的横幅来表达我们的哀悼。
周围长着些不知名的树,结出黄澄澄的果子,爆开外壳,里面是鲜艳的红色的粒子。
我们询问了周围的居民,都不知道它叫什么。
只是告诉我们这些树的树龄和你们的年纪差不多,或许还是你们的长辈。
我们想或许这是受难的乔司人民化做的,它正在向我们无声的控诉。
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曾经的苦痛,这些家仇国恨,我们不能忘记。
乔司大屠杀是乔司人民心头一道深深的伤痕,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的青少年心头的苦痛。
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屈辱史”,更加执着地“振兴民族魂”。
当我们转身往回走,又再次要经过那个令人心痛的小径时,终于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了,向当地居民问清情况。
一位叔叔说,这里是居民烧烤的地方,晚上的时候特别热闹。
一位阿姨说,这里烧烤政府部门无人来管,甚至有小孩子在千人坑里大小便。
当听到这个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发愣了,怎么可能,却又可否认。
当我们想具体了解乔司大屠杀的历史时,很多居民都不清楚,指点我们进去看了横幅、墓碑就清楚了。
我们不禁有了疑问,政府难道真的不重视戊寅惨案吗?真的不重视对人民的爱国教育吗?(二)了解的事实真相(二级标题,黑体,五号,涂黑)事实并不是如此,乔司镇关工委高度重视乔司大屠杀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