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PPT课件

生理学PPT课件

杏仁核皮质内侧区是兴奋性16 行为的部位。
16
(二)情绪反应
指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伴有的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交感神经活动 本能行为副交感神经兴奋。 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活
动有关。
17
17
(二)情绪反应的调节
1.恐惧和发怒 一种本能的防御反应,也称格斗-逃避反应。
*恐惧的表现: 出汗、瞳孔扩大、蜷缩、企图逃走。
*发怒时表现: 18 攻击性行为,竖毛、瞳孔散大、咬与抓现象 。
18
2.愉快和痛苦
愉快:积极情绪 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引起.
痛苦:消极情绪 伤害躯体或精神刺19激
19
奖赏系统: 从下丘脑到中脑被盖的近中线部分,可引起动物
的 自我满足和愉快 惩罚系统:
下丘脑后部的外侧部分、中脑的背侧和内嗅皮质等 部位,动物会出现退缩、回避等表现 意义:
13
13
1.调节摄食行为
摄食中枢(外侧区)
14
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杏仁核 饱中枢: 下丘脑腹内侧核
14
2.调节水平衡
控制摄水的中枢( 外侧区)
15
控制排水 (渗透压,ADH)
15
3.性行为的调节 多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进行。
内侧视前区:电刺激时出现性行为; 破坏则出现性冷漠,性行为丧失; 注射性激素,可诱发性行为。
节前 > 节后
支配的效应器
较广泛
较局限
释放递质
(几乎所有脏器) (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4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节前纤维为ACh
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
少部分节前纤维为ACh
大部分节前纤维为NE
4
5
5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
心跳减弱减慢
大部分血管收缩
胼胝体回、海马、穹隆、海马回、 扣带回、杏仁核、隔区、岛叶、 颞极、眶回等)和边缘中脑(中脑 的中央灰质、被盖的中央部及外侧 部、脚间核等)。
边缘前脑的功能较
复杂,主要参与摄食
行为、性行为、情绪
11
反应、学习记忆及内
脏活动等的调节。
11
1.新皮质:电刺激新皮质除引起躯体运动反应外,
还能引起内脏活动的变化。
例如:
● 刺激皮质内侧4区一定区域,会产生直肠与膀
胱运动的变化;
● 刺激皮质外侧一定区域,会引起呼吸、血管运
动的变化;
● 刺激6区一定区域,会出现竖毛、出汗、上下
肢血管的舒缩反应。
12
12
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神经调节
(一)对本能行为调节: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遗传固定下 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行为 。
言活动障碍。 1.运动性失语症; 2.失写症; 3.感觉性失语症; 4. 失读症 28 4.失读症。
20
奖赏和惩罚在激发和抑制行为的动机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20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21
21
一、条件反射与学习
1.建立经典条件反射所需的基本条件 (1)无关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
且多次结合; (2)与动物机体状态有密切关系。 2.经典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给予条2件2 刺激而不强化,条 件刺激转化为抑制中枢的刺激。
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3
特征
(一)自主神经分布的区别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部位
(中间)
T1~L3灰质侧角
神经节位置 N 纤维长度
离效应器远 节前 < 节后
(两端)
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脊髓骶段(2~4节)侧角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24
二、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 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获得的信息贮存和提取再 现的神经过程。
二者既有区别又不可分割,是密切相关的 神经生理活动。
25
25
(一)学习的形式 1.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ctive learning)
指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 的联系。不同形式的刺激使突触发生习惯化和 敏感化的可塑性改变属于此型。
延髓是循环、呼吸的反射中枢; 中脑是瞳孔对光反9 射中枢。
9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2. 调节水平衡:ADH的分泌 3. 对腺垂体内分泌功能调节 视上核和室旁核及1促0 垂体区 4. 生物节律控制:视交叉上核-日周期
10
(四)大脑皮质
1.边缘系统:包括边缘前脑(胼
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
瞳孔缩小
促进胰岛素分泌
总结: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 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 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 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 系统 。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 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 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 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 量储备系统。
7
7
(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点
1.紧张性作用,相互制约。(安静时:心迷走紧张性占
22
3.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可以使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 能力更强。故条件反射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机 体活动的预见性、灵活性、精确性,极大地 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23
23
4.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①第一信号系统
现实具体的信号为第一信号,对第一 信号发生反应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②第二信号系统
相应的语词为第24二信号,对第二信号 发生反应的系统功能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是动物和人类区别的重要特征。
部分血管舒张
(内脏、皮肤、 外生殖器血管等)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
肌肉血管可收缩(NE)或舒张(ACh)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
消化 眼
分泌黏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收缩,使括约肌收缩
抑制胃液及胰液分泌
6
瞳孔扩大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6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优势,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占优势)
2.双重支配,相互拮抗。(个别例外:如汗腺、肾上腺
髓质、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对唾 液腺,二者均促进其分泌。 )
3.作用与机体或效应器的8 功能态有关
8
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髓为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如:血管张
力反射、排尿、排便反射。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联合型学习(associactive learning) 指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
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26 。如经典条件反射和 操作式条件反射。
26
人类记忆过程四个阶段的示意图刺激 信息)2727
二、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
(一)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 大脑皮质一定区域损伤,可致各种语
相关主题